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鸿:芳华记忆
和所有毕业的孩子一样,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终于回到了家乡。
刚开始被分到了一所中心校,带一个班班主任,并且教语文、数学、美术,还教过音乐,当时住校,孩子们一看到我就拥过来,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就这样,还是不忘所学,用两张全开卡纸画百鹤图,挂在墙上像壁画。
一天,正在教室,钱校长喊我去宿舍,原来局长到学校来检查工作,看到了我的画,推荐我去邓元职中,那里没美术老师。
也就是在新的学校,认识了我的另一半。
当时校团委书记负责板报、橱窗宣传,还没有电脑,一切宣传大字都需要动手写,画都需要动笔画。
现实生活中还有个难题,就是语言的不同,而书记说话很有耐心,一个任务能够仔细解释到位,并且乐此不疲地介绍本地语言。最后,鼓励我大胆设计,为学校环境布置出谋划策,付诸实施。
写大标语,就买来白板纸,红颜料,让我用排刷写。多余的颜料画画,当时实验器材我保管,干脆摆一组示波器之类画静物。乒乓台子竖在仓库,就用熟宣裱在上面工笔创作。后来作品就进了橱窗。
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了很多话题,而且都住校,业余相约如城健步走,从如皋的历史到风土人情,从现在的基础到未来的发展……
当时县团委搞活动,要求带女友,他毫不犹豫地约我去。去了更加感知到集体活动的正能量,先是开会,然后展示才艺,县团委书记唱了《快乐的节日》拉开序幕,时装展示,然后舞会。
舞会时他带我来到离会场最近的书记朋友宿舍,屋里有很多书,随手翻看司汤达的《红与黑》,“你可以拿回去看,看完还来就是。”
很现实的一本书,作者用自己的后半生如实地记录了现实,对人生的追问,对自己的反思,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面对现实,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虽然经济不是很富裕,但更多的是看到未来,因为有共同语言,并且让我不知不觉中已然融入了家乡。
正是:
天涯海角远,咫尺翰林缘。
皋地河湖美,颉颃绿水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