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成)大石镇红军亭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红军亭忆红军

文·图/罗先成

叙永县有座红军亭,位于大石镇东大石村大坎坡,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大坎坡战斗。

1935年9月18日,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袭击打鼓场后,19日到达大石场。大石场旧名大石母,因河边有两砣大石包,人们把一砣叫大石公,把另一砣叫大石母,取石而得名。该地与贵州宝元毗邻,崇山峻岭,山高林密,系川南游击纵队的重要活动区域。大石场建在大石河边,古老的木穿结构街房,长一百多米,宽三、四米,街两边房舍连接在一起,把街道覆盖,遮雨挡风,在川南这种街道很少见。红军游击战士到后,开展革命宣传,进行整休,坐卧街头,对群众秋毫未犯。

刚休整了一夜,侦察得知川军直奔大石场而来,妄图围歼红军。游击纵队决定立即向贵州转移,留下一个连在大坎坡阻击。大坎坡地势险要,林木茂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翻过坡,过城门,就进入贵州宝元。

连长带领队员选好地形隐蔽待敌。

20日下午二时左右,川军追到大坎坡下,没有发现红军游击队,自以为过了大坎坡就到贵州的宝元,可以回县城交差了,部队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路上。

“叭”突然一声枪响,敌军排头兵一个跟斗翻下大路。

“坡上有红军!”敌营长惊叫起来,指挥队伍散开,扑向大坎坡。

“哒,哒,哒”红军游击队居高临下,火力猛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川军不甘失败,组织多次反扑,但一次又一次被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无法向前。

天黑时,敌军从古蔺调来了援兵,贵州来了民团,敌营长甚是嚣张,指挥各路兵马,占领大坎坡四周山头,合围红军游击队。部署完毕后,敌军以为红军巳被围困,插翅难飞,待天明发动总攻,定获全胜,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待明朝。

“叭、叭、嘣”从大坎坡传来清脆的枪炮声,这枪炮声划破夜空。川军深知红军游击队善于打麻雀战、骚扰战、夜战,个个毛骨悚然。营长命令各部严守阵地,加强防范,不准轻易行动。大坎坡上传来的枪炮声,时断时续、时弱时强,川军成了惊弓之鸟,闻风丧胆,龟缩营地。

天亮了,敌军发动攻势,枪炮声响彻大坎坡四周山头,当敌军鼠头鼠脑爬上大坎坡,不见红军踪影,看到的是用谷草编成的12根粗绳在燃着,草绳上缠着爆竹,不时发出鞭炮声,原来红军游击队早已乘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密林中,全军突围,撤离了阵地。敌营长气得哇哇直叫,捶胸跺脚。

自此后,在水尾、大石一带地区就流传下一首民歌:“神兵突围大坎坡,川军死伤一百多,营长革去乌纱帽,红军威名振山河。”

2000年,大石镇群众捐资将大坎坡古庙改建成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大坎坡战斗纪念场地。在门楣上写“大坎坡红军长征纪念亭”,大门两侧有对联一副“大坎城门怀烈士、满亭山月慰忠魂”,群众把红军亭称红军庙。红军亭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院墙两边刻有大坎坡战斗石雕。进入院墙门,是庭园,园内古树成荫,庭园正面是一座青瓦粉壁建筑,正厅内树立石雕刻红军战士塑像,塑像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红军亭成为叙永县红色纪念基地。每年清明,大石中小学师生和群众到此缅怀红军,人们南来北往经此地,都要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历史,感慨万千。

蓝天下苍山如海,红军精神世世长存。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