【金匮要略】第五章 风引汤

风引汤

新一代福睿斯 跃级新家轿

广告

风引汤可清凉除热,引火潜阳,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癫痫等病,辨证属于血热上壅于头,热瘀互结者。方中大黄、桂枝降逆泻火,滑石、石膏、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等清热潜阳,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干姜、甘草温补脾胃,监制它药寒凉之性。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本条云:「除热瘫癎」,方后附列服法及主治。又云:「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癎瘈瘲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病以风引为名,似当以半身不遂为主要,所谓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者是也。但风起于四末,则为偏中风,中于头则为眩晕,以方治考之。治瘈瘲必有验,治偏中必无济。所云「除瘫癎」者,不定以偏中言之也。血不过头,借如手上刀伤,以指捺伤处,按于颠顶,其血自止。惟风阳吸于上,则一身之气血,一时并入于脑,故有卒然晕倒,痰涎上涌而死者。热血菀于脑而脑膜为之暴裂也(西医谓脑充血)。血逆行于上,则百脉为之牵掣,小儿所以病瘈瘲者,亦由于此。盖此类病证,胸中先有热痰,外风引之乃并热血而上入于脑,如风起水涌者然。方中大黄用以泄热,非以通滞,此与泻心汤治吐血同,所谓釜底抽薪也。干姜炮用,能止脑中上溢之血,向在常熟见某钱肆经理鼻衄,纳炮姜灰于鼻中,其衄即止。所谓煤油着火,水泼益张,灰扑立止也(此味下脱注「炮」字)。所以用龙骨、牡蛎者,此与《伤寒·太阳篇》误下烦惊谵语,用柴胡加龙骨、牡蛎。火迫劫之发为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及下后烧鍼烦燥主桂甘龙牡汤,用意略同,二味镇浮阳之冲脑,而牡蛎又有达痰下行之力也。所以用桂枝、甘草者,桂枝汤方治原所以祛邪风,而于本方风引之义,固未尽合,盖桂枝汤发脾阳之汗而出之肌理,原为营气不虚者而设,若营气本虚,阳气张发于上,冲气被吸引而上逆,非扶中土而厚其堤防,不足以制冲逆,而痰与热血将一时并入于脑,此即发汗过多,心下悸欲得按,主以桂枝甘草汤。脐下悸欲作奔豚,主以苓桂甘枣汤之例,欲其不能踰中脘而上冒也。其余所用寒水石、滑石、紫石英、石膏,不过清凉重镇,使诸藏百脉之气不受外风牵引而已。方中惟赤石脂、白石脂二味,至为夹杂不伦。喻嘉言《寓意草》所载治寒湿下利,颇着特效。伤寒利在下焦之禹余粮汤,寒湿下利之桃花汤,赤石脂并为要药,可见其功用,全系止涩,与上用大黄之意,绝然相反。故不用此方则已,若用此方,此二味究当除去,否则药不合病,且更生诸药之阻力也。

展开剩余51%

热风而乘血虚中入,邪正相抟,木火互征,风化为热,则心热炽盛,血脉痹着,故成热瘫痫也。是以大黄下彻心脾之热,龙牡收摄心肾相交,牡蛎同寒水石济水之主而镇阳光,赤白二脂、紫石英,以养心脾之正,石膏专清风化之热,滑石以利窍通阳,桂枝、甘草和营卫而驱风外出。然以大黄、石膏、牡蛎、寒水石诸寒药为君者,因时令热风之制,恐寒凉太过,致伤胃气,故用干姜温中为佐。巢氏治脚气,因其药性下达,龙牡收镇心肾故也。

徐忠可云:风邪内迸,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甚,迸归入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故大人小儿风引惊痫,皆主之。何后世以为石药过多而不用,反用脑麝以散真气、花蛇以增恶毒耶?

愚按:用前方而尚恐其不及者,宜黄连阿胶汤,从少阴之本以救之;余热不除,虚羸少气,近于痿证者,以竹叶石膏汤清补之。二方如

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按喻嘉言云:本文有正气引邪,喎僻不遂等语,故立方即以风引名之。

本方是论述风邪内迸,火热内生,五脏阳亢病风的辨证论治。由于风热内侵,或盛怒不止,脏气亢甚,血热迸心,上逆于头,故面红、目赤、神志昏迷。气血不行于四肢,故瘫痪不能运动。热伤阴血,不能滋养筋脉,故抽搐。热盛则炼液成痰,故见惊风癫痫。凡是五脏火热炽盛,血热上升,引起中风瘫痪、癫痫儿惊风等病。皆可用风引汤,清热降火,镇惊息风。方中大黄、桂枝泻血分实热,引血下行,通行血脉,为除热瘫痫的主药;滑石、石膏、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潜阳下行,清金伐木,利湿解热,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固敛肝肾;干姜、甘草温暖脾胃,和中益气,且佐诸石之寒。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金匮要略诠解》,作者/刘渡舟;《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金匮要略】第五章 第3条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第3条

风引汤。除热瘫痫。

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散方。

附方:

熟读成诵

风引汤:除热瘫痫。

(0)

相关推荐

  • 【疑难攻坚】五石散法攻坚散结治疗罕见疾病---木村病!

    经典经方的辨证过程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是对仲景先师理法体系的真正继承.我们通过辨证分析基础病机和复合病机.归纳四证,辨析表里,从而可以"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 ...

  • 经方:风引汤(中风小便失禁)

    风引汤 [原文]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 ...

  • 解读​风引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风引汤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风引汤. [ ...

  • ​金匮要略第五章中风厉节篇风引汤心悟

    风引汤 除热瘫癎. 我们看自然界风是如何形成的-- 或因季节变化,春气升发,夏气耗散,秋季潜降,冬季潜藏. 或因温度变化产生对流,或因阻碍而成涡旋之风,或因能量偏差而致等等原因 天人相应,人感天地而生 ...

  • 【《金匮要略》辨治中风:侯氏黑散、风引汤、大续命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的风引汤.侯氏黑散和大续命汤三方.侯氏黑散用于心脾不足,风痰阻络证:风引汤用于热盛动风证:大续命汤用于气血不足,卒感风寒之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 ...

  • 侯氏黑散、风引汤、大续命汤,《金匮要略》三方辨治中风

    经方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有承气类.柴胡类.抵当类.四逆类及<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的风引汤.侯氏黑散和大续命汤三方.侯氏黑散用于心脾不足,风痰阻络证:风引汤用于热 ...

  • 金匮要略风引汤临证验案——狂证

    寿苍医案:我女患麻疹,在落屑之期,口渴思饮,呼茶不应,盛怒之下,遂成狂疾.初服龙胆泻肝汤三剂无效,乃以"实则泻其子"之法,与三黄泻心汤加当归.甘草(大黄.黄芩.黄连.当归各30克, ...

  • 《金匮要略》“中风篇”防己地黄汤、风引汤方证及其在中风、神志疾病中的运用

    防己地黄汤.风引汤均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主治中风.然而,这2首方剂极为生僻,在临床罕见运用,且难以常理可喻.研究发现:方证条文的背后存在明确的现代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 ...

  • 11岁小儿患“舞蹈症”,老中医用金匮要略里的风引汤巧妙治愈!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风引汤医案及方证解析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28篇原创文章 以前在农村,经常会遇到突然俗称为癫狂.羊角疯这类的情志类疾病, ...

  • 风引汤,解决疾病的症状和妙用

    这是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女子,这个年龄且不说如花似玉,也应该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这位姑娘确实也是面带桃花,不过这个面带桃花不似正常的白里透红,而似胭脂涂抹上去的,轻轻地撒在小脸蛋上似的.这个只要是我们中医有 ...

  • 风引汤[风引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要略·中风篇>:"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治者,此汤主之." [异名]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g ...

  • 风引汤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九克.早晚各一丸. 本方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方,治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