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传统村落】巍山镇大爽村:负阴抱阳山村美

巍山镇大爽村负阴抱阳山村美

位于东阳市北端与诸暨交界处的巍山镇大山村大爽,2014年11月,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旅游局等七部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大爽就位于东阳、诸暨交界处的大山褶皱里,属会稽山脉主峰脚下,北麓山脉起源处。不过,受益于古道上的人来人往,大爽的繁华一直名声在外。历史上,大爽就有“大爽十景”,从楼文沧的《百步街放灯》一诗中,可见其繁华程度:“东催更鼓北吹笳,十里人烟巷口斜。星阁高凌街百步,琼楼遥映烛双花。放来鹤焰笼元夜,闹出龙灯吐月花。一刻千金春有价,无边光景自堪夸。”

整个村落四面环山,从高处俯视,全是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像个聚宝盆,呈负阴抱阳的风水组合,显得古朴而典雅。大爽现有500多户,1800多人,绝大部分姓楼。始祖楼孟通曾在江西做官,因父病辞官回家,1289年他与弟楼孟达游历到此,看到这里山明水清,风光秀丽,就毅然来此定居。这村上原有18个姓氏,宗派林立,原名叫大散。但不知何故,其他姓氏逐渐消失,唯有楼姓子孙满堂,兴旺发达。后来因造房子时出土了一个大磉磐,故改名为“大磉”。楼氏家族勤耕苦学,节俭持家,安居乐业,在这里生活得爽快而惬意,人们嫌“磉”字写起来繁琐,就干脆写成了“爽”。

大爽村下花厅,建于民国初期。在这幢东阳农村典型的“十三间头”里,花厅的门窗拷格十分细腻,“一根藤”牵连,线条流畅,雕有仙桃、蝙蝠、石榴、豆荚、佛手、玉米、茄子等,中间雕有仕女,其衣纹顺畅,惟妙惟肖。牛腿、梁托等部位的木雕图案,古今兼备,文臣、武夫、商贩、隐士等各种人物的衣着形态、神情动作都雕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且衬以山水林木、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呈现出一幅和谐融洽的生活场景。天花板、檐枋、檩条上,或九龙戏球,或彩凤牡丹,或锦鳞戏藻,雕工精美,集中了镂空雕、浅浮雕、深浮雕等多种雕刻工艺,堪称东阳木雕的民间博物馆。

这花厅的主人是楼品芝,他从1916年开始建造,整整花了4年时间。花厅里的木雕作品体现了当时东阳木雕的最高水平。2006年,大爽花厅被列为东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江桥是一座石拱桥,原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古桥是用花岗岩造的,这也是罗山一带的特色。桥边还有一棵300多岁的古樟树。

大爽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村东角山尖上有一处百米飞瀑,还有形状酷似稻草蓬的太祖岩……楼坚说,在山顶上,天晴的时候,据说可以一直望到钱塘江畔的六和塔的塔尖。当然,你要用望远镜看。

大爽没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但是有星罗棋布的传统民居;没有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是有百姓传颂的对象;没有瑰丽雄奇的风光,但是有人文风流的积淀。

在村口,耳闻潺潺的溪水声,像美妙的音乐在伴奏着。这环山而流的是东越溪和林涯溪。现在整个村庄有2个古祠堂,几十栋旧宅第,共有700多间房屋,还有很多古石桥、古石墙、石墩步、石水坡、石坎井、石坝梯田等。

在村庄的主干道上,楼氏宗祠建于清朝中期,三开间,占地400平米,门上写有“楼氏宗祠”四个大字。在老祠堂边,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枝干茂盛、浓荫匝地,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迎接着每一位来客,笑看大爽的风云际会、人间沧桑和传奇故事。樟树旁是一座近年新建的通江桥。明明是一条小溪,却被这里的村民称为“江”。楼坚说:“这是一条溪,但溪里的水是流到暨阳江、钱塘江的。这溪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所以称它为'江’也不为过。”

村上现在保存完好、最具特色的是市级文保单位——四份下花厅,它建于民国初期,坐北朝南,占地923平方米,有正屋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隔墙而立,自成单体,是一座防火系数极高的三合院,是东阳农村典型的“十三间头”。花厅上,有一幅画工极细的山水人物照壁画,内容是“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门楣上题有“花萼相辉”四字。这花厅的主人是楼品芝,他从1916年开始建造,整整花了四年时间。花厅里的木雕作品体现了当时东阳木雕的最高水平。

看到这一幅幅雕刻精美的作品,我们为之惊叹不已。花厅的门窗拷格十分细腻,“一根藤”牵连,线条流畅,雕有仙桃、蝙蝠、石榴、豆荚、佛手、玉米、茄子等,中间雕有仕女,其衣纹顺畅,惟妙惟肖。那窗、牛腿、梁托等部位的木雕图案,古今兼备,文臣、武夫、商贩、隐士等各种人物的衣着形态、神情动作都雕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且衬以山水林木、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呈现出一幅和谐融洽的生活场景。天花板、梁托、檐枋、檩条上,或九龙戏球,或彩凤牡丹,或锦鳞戏藻,雕工精美,集中了镂空雕、锯空雕、浅浮雕、深浮雕等多种雕刻工艺,美不胜收。据传,当时雕刻一只牛腿的工钱就要一百多银元,普通人家可以造三间楼屋了。可想而知,这座房屋的造价是多么昂贵。真没想到,这大山深处居然还珍藏着如此完美的东阳木雕精品。

北麓古道,又称大爽岭古道,古称官道,是从台州、温州到杭州大道的一段。朱熹、贯休、陆羽、辛弃疾、郭沫若等都曾路过。古道绵延千年,如今保存完好的主要是大爽村至高升村,长约4公里,地理风貌丰富多彩,黄泥路、青石板、幽谷、登天梯、瀑布群、飞崖、花海……

古道起点就在东阳巍山镇大爽村口,层层梯田间的一条黄泥小径,路边长满各色不知名的小花,一直蜿蜒向上。

大爽村与诸暨的分界线很独特,据说原来就在村边的通江桥上。一般说来,两地的分界线往往以山峰或溪河,按雨水的流向归宗而划分,为什么大爽的分界线却在村边呢?传说这与东阳的名人马坦有关。马坦是东阳有名的才子,俗话说,西有阿凡提,南有马坦鼻。说起新疆阿凡提的民间故事,可谓人尽皆知,其实在金华,也有这方面的杰出人物,像东阳的马坦(昵称马坦鼻)、义乌的牛坦和兰溪的毕矮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说当年,马坦看到大爽村民非常富有,周边广阔的田地山林都被村民购置了,再加上丞相乔行简娶了大爽楼氏夫人后,大爽更是名声在外,于是就在分界东阳和诸暨时,把原来在山顶的分界石半夜偷埋到村口通江桥。时至今日,大爽村老人还会把到通江桥说成到诸暨去,因为通江桥以北就是诸暨了。

长满青苔的青石,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不过,在当年,这些可都是满载人间真情的场所。在古道上,凉亭是必不可少的,在大爽村附近,古道就有三个凉亭:息场凉亭、南山岗凉亭和勾头山凉亭。

大爽的凉亭一般都是三开间,石柱代替木头柱,单层瓦檐,泥石山墙,室内有供人坐或睡的石头,可以烧食,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保存完好。凉亭有三个功能,第一是施茶,每日按户循环由村民提供开水,供路人免费喝茶;第二是临时旅舍,有侧房供流浪人或过客过夜;第三是让客人在上面留言、画指路图。楼坚说,这些都是村里提供的一些便民措施,可见当时民心之善。

有一段,古道进入一个幽凉的山谷,溪水缓缓而流,路边繁花似锦。再往前,古道又变成了“登天梯”,几百级青石板路直上云霄。路边都是人工砌成的石梯田,由于没人耕种,田里长满大树。当年,这也是中国士兵躲避日军空袭的地方。

1942年5月13日,岭北周战斗爆发。岭北周,原属东阳,坐落于东阳、诸暨、义乌交界,因地处高山峡谷之间而扼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时期,第十集团军把岭北周作为军需后勤重地,驻扎了大批人马。当时,日本鬼子调集优势兵力,在九架轰炸机的配合下,向中国军队大举进攻。中国军队缺乏防空作战的经验,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死伤累累,尸横满山,惨不忍睹。其中转战于诸暨右翼的一部分中国军队,南撤时路过大爽,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原来,部队想南撤到裘家岭,可是遭遇日军阻击,只好改道向东,到白溪、溪口,经西南蒋村桥、厦程里村,撤往巍山方向。据说,在途中,被日机轰炸,军民死伤无数。

正是因为大爽的特殊位置,除了国民党军队,1947年,浙东游击支队也曾在这里开展活动。抗战时期,巍山高中前身北麓中学就创办于此,现在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