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道道---神奇数字

大家平时在送礼的时候,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啊。

不管大家送他什么,他都来而不拒。

天下就没有他吃不下的礼品。

这样人啊,说白了,就是贪得无厌,早晚要出事。

万一遇到这样的傻子,又不得不求他时大家怎么跟他互动呢?

俺的意思是大家必须求他的时候,就给他送点钱。

大家要是平时用不到他,就没必要跟他互动。

人啊,一辈子可以持续互动的人,肯定不会超过7个人。

比如这个人阶段赚2000万或2个亿,持续跟他互动的人,也不会超过7个。

也就是大家送礼呀,不是什么人都去送。

每阶段只给7个或7个以下的人互动,才是真实有效的“数据库”。

互动的人数超过7个,100%有垃圾流量。

大家不是想送礼吗?

先写出7个你想求的领导试试?

95%正常人,只能写出一到两个,写出三个人都少。

实际上,生活中,领导少,磕头的人多。

在乡村里,98%的礼,都是谁收了?村书记。

在乡镇上,98%的礼,都是谁收了?镇书记。

在小县城,30%的礼,都跑到县书记哪儿去了。

正常情况,大家走的朋友亲戚呀,都是礼节性的来往而已,并没有啥深度链接。

送礼,第一阶段,或许大家给7个人送;到了第二阶段,或许大家给4个人送;到了第三阶段,

或许大家给3个人送;到了第四阶段,或许大家给2个人送;到了第五阶段,或许大家只给一个人送。

送礼跟基金一样,持有的基金种类越少越赚钱。要是持有的基金种类太多了,

根本不赚钱。送礼,更多的时候,也是通过伺候好某位领导,来收割一群百姓。

大家给领导的50个小兵送礼,不如直接跟领导生活秘书送礼,或是天天陪领导打炮的干妹妹送礼。

送礼,不是以量为本,是以质为本。不过反过来说,没有量的积累,又何来的质?

送礼这种事情,在穷人家,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只有有钱有权的人才会花心思去研究。

在乡镇或县城的某些体制内家庭,这种是正常聊天的话题。因为他们知道,社会的

潜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藐视逾越的。潜规则是穷人最后的福利。谁要是看不惯潜规则。

大家只要“见死不救”就行了。整个生态链不听话的基因都会慢慢消失了。狮子啊刺猬啊,

那些有独特性格的现在大家看看它们,是不是快绝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