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探秘——两千年前的家书讲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家国往事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大家都喜欢《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一诗句,其实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军歌,出自《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意思是:谁说没有战衣?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王师已吹响进军的号角,修好我们作战的戈与矛吧,让我们一起敌忾同仇!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真实地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现了同仇敌忾、慷慨豪迈的精神气概。然而“岂曰无衣”还是有点让人难以理解,难道出征的士兵连军衣都没有吗?
1975年12月,湖北孝感市云梦县睡虎地,先后发掘出两座古墓。两座古墓相隔不远,一大一小,大墓中发现了一千余块竹简,这些竹简记载的大都是战国末期,秦国的法律条文以及一些典型案列,称之为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简《效律》,共计60枚竹简,详细规定了核验县和都官物资账目的一系列制度。(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与大墓相比,小墓则显得非常寒酸,里面只发现两块长约20厘米的木牍,木牍正反两面都写满文字,这是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
虽然墓地的主人不是贵族,但出土了两件木犊却震惊了考古界,这是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给他们的哥哥衷的两封家书,被考古界证实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家信实物。
这寄自两千年前的家书给了我们“岂曰无衣?”的答案和一个令人倍感心酸的故事。
黑夫的信是这样写的:
“今天是二月辛巳日。黑夫和惊恭祝大哥安好。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前几天,我们两个因为作战没在一起,今天终于又见面了。
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送来。
见到这封信之后,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们做好夏天穿的衣服,和钱一起带过来。
见到这封信之后,要是家乡的丝布贵,那只带钱来就行,我们自己在这边买布做衣服。
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淮阳之战了。进攻这座叛逆之城的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母亲给我们用的钱也别太少了。
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一声。大王说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好,就说到这。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
信和衣物寄到南方军营时千万别弄错了地方。
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再问问婴记季,我们和他商量的事怎么样了,定下来没有?还有,代我们向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两位老先生问安,他们身体还硬朗吧?
惊特别惦记他的新媳妇和妴,一切都好吧?新媳妇要好好照顾老人,别跟老人置气。大家尽量过好日子吧。”
(附秦简原文: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毋恙也 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 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孝须(嬃)故尤长姑外内 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嬃)苟得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婴记季事可(何)如?定不定?为黑夫、惊多问夕阳吕婴、匾里 阎诤丈人得毋恙……矣。惊多问新负(妇)、妴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
惊的信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惊在衷心问候大哥。家里家外的和睦全靠大哥了。
自从我们出外征战之后,母亲真的没事吧,真的跟以前一样硬朗吧?跟黑夫住在一起的时候,她老人家一直都是很健康的。
钱和衣服的事,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块钱来。布要仔细挑选品质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
我们借了垣柏的钱,而且都用光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
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和妴,她们都还好吧?新媳妇你要尽力照顾好长辈。
我出门在外,妴就拜托大哥你来教育管束了。如果要打柴,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大哥你一定要把她替我看好了。
听说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而且让这些原住民干什么,他们也真的不听招呼。
问候姑姐,她和她儿子彦还好吧?
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
新地城中有盗贼蜂拥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
(秦简原文: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两老……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若取新(薪),衷令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为惊祠祀,若大发(废)毁,以惊居反城中故。惊敢大心问姑秭(姐),姑秭(姐)子彦得毋恙……?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睡虎地秦简墓黑夫家信木牍正反面,长22厘米,宽4厘米,1975年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木牍共计527个字。(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从这两封家书中看出,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兄弟俩还有个大哥叫衷,陪伴着老母亲。兄弟俩对大哥衷相当尊重,哥哥黑夫性格沉稳,说话周到。弟弟惊比较调皮,在外借钱被人催债,急得要死,新婚不久又对新媳妇放心不下。
黑夫和惊都在家书中提到要买衣服,而且是因为马上就要打仗了,想必一定是要置办军衣了。
从家书中可以得知,在秦国当兵,不但没军饷,连军装都得自己做。没有军饷,自带军装,都要去打仗,为什么呢?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实行二十等爵制。战场上斩首五级,士兵即可得爵一级。有了爵位以后,能让家人免罪,能得到可以世袭的田地。一级爵位,徭役兵役的年龄可以向下递减一年,总结下来,去打仗能得到很大的实惠。
尽管条件困难,环境艰苦,黑夫和惊以及如他们一般的秦国士兵,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愿意为秦国战死。人人以国为家,也许这才是秦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军队里一定也有家庭置办不起,未来得及送达军衣的士兵,那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很好理解了。黑夫和惊也一定会对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说出这番话来的。
那么,兄弟俩寄出家书后,最终命运如何呢?
黑夫在信中说,淮阳发生了叛乱,他们正在攻打淮阳。参照当时的一些历史文献,专家发现,信中所描述的战事发生在公元前224年。淮阳之战则是秦在灭楚过程中遭遇的一次惨败。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蒙武领兵20万伐楚,秦军在平舆、寝丘(沈丘)一带大胜楚将项燕(即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率领的楚军。
正当李信准备乘胜进攻楚国首都寿春,身在淮阳的昌平君起兵反秦,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淮阳属如今河南省周口市,叛乱的始作俑者是秦昭襄王外孙——楚国公子昌平君。
家书中的新地就是秦国新征服的楚国首都郢陈,秦占领郢陈后,更名为“淮阳”,而楚国迁都到寿春。
秦王派昌平君前往淮阳稳定局势,也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
正如惊家书中所说,新地的老百姓还很不安分。不久,楚人便撺掇昌平君造反,昌平君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反抗秦国,发生了“淮阳之乱”。
李信是来灭楚的,既已攻克了平舆和寝丘,楚都寿春已经近在咫尺,本应挥师东进,直取寿春。可李信不得不回头朝着西北的方向来平定淮阳的叛乱。
由于轻敌,在昌平君和项燕联手共击之下,李信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不幸的是,根据时间和战争地点推算,黑夫和惊就在这场战役中
那一年,秦国已经到了统一天下最关键的时刻。当时秦国约有人口500万,为了攻打楚国,秦先后出动约100万人,几乎是5个秦国人当中就有1个人去参军打仗。依据秦国兵制,只有四类人不用服兵役:17岁以下60岁以上的人、官吏、女人和残疾人。
秦国的人力非常紧张,而黑夫和惊的哥哥衷却呆在家中没有参军,根据家书提供的情况分析只有一个可能,即衷是个残疾人。两兄弟家书中始终没有提到父亲,有可能他们是单亲家庭。
由此推测黑夫和惊家庭情况是:兄弟俩参军打仗,家里只有哥哥衷一个男丁,而衷是个残疾人,也需要别人照顾。但因形势所迫,衷必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照顾一家妇孺的责任。生活负担本来就重,还要给两个弟弟提供军饷,因为兄弟俩是全家人的支柱和希望。遗憾的是衷至死也没有等到弟弟回家。
通过考古判断,在那个年代,衷这个普通平民能拥有专门的墓葬,可见是黑夫和惊两兄弟用生命换来了他的荣誉和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