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桃杏犹解嫁东风,想不到写下这千古相思、哀怨之词《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的宋代张先竟是渣男

张先,字子野,是乌程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吴兴一带。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山水诗人。

张先擅长写慢词,与奉旨填词的柳三变齐名,有《安陆集》传世,其中长调颇多。他的词工巧妍丽,为时人所喜爱。又因为他作诗写词善用“影”字,所以又被世人称作“张三影”。

张先早年曾经做过安陆县的县令,后来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以后,醉心于山水佳景,常和朋友一起出游。咱们熟悉的诗人、文学家,像梅饶臣、苏轼、欧阳修都曾经和张先一起游玩、唱和过。

这位张三影大人很有才华,写过不少令人拍案称绝的佳作,但是,这个人在私生活上总是不那么检点。见一个撩一个,得到了就丢到一边,这种事情在他一生当中做过很多次,为此,有网友说,如果古代有“渣男”这个词的话,张先肯定能得到这个称呼。

张先的渣,在一个很年轻的小尼姑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那是张先年轻时候的事,那一年,他才二十岁,翩翩少年郎,玉面修身,谈吐文雅,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这一天,张先和朋友来到一处尼姑庵——洛阳清云庵,在这里张先遇到了一个清丽可人的小尼姑。一个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一个是乖巧美丽、不通世事的少女,两个人很快就被对方所吸引。

张先不分昼夜地来庵堂撩拨小尼姑;小尼姑年纪尚小,情窦初开,自然也无心遵守清规戒律。就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一个书生、一个尼姑竟然双双坠入了爱河。

老尼姑发现了端倪。这可不行,怎么可以破坏佛门的规矩?为了保护小尼姑,保护清云庵的名誉,老尼姑把小尼姑关在了庵内池塘当中的一座小阁楼里面。她想,这样总可以断了张先和小尼姑的联系,总能够还佛门一个清净了吧?

没想到,张先还是不肯放弃。为了见小尼姑,他竟然在夜深人静之时,划了一首小船,来到了池塘中间的小岛之上。那个小尼姑按照约定,给张先放下软梯,张先爬软梯进到小尼姑的房内。两个人就这样偷偷地约会了很长一段时间。

文学作品当中有些情节是相似的,张先和小尼姑约会这段,让我想起了《红与黑》当中于连和侯爵小姐约会的时候,也是爬梯子进到侯爵小姐房间的。后来,于连去看雷纳尔夫人也是爬了梯子。看来,梯子在从前还有帮助主人谈恋爱的功能。

咱还说回张先这里来吧。张先和古代戏文里的书生一样,是需要进京赶考的,恋爱只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小插曲。

张先终于在一次和小尼姑缠绵之后,告诉她,自己要走了,要去拼一个前程。不知道小尼姑当时是什么反应,反正张生走了以后,小尼姑就天天坐在阁楼的窗前,望眼欲穿,相思成疾。

后来张先果然高中,然而,踏上仕途的他再也没有回去寻找小尼姑。说他始乱终弃也不为过,最气人的是,抛弃了小尼姑、辜负了小尼姑以后,他还以小尼姑的语气写了一首描写相思的词,把自己当成小尼姑,述说“小尼姑”对“自己”的思念: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张先这首词,全词都是一位痴情的女子在怀恋往日的恋人,回味往日的恋情。结尾一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把该“女子”的情绪完全释放了出来:她在深深地怨恨,哀叹自己的身世,觉得自己的命运还不如桃杏,桃杏还能如愿嫁给东风,而自己却只能在这尼姑庵中蹉跎青春。

这首词在当时流传很广,也是张先名声大噪,那时候苏轼还没见过张先,就因为这首词,苏轼曾多次和友人表示,一定要结识“犹解嫁东风”的作者。

一次艳遇,一段始乱终弃的爱情,使张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还得到了一个“桃杏嫁东风”的雅号。而可怜的小尼姑,除了回忆、懊恼、眼泪,她得到了什么呢?

张先在自己八十高龄的时候,不顾家人反对,愣是纳了一个刚刚十八岁的姑娘做妾。为了表示开心,他还厚颜无耻地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张先的好朋友苏轼知道以后,也讥笑他厚颜无耻,写了一首诗讽刺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没想到,这张先本事还不小,和这个小妾成亲之后,小妾竟然还为他生下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两个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八年之后,八十八岁高龄的张先无疾而终。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留下了不少诗词作品。其中很多都是描写男女之情的香艳之词,但是,感情大多比较单薄、敷衍,唯有这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感情真挚、浓烈,或许,在那段感情里面,他到底也是付出了些许真情吧。

不过,知道了张先和小尼姑的这段绯闻以后,我就觉得,叫他渣男应该没错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