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苏20 为辩诬温公出头 乞外放荆公作梗
诤苏20 为辩诬温公出头 乞外放荆公作梗
熙宁初年,一心想着富国强兵、开疆拓土的神宗皇帝正在广开言路,希望选拔更多有才干的谏官。
朝中有人举荐苏轼,王安石的姻亲、御史谢景温担心苏轼上台后对新党不利,竟然想出了最下作的一招:以莫须有之罪,弹劾苏轼当年丁忧归蜀时曾假公济私,借公船贩运私盐、瓷器、木材。
这事儿实在荒唐,原来莫须有这种事,并非70年后秦桧首创,而是古今所有心术歪斜之辈都可用得的无耻伎俩。
但既然御史台上了弹劾,朝廷必须查实。皇帝下诏,沿着苏轼当年归蜀的路线,一路寻访证言。时任天章阁待制的李师中成为了为苏轼辨白的关键证人。
天章阁待制是宋代专有职位,主要负责收藏与管理皇帝御用的书法器物和古玩字画,还要陪皇帝应酬诗文,实属近臣。
当年苏轼归蜀途中,李师中正好与其同路,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击证人。
小人心中总以为天下者皆为图利之同辈小人,因此,谢景温盘算着,让李师中来作个伪证,定能将苏轼治罪。
哪曾想算盘落空,李师中为人磊落,不肯就范。
与此同时,各地查访反馈的结果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苏轼假公济私的证据。
谢景温诬苏之案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朝中很多有正义感的大臣都看不下去。范镇就为苏轼鸣不平,对皇帝说:
苏轼当年丁忧之际,朝中几位大佬都赐重金(韩琦赠银三百两,欧阳修赠银二百两),苏轼都婉言谢绝,他怎么可能为了赚这几个小钱铤而走险呢?
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还牵扯到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恩怨。
神宗问司马光:你和王安石一向交好,怎么现在有了矛盾?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皇帝开始怀疑,苏轼在司马光背后说了王安石的坏话。
司马光怎会听不出这言外之意,他回答:
我以前和王安石的关系是很好,但自从他施行新法后,我们就有了很多不同意见。现在,反对新法的人都会受到王的攻击与诋毁,比如苏轼。我不敢说什么,只想保全自己的清白之身。
皇帝有些不悦:青苗法现在不是很有成效吗?
司马光愤怒地说: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此法弊端,只有新党的人觉得它好!
皇帝觉得这天儿快聊不下去了,话风一转:苏轼这个人的人品不太好吧,假公济私。
司马光立即挺身而出,替苏轼辩解:皇帝您好好想想,苏轼当年可是以宰相送的几百两银子都不收的,怎么会贪图这点蝇头小利?您明明知道王安石讨厌苏轼,明明知道现在弹劾苏轼的那个御史是王安石的姻亲党羽……
司马光归隐图(局部)
明 佚名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这是司马光与神宗皇帝的最后一次朝对。
熙宁四年(1071)四月,他因实在看不过王安石新党独断,自请外放,退居洛阳,从此远离中央朝政15年之久,编撰出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直到元丰八年(1085)神宗崩,时年六十七岁的司马光才回归京城,以正朝纲。
这都是后话了。
谢景温弹劾苏轼的案子,最后因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北宋之时,对御史并没有诬陷追责的规矩,风闻言事,自有恶例。
反倒是苏轼,没由来得惹了很多麻烦。
案子了结,心灰意冷的苏轼对这个污秽不堪的朝廷再没有信心,决意远离是非之地,于是向皇上请求外放。
皇帝最开始决定外放苏轼到地方做知州,王安石竟然又提出反对意见,提议把苏轼派到颍州当通判。
在宋代,知州相当于一市之长,而通判则为副市长,在官品上亦差了一品。
皇帝权衡之下,决定让苏轼到杭州任通判。
苏轼自凤翔步入仕途至今已有十年,几次调动升迁,亦有足够政绩与才学,按照正常的官员升迁规则,完全应当成为一地知州。之所以被压制一级,其中原因非常明显,无非就是因他一意反对新政,成了王丞相眼中之钉,肉中之刺,生怕再给了他翻身的机会。
谁知道,阴差阳错,红尘事多,苏轼竟然终于与他一生中堪为第二故乡的那座城、那片水,走到了一起。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