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八十四首《春闺思》(张仲素)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春闺思

【中唐·张仲素·五言绝句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拼音版

niǎo niǎo chéng biān liǔ,qīng qīng mò shàng sāng。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tí lóng wàng cǎi yè,zuó yè mèng yú yáng。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作品介绍]

《春闺思》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此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典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

[注释]

⑴袅(niǎo)袅:纤长柔美貌。明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袅垂来久。”
⑵陌(mò)上:路旁。陌,田间小路。
⑶叶:此处指桑叶。
⑷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译文]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作者介绍]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语言上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旅的作品。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全唐诗》录其诗三十九首。
赏析

壹/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这首《春闺思》就是这类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暂时难以考证。

整体赏析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像画,甚而有几分像雕塑。“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组成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至于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是从上古诗歌中借鉴而来。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诗经·周南·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名家点评

明代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真情实意,词语悲婉。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见柳而感别;因桑而怀人,宜其不能采也。此从《卷耳》翻出。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顾云:是乐府“铺麋”意。
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下联脱化固妙,而起以“柳”兴“桑”,又从《伐木》章来。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袅袅”句是宾,“陌上桑”是主,然“边城柳”亦是伤别之景,相引入妙。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前二句皆说眼前景物,而末句忽掉转说到昨夜之梦,便令当日无限深情,不着一字而已跃跃言下。笔法之妙,最耐寻味。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画出形神失据,行经绝无佻巧之气,唐音所以足贵。
近代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起对偶,柳与桑切春也。后二句但写“思”字。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五言绝句中忆远之诗,此作最为入神。从《诗经》“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点化而来,遂成妙语,令人揽挹不尽。
佚名

赏析

贰/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还有《秋闺思》、《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在这种场合提及柳树,的确耐人寻味。第二句写到桑树,以便为下句'采叶'作铺垫。'青青'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陌上'是采桑的地方。这同样是实中见虚的写法。句中'陌上桑'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一日《艳歌罗敷行》。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中说:'《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诗人在此除了实写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第三、四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提笼忘采叶',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采桑女手提竹笼而立,却忘了采摘桑叶。这是一尊多么纯洁美丽的雕像!《诗经·卷耳》有句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上古时代的女子因怀人而忘了采卷耳,唐代的妇人因思亲而顾不上采桑叶。这其间相去千百年之久,而人们的感情特征竟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第四句'昨夜梦渔阳'补出'忘采叶'的真正原因,同时也点明了本诗的主题。'渔阳'是征戍之地,是亲人所去之地。关河万里,只有梦中才能前往。昨夜梦中相见,其悲喜交并的情景,至今仍萦绕在脑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难怪主人公要'提笼忘采叶'了。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画面鲜丽,蕴意深远,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佚名

赏析

叁/

唐代诗人多抒写征夫思妇相思之作,名篇如云。其中张仲素所作以构思新颖深切微妙而著称。《春闺思》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俞陛云曾在《诗境浅说续编》中附掌唱叹:“五言绝句忆远之诗,此作最为传神。”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初看,一、二句仅是点时点地,写郊外野景。既扣诗题之“春”,亦为采桑女提供特定的可居可游的环境。不远的地方,城边柳荫如云如瀑,随风摆动的细长的柳丝依稀可辨。近前,道旁桑树连片,碧绿新嫩。采桑女置身其间。人们也不难想见此际的春日景象:绿茵草地,白云蓝天,温煦的春风,和暧的太阳,绿荫中不时响起春鸟清脆的啼叫……这是多么美丽宜人的春日郊野啊。

但诗歌却未沿着欢悦欣赏一途走下去,而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位采桑女身在树下无心赏景,手提竹篮却心不在焉,神情恍惚,若有所忆,怔怔地在那儿忘却了采摘桑叶。为什么“提笼忘采叶”呢?原来她“昨夜梦渔阳”。渔阳是郡名,在今河北蓟县一带,为当时边防要地。昨夜梦见了远在边塞的丈夫,难怪此刻魂不守舍的了。

前二句皆写眼前景物,而末句忽然掉转说到昨夜之梦,这便是诗人精心设计的耐人寻味的反馈笔法。使用这种笔法,读到末尾,人们才悟出前面隐含着许多起初不易发现的情味,便又从头读起。女主人公采桑见柳之前,已梦渔阳,日有所思方能夜有所梦,可见相思之苦已非一日的了。带着久久郁积的愁怀来郊野采桑,不仅未能淡忘消释,相反却触景添愁了。其一,古人折柳以赠别,这城边柳自是当年送别执手凝咽之地。昨夜之梦又强化了此景的刺激性;其二,因蚕而采桑,但“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与女主人公自己不也有着异质同构的联系么?春蚕有人照顾,而她昼夜怀思谁来抚慰呢?其三,柳荫桑林,春景撩人情思。纵有心绪也只能叹惋良辰美景虚设。王昌龄描写闺中少妇“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绪变化,移置在这里再也贴切不过。如此浓郁的种种愁怀,纵横交织,笼罩天地,难怪乎这位少妇忘却所作所为了。如此看来,一、二句描写在末句的映衬下,不只是泛泛景语,而且是令人肠断的情语。

除却反馈笔法,诗人选取“有包孕的瞬间”的构思描写也是极为成功的。桑下少妇态势可能多样,却仅状其“提笼忘采叶”,如同摄影,如同雕塑;她的心理活动无疑复杂纷纭,却只写“昨夜梦渔阳”,没有玄想之笔,没有延伸之思。但更多的内容更博大的时空都潜隐在诗歌所描写的瞬间之中,启发着人们深切的体味、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佚名

赏析

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思夫忘情的痴态,颇富傻趣。

作品首先从郊野景色写起。“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样子;“陌”是田间的小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的柳丝随风飘荡, 田间小路旁的嫩桑青翠欲滴。这两句写景,不但勾画了郊野的大好春光, 而且从女主人公活动的地点上点明了郊野, 从时间上突出了春天,从事件上暗示了采桑,为刻划她的心理活动创设了典型环境,烘托了气氛。正因为是在郊野,所以她才能抚柳摸桑, 更清楚、更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正因为是春天,所以她才会触景生情,勾起她思夫的种种心绪;正因为是去采桑,所以下文写到她“忘采叶”才合情合理,不见突兀。可见,开头的两句写景,看似闲笔,实际上与作品的主题处处合拍,丝丝入扣。

后两句写她思夫的痴态。“提笼忘采叶”,一个“忘”亨,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这位女子痴呆木立的神情。她原是来采桑叶的,可是,此刻却提着篮子呆呆地站在那里,忘记了她所要做的事情。那么,她何以会出现这种痴态呢?结句以“梦”字与“忘”字相呼应,因果环扣,道出了这位女子所以失神忘情的原因——原来是昨天夜里梦见了在渔阳一带作战的丈夫,此刻仍然沉浸在梦境的回忆之中。她因思成梦,所以连做梦都想着丈夫,可见她平时对丈夫思念之深;由于梦境中会夫的情景太真切了,所以此时此刻仍旧萦绕心头,无法忘怀。她的“忘采叶”,正反映了她的不忘梦境,不忘丈夫; 以“忘”反衬“不忘”,正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妙处所在。至于她在梦中会夫时见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丈夫血染沙场而令她忧愁担心,还是与丈夫互相依偎而使她甜意未消,作品没有明说,于含蓄不尽之中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深思。

佚名
赏析

伍/

张仲素,字绘之,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为司勋员外郎。宪宗时,官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诗文俱有名,尤以绝句为长。明代胡应麟《诗薮》说:“江宁(王昌龄)之后,张仲素得其遗响,《秋闺》、《塞下》诸曲俱工。”《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这首《春闺思》写思妇怀念在外的征人,俞陛云认为“五言绝句中忆远之诗,此作最为传神。”(《诗境浅说续编》)

诗的前两句写景,设置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一取“柳”,一摄“桑”,虽都是寻常之物,可是此诗表情的重要配景。“柳”因谐“留”音, 因而唐代往往以折柳赠别。如今见柳, 自然又会勾起当年分手时的回忆。“桑”叶是蚕的饲料,为下文“采桑”伏笔,因采桑而见柳,见柳而怀人,怀人而“忘采叶”,内在勾连十分紧密。以“袅袅”状柳,“青青”饰桑,一写其形,一描其色。一为柔荡之态,一为悦人之色,把城边渲染得春意盎然。在这春风骀荡,景色宜人的环境中,她“提笼忘采叶”,至此似为她被美景迷醉,一味观赏柳丝摆动,桑叶鲜嫩,忘却了是来采桑的。可是嗣以“昨夜梦渔阳”,诗意陡转,翻跌出正意。这正如李锳所说:“前二句皆说眼前景物,而末句忽掉转到昨夜之梦,便令当日无限深情,不着一字而已跃跃言下。笔法之妙,最耐寻味。”(《诗法易简录》)渔阳,在今河北蓟县一带,为当时东北边防要地。诗人没有写她的“梦境”,而只言其木然呆立,忘却采桑,便说明她已沉醉在梦境的回想之中了。至于梦中是欢是悲, 也未点明,这正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也最耐人寻味。

不少评论此诗的人,都认为它是从《诗经》中的《周南·卷耳》篇化出。杨慎说是“从《卷耳》首章翻出。”唐汝询说“此从《卷耳》翻出。”(《唐诗解》)俞陛云说:“从《诗经》'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点化而来,遂成妙语,令人揽挹不尽。”(《诗境浅说续编》)其实,这首诗只和《卷耳》的首章相似。《卷耳》全诗四章,后三章还写想象征夫陟彼崔嵬、高冈、石砠,以及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等情形,而《春闺思》则至忘采叶嘎然而止,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其手法应说是更为高明的。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