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栋戏曲文集精选: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写意手法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艺,学业优异。
写意,这个词汇源于绘画,其对应的词是写实。在现实主义艺术领域来说,写意与写实是创作手法中的一组对立统一体。可以说,每一件艺术作品侧重的倾向不同而已。如果将其绝对化,完全写意,没有写实的成分,那是“抽象派”。若完全写实,那是“自然主义”。我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将写意与写实概括为“神”与“形”的关系。形与神是一组矛盾,互相依附又互相制约,神韵要靠形象来表现。形象如果缺少意境便失去灵性。画家齐白石总结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家黄宾虹阐述这个理论是:“太似是媚俗,不似是欺世。”苏东坡在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都是讲的关于形与神的关系,他们的主张是形神兼到。但是在艺术创作中二者比例不是对等的,“形”是表象,“神”是主导部分,是创作的灵魂。这是区别于西方艺术体系的东方艺术体系的主要特色。
我国的戏曲表演也有这个共同点,通常人们以为戏曲表演中的写意因素,仅仅体现在舞台布景与虚拟手法上面。诚然,没有实景的抽象舞台布景和虚拟的表演手法,是具有一定写意的涵义。但还不是戏曲表演中写意的主体,我以为写意更重要还是体现在主题方面,而不是局限于表现形式。
大家都熟悉“伯乐相马”的故事,伯乐推荐的九方皋相中的好马,是一匹黑色的雄马。然而,九方皋却说成黄色雌马,秦穆公责问伯乐,伯乐进行解释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视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了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视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使表演的戏剧情节(甚至细节)紧扣主题,尽可能精简偏离主题的那些无关紧要的情节,充分调动戏曲的特殊功能。因此达到整出戏,紧凑明快,主题鲜明的艺术效果。
例如《空城计》通过“三报”,西城面临的战略局势突然紧张起来,这“三报”就是一种写意手法。三国时代的最大战役“赤壁之战”,在京剧舞台上不足两小时,通过“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场次十分明朗。尤其经典场次“借东风”,仅仅十来分钟的唱,就展现了场面极其宏伟的赤壁战场。这是写意手法的典型例子。唱词中一句“耳听的风声起从东而降”,就揭示这一场重大战役已经启动了,至于这个场景空间如何?就留给观众去想象了。这想象的效果,远超出舞台上的片面表现。因为戏曲舞台毕竟有着非常局限的表演空间,如果通过电影或电视表现,那正是发挥了影像艺术之所长,恰到好处。京剧只能靠充分发挥观众的想象空间。我看到新编的《赤壁之战》的影像资料,剧作者企图作正面表现这个战争场面的尝试。为此,做了个战船的剖面立体布景,背景以灯光做出火焰的效果,演员们在这个立体布景上下慌忙地奔跑。这不仅没有展现出赤壁战役的宏大场面,就此,也仅仅是一个局部,就这个局部来说,我认为也是失败的。
1、传统的木船是由整枝园木钉铆制成,经火烧后散架,不可能呈整齐的横断面。船体的横断面,仅仅是现在设计人员的假设,用作实体布景,本身就不合情理。2、如果着了火的船只,船舱底部空气稀薄,下舱的人如果不被烧死,也要窒息身亡。如果想逃命的一线希望。不可能有人往下舱跑,往上舱跑跳水,也许还能得到逃命的一线希望。不可能有人往下舱跑的,因为往下跑,绝对死路一条。因此,这种实景表演,完全的画蛇添足的失败尝试。从思维逻辑分析,设计者只是从“形似”着眼,忽略了“写意”的艺术效应。对比传统“借东风”那一段唱,仅仅一句“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点到为止,就达到“赤壁之战”的强烈氛围,艺术效果比那实景表演强得多。
再举《林冲夜奔》,传统本子是“独角戏”,仅仅一个人物。林冲在《水浒传》中是杰出的将领,在后来的大小战场上,他都充当冲锋陷阵的先锋,是水泊梁山上举足轻重的主将之一。可是在京剧舞台上他这方面出色的表演并不多。“一箭仇”、“扈家庄”、“三打祝家庄”等戏有他出场,但都不是主角。不像赵云、马超、高宠等人物有那样份量的重头戏。可是《林冲夜奔》一折戏中,却蕴藏着他心中的强大爆发力,以及他后来所具有的那种巨大能量,这些言外之意都在这出戏中,充分地表露出来了。给人一个:“此人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的深刻印象。所以,这是一出非常出色的折子戏,虽然着墨不多,然而真正达到写意的高超境界。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很多,生、旦、净、丑各种行当都有。因为篇幅关系,不一一赘述。它们都是形神兼到,而以神为主导。这应该引起热衷于新编剧目的编导人员十分重视,并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