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三才合一的思想

黄帝内经中三才合一的思想

【原文】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1),日六竟而周甲(2),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3),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4),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注释】

(1)天有十日:天,指天干。十日,指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2)日六竟而周甲:即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相合,凡六十日为甲子一周。

(3)形藏四,神藏五:形藏,指藏有形之物的脏器,即胃、大肠、小肠、膀胱。神藏,指藏神的脏器,即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4)大神灵问:指所提问题涉及天地阴阳,变化莫测,微妙难穷的大问题。

【白话详解】

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10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6次而一年终了,这是360日的计算方法。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地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与天气相通,天衍生五行,而阴阳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三气合而成天,三气合而成地,三气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气,在地分为九野,在人体分为九脏,形脏四,神脏五,合成九脏,以应天气。

黄帝说:好。我听说由于天地之气的和合而有万物的形体,又由于其变化多端以至万物形态差异而定有不同的名称。天地的气运,阴阳的变化,它们对于万物的生成,就其作用而言,哪个多,哪个少,可以听你讲一讲吗?岐伯说:问的实在详细呀!天极其广阔,不可测度,地极其博大,也很难计量,像这样深奥玄妙的问题,就请让我来陈述一下其中的道理吧。草木显现五色,而五色的变化,是看也看不尽的;草木产生五味,而五味的醇美,是尝也尝不完的。人们对色味的嗜欲各有不同,而色味是分别与五脏相通的。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入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按语】

本节提及天以六六之节为天度,地和人以九九制会为气数以应天数,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才合一。说明天地人是一个统一体,统一于阴阳。

文章中的“三才合一”思想把天地人作为宇宙间并列的三大要数,又把它们联结为一个整体,认为天地人相应。它更加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能体现中国传统中和谐统一的自然观特点,明确了因天、因地、因人而审证求因,辨证诊病的三因制宜基本观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因天制宜包含有关时间医学、医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因地制宜包含有关医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因人制宜包含有关体质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当我们以治病求本为基本原则,掌握了疾病变化的一般规律,又能因天、因地、因人全面看待问题,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就能制定出最适宜病情的治疗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