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有五种文化形态,文化统合是前进动力

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以讲述大故宫而家喻户晓。这些年,老爷子却四处奔波考察,更以80岁高龄亲上拉萨;埋头于古书文献,重读新旧唐书、金史、辽史,以及日本朝鲜的文献著作,只为探究一个问题——赫图阿拉之问。这道历史难题,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都曾经问过。

今年是阎崇年的本命年。他的新著《森林帝国》由三联书店出版。书中,他不但走出了故宫和赫图阿拉村,更跳出清王朝三百年的兴衰,以世界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五种文化形态“中华古代文明主要是由五种文化形态构成的,即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它们的碰撞、交流、统合、演进,构成了中华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本书伊始,阎崇年即明言,森林文化、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形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

他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明清盛时的历史文化地图——中原农耕文化主要包括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流域等,核心地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而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的区域面积同样各是约300万平方公里。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三个千年变局

五种文化都对中华文明发展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就文化演进脉络,阎崇年总结了三个千年的三次大变局——

第一个千年,商周时期,主要是农耕文化各地域、各方国的大统合。

第二个千年,从秦初到唐末,除了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内部继续冲突与融合外,又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西北草原文化。其间,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与统合出现了三次浪潮:秦汉与匈奴、魏晋南北朝与鲜卑、隋唐与突厥。

第三个千年,从辽宋到明清,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继续冲突与融合,东北森林文化则登上中原历史舞台。这第三个千年,焦点是森林文化与其他四种文化的统合——向西统合草原文化,形成满蒙联盟;向南统合农耕文化,赢得中华正统;向西南统合高原文化,巩固青藏版图;向东南统合海洋文化,收复台湾故土,南达曾母暗沙。在中华文明史的第三个千年,森林文化发挥了促进各文化统合的枢纽作用。

一条文化脉络

《森林帝国》起笔于“赫图阿拉之问”,收官于“赫图阿拉之答”,但阎崇年的立意不限于阐明清代兴亡史,更在呼吁创建森林文化史学——“全书纵向以森林文化统合为脊骨和梁架作经线,横向以时间和空间的演变与交合作纬线,按照森林文化统合、演进的轨迹,森林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碰撞、统合的历史,进行历史与逻辑的阐述。”

合是森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极力汲取高原文化、藏传佛教的大一统皇朝。在西藏博物馆收藏有皇太极与达赖喇嘛的信件;盛京的宫庙坛寺规划,便受西藏高原文化影响,比如按藏传佛教曼陀罗(坛城)佛理,除兴建皇宫,还兴建四塔。

“金没有处理好与蒙古的关系,终被蒙古所灭。皇太极特意让人把金史译成满文,让领导干部阅读、讨论、学习经验,总结教训。”阎老笑言,“清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将五元文化统合、执政200年以上的大一统皇朝。”

于是,透过三千年的演进,我们还可以看到某些“弦外之音”:敢于文化统合、善于文化统合者得天下,“文化统合是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多元化是大国强国文化自信非常重要的部分。”十年磨一剑的《森林帝国》虽已出版,但“八旬学术壮兵”阎崇年森林文化学说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