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专业理论术语,斋号、别名的内涵意义
我们想要了解研究中国的绘画理论知识,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观察来发现了解并不细微的学术道理,斋名、别号显非经国之大道,但中国文人却乐此不疲,元、明以来,几乎无斋无名、无人无号。何况,古人取名、号,意不在“酒”一一他们是假此以自标个人的人生志趣,因此,研究这种绵延二千年的普遍现象,便有了非等寻常的意义。这些名、号犹如一个窗口,从此窗口中,可以窥见古人的情志,可以了解中国书画的性与质。
斋名有别于帝王宫殿的名称,但为斋取名却可能源于皇室之习,因最早的斋名是魏刘腾的凉风堂,而此前,秦、汉两朝的宫殿已有名称了。在赵宋时,国学的每一斋室都以二字为名,而且书名者都是当时高手,但这些名均为哲言训语目的是警示学子(见吴自牧《梦粱录》)。而文人的斋名,却是性情显示,其用心不在实用,而在昭明一已性情。因此,就不能将此类名、号只视为居室及个人的称呼一还应将名、号看成一种文化呈现。
比如,米元章为其子取名“友仁”,这是父亲对儿子的警示一希望儿子“友”于“仁”。米友仁乳名寅哥、鳌儿、虎儿,只是爱称,生于“寅”,故曰“寅哥”,其性不凡,故戏称“鳌”、“虎”。可是,米友仁自号为“懒拙老人”、“懒拙就是他自己的性情。可是,今人也难以弄明白古人字号的真义,小米之“懒拙”是“懒”于俗务、“拙”于世情之意,并非真懒真拙。这正如黄公望自号“大痴道人”,并不是真“痴一样。画家用号最多的是石涛,除苦瓜和尚外,又号枝下叟、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
据陈乃乾先生所编《室名别号索引》,为名、号大体分类如下:
其一显示隐逸之志的,如以“山人”、“散人”、“道人”、“和尚”、“僧”之类为名的。
第二类以嘉木异卉为号显示个人节操的,此类多用“梅”竹”、“松”、“菊”之类。#文化#
第三类以格言哲语为号以自警自砺的,如苏轼自名其斋为“思无邪”,曾国藩名其斋为“养德养身绵绵穆穆之室”。清代的朱昌燕名其室为“朝经暮史昼子夜集楼”。
第四类以名、号隐示自身经历的,如朱耷自号“八大山人”(此四字以草书书之,类“哭之笑之”),石涛游南京,得长竿,遂自号“枝下叟”,白石老人嗜石,遂自号“三百石印富翁”,清代的释成果以二十七字为号去概括他的经历,其号是“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这是“号史”上用字最多的一个。清人黄协埙自号“我是个多愁多病身”。
第五类的玄语禅言为号的,此类多以“太虚”、“清虚玄玄”、“丹丘”之类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