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三味药祛痰,替儿女尽孝!

在大家的认知里,可能觉得痰是由肺生成的,因为我们是从肺里咳出痰来,但中医对此有不同的认识。那中医认为痰是从哪里产生呢?

明·李中梓《证治汇补·痰证》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论一出,即受到不少医家的推崇,如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上卷》中就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虚则痰不易化,脾虚则湿不能运。”直到现在,亦有不少医者认为,此为诊治痰证的一条重要思路。

脾为生痰之源

脾居中焦,为阴土,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生冷瓜果、或外感六淫之湿、或久卧湿地、或久淋雨湿、或思虑过度、或忧思烦扰、或劳累过度等,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失健运,运化无权,水液运化输布失常,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水液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诸病源候论·虚劳痰饮候》指出:“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也。”这便是后世创“脾为生痰之源”的主要理论依据。脾肺之间通过经络和功能上的联系,脾脏病变可以加重肺系痰证。《医宗必读·痰饮》曰: “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黄帝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故先哲云:'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可将津液布散于肌肤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若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降与布散,便停聚于肺,而化为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不运 ,便停于体内,或肌肤四肢,或脏腑等部位。若停聚于肺,聚而为痰,痰浊阻肺,影响气机,则肺气不宣、不降,可见咳嗽、痰多 ,甚或上逆作喘。

古人云: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即肺病停痰,痰浊阻肺,不单纯是肺本身病变,而其根源多是因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于肺而发病。如临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脘腹不适,四肢困重,纳食不香,大便溏薄或泄泻,又见咳喘痰多。则其治法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外,关键还应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得化,肺内停聚之痰再生无源。肺气宣降协调,诸证便解。

比如说我接下来给你介绍的这张古方,就是一张包含了中华儿女孝心的古方。我们来看它的结构吧——

白芥子9克,紫苏子9克,莱菔子9克。三者捣碎,装入纱布包里面,煎汤频频服用,但是不要煎得太久,也不要久用。

我说的什么办法?就是前面所说的白芥子、紫苏子和莱菔子连用。

看到这,你应该明白了,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三味药调治的,就是痰壅、气逆、食滞之症。

这样的症候,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身上,特别常见。这些老人的特点,一个是脾虚,食欲不振,吃不下饭,感觉胃、心口窝那个地方发胀,同时还咳嗽、痰多,痰色白而黏。舌苔是白腻的。脾虚,必然生痰。因为他运化之能不强啊。痰多,容易壅滞在肺里,形成咳喘多痰。脾虚生的痰,为什么容易侵犯到肺里啊?很简单。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是母脏,肺是子脏,这叫做“母病及子”,也就是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这时候怎么办啊?莱菔子消食,恢复脾之健运。白芥子温肺化痰,苏子降气消痰。这是科学的配伍。但是,此法毕竟健脾之力弱,属于急则治标的方法,故而只能应一时之需,而且不宜久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