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11 五路破宋

夏慧宗李秉常,执政期间,西夏朝政发生了重大变故,宋神宗就想趁机除掉这个心头大患,于是集结大军兵分五路大举进攻西夏。可是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惨败而归。究竟西夏朝政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内忧外患之下,他们又是如何对付宋神宗。

上一讲呢,咱们讲这个梁太后领兵伐宋,被人臭骂了一通回来感觉很丢人。回来之后呢,她就把这个政权呀就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让夏惠宗亲政。惠宗一亲政就感觉我可有今天了,我妈压了我这么多年,所以他一反母亲的执政路线。怎么反呢?

第一,你用藩篱,我用汉理。

第二,你跟宋打仗,我跟宋和好,你占了的宋朝土地我要全部归还。

这样一来,梁太后和国相梁乙埋就不干了,兄妹俩联手呢就把这个惠宗李秉常幽禁起来了。梁太后第二次执政。皇帝这一被幽禁,很多支持皇帝的大将拥兵自重,不再听这个朝廷调度,甚至有的将领投奔了宋朝,把夏国的虚实尽数告诉了宋朝,请求宋朝出兵讨伐国贼,帮助我们皇上复位。

当时宋朝在位的皇帝是宋神宗,北宋第六代皇帝,神宗皇帝一心要恢复太祖太宗时期的光荣当政的时候重用王安石变法,国力强盛,府库充盈,西夏是他的心腹之患,念兹在兹。所以他很想一举灭掉西夏,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当时坐镇西北的大将重轭更是跟皇上讲,宋怯夏夏国现在没有人。李秉常小破孩,微臣上来一揪,他在他胳膊就把他揪来了。所以这个神宗皇帝觉得自己国力这么强,又有这样有气魄的大将夏国无人,母子失和,君臣离心良机已到,稍纵即逝。此乃天赐夏国于我,如果不取,对不起老天爷呀。所以这个这个神宗皇帝呢,就以李秉常被幽囚为借口,秉常是朝廷所封的夏国主,什么罪过都没有,就被他妈给幽囚了。天理人情情国法,哪样儿你也说不过去。因此朝廷发布圣旨,我大宋替天行道,兴问罪之师,号召夏国君民起而嚷之,共诛国仇。夏国君民,你要明晓大义,配合宋朝大军,一举把梁氏集团铲尽,让弱主复位。诏书堂而皇之,气势轩昂,大部队就调动起来了。

宋朝这一次啊是做了一举消灭西夏的打算。兵分五路伐夏第一路,宦官李宪任主帅,领兵7万第二路大将重轭做主帅,领兵9万 。第三路宦官王中正任主帅,领兵6万。第四路高国舅高遵裕任主帅领兵9万 。然后第五路是督总管刘昌祚领兵5万 ,也就是兵力最少的一路督总管的这个官职呢也是最低的。就这样36万大军兵分五路,旌旗蔽日,胫骨震天,就杀向了西夏。

宋朝讨伐西夏的这五路大军,领兵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外加一个牛皮将军。听起来似乎都不是能征善战之将,但是毕竟这五路大军加在一起,人数多达36万 ,气势汹汹。面对此情此景,西夏君臣又将如何应对呢?

一开始啊西夏是到处布防。你几路来,我几路挡?你来了36万 ,而我们夏国全民皆兵,能战之君,号称50万 ,所以分兵抵抗啊,但是宋军有备而来,夏国猝不及防,连连失败,丧失了很多堡寨。在这种情况下,梁太后召开御前会议,跟各位将领商量,这仗该怎么打。年轻的将领都要求跟宋军决战,没什么可怕的,毛来盾挡,水来土掩,咱打他个稀里哗啦,让他们知道我们党项武士的厉害。但是一个老将跟梁太后讲,太祖太宗景宗时代之所以屡败宋师,咱们的法宝是什么游击战嘛,敌进我退,不要跟他两军对援,兵对兵将对将枪对枪杆儿的。咱们不干这事儿,而要把他们放进来,诱敌深入,关门儿打狗,咱们坚壁清野,囤积重兵,准备反攻,在囤积重兵的时候,轻骑四出截断他的粮道,让他大军无梁,不战自溃。

梁后一听好主意就用了这员老将的计策。国相梁乙埋下令给十二监军司的统军宋兵一来能战则战,不能战就跑跑不了就降,不要求你们誓与阵地共存亡,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保住有生力量是最主要的,你投降宋军,朝廷也不追究,你等什么时候大军反攻,你再板正回来就好。十二监军司得到旨意之后,那咱就开开大门迎接王师吧。

所以宋军进展非常顺利,尤其是李宪李大公公这一路一进夏境啊,夏国守军是望风而降,光俘虏就抓啦1万多。宋朝大军离夏国城寨还二10里地呢,守将就带着1000多士兵在地上跪着迎接了,跪着这帮人都烦啦。宋军怎么这么慢啊,还不来啊,等一会儿宋军终于来了啊。大嘎,你知道夏军投降一看夏国城站四门大开,早在那儿恭候您呢啊但是您来归来,我们城寨可以投降,可我们这没粮食啊,我们这没有粮食。既然我们归西顺王师,我和手下这一千多弟兄,你得管饭吧。李大公公说没问题。你们顺天应命,归降大宋,给我们做向导。管饭不算什么,来吧。军中有什么好吃的,尽管整我吃肉不能让你喝汤,你来给我们做向导吧。这些降族哇给宋军当向导,尽带宋军走瞎道,能带着宋军在沙漠里转一天。哎呀,对不起,我记错了,应该往北,我怎么带你们往南了得,咱折回去吧,没水没粮。李大公公这一路哇,不用打仗就拖垮了。

西夏君臣设下巧记,请君入瓮,李大公公欣然中计,成为宋军伐西夏的第一个牺牲品。如此这般,其他几路大军在西夏境内又会遭遇什么情况呢?

chonge那一路9万大军攻入夏境,首战谜。比如你指的这个夏军统帅呀,也是梁后他们那家族的率8万大军迎战,大败而回,打开城门就投降了。从大将军进入米脂之后,围攻下一个州县,这个州县守将一看,米脂8万大军都没挡住宋军。就我这千把来人儿别逞能啦,开开城门也投降了,重将军非常得意,崇将军这一路哇人马虽多,但是一开始呢皇帝给他的旨意是这一路兵马要受王中正王大公公调遣。但是从将军打了胜仗,非常得意,给朝廷上表说,我这一路能不能独立行军,见机行事,别受王大公公调遣啦。

神宗皇帝当时正在兴头上一看那个崇江。把那么多州县都收复了。好啊,既然你愿意独立一路,我同意你就单独行动吧,不用听王中正节制了。本来宋军五兵分五路就犯了大忌,拳头给岔开了5个手指头,伸出去打人。你呀是一个大拳头,西夏呢是个小拳头,拳头碰拳头,西夏就完了。现在你把五指伸开,西夏可是要把拳头攥紧,他砸你拳头砸不了,他砸你一根儿一根儿手指头,这是没问题的。宋军如果要一位总帅还能居间调度,现在谁也不听谁的了,所以这个就更麻烦了。崇将军得到圣旨,信心大增,继续进军,收复了银州。银州可是当年党项世袭的四州之中的一州啊,从拓跋思恭时代就占有的领土居然被收收复了,捷报送到朝廷,宋神宗都高兴快疯了。

虫妸这一路打了大胜仗,收复了鄞州。王中正王大公公这一路啊行动缓慢,王大公公手下的将领们就按奈不住了。你看人家都收复了那么多州郡,咱们一直在沙漠边缘慢吞吞的走,损失了不少兵马。咱那6万人啊,现在就剩5万啦,到目前为止,咱才弄了30多颗脑袋。拿什么跟朝廷请赏啊,再不进军的话,这功劳可就都被人家抢走啦。王大公公一听也是我再不行动的话,我靠什么请赏啊,那我就太丢人啦。所以王大公公下令冲进宥州。宥州也是当年西下四洲之地嘛,宋军冲进一看,城里只有500多男女老幼通通杀掉,把人头献给朝廷。现在咱有530颗脑袋啦。这个克服幽州捷报频传,所以等于这个时候李大公公王大公公、崇大将军都立功了,高外戚就急了,高外戚是太后的弟弟,皇上的亲舅舅手下有9万大军,到现在为止尺寸之功未立,回去有什么脸见外甥。所以这个高遵裕下令抓紧时间行军。兵至7家的一座宝寨守将开城投降,守将姓为名,显然是皇族,皇族都投降了。高国舅十分得意,大军继续进发,沿途攻无不克,战无不取。高外戚不懂兵法,但是地位太高,不光姓高啊,地位也很高,没人敢劝他,他就没有看到啊自己沿途占的所有州县啊,占了这么多州县没有杀死或俘虏一个夏兵,基本上都是一座座空城,而且呢自己也没有得到一粒粮食。大军,越往前走,越陷入了无水无粮的困境。

由于西夏军臣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所以伐下的前四路宋军根本就没能与西夏军正面交锋,都是不战自溃,反而是佣兵最少的第五路军碰上了西夏军的主力部队。那么刘昌祚率领的这第五路大军战果如何呢?刘昌祚是督总管,在五路大军统帅里边啊,他的官衔最低五路大军这个统帅当中真正会打仗的2元武将都受别人节制。除恶崇将军本来应该受王大公公节制,刘昌祚应该受高国舅节制。他这一路呢遇到了夏国的主力,十多万大军,刘将军身先士卒,他长年生活战斗在边境地区,跟夏国人打过仗,所以他杀散了不少下兵。夏军退去,下一步是前进还是原地待命?刘将军拿不准主意了,高国舅一时半会儿又赶不过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刘将军就给皇帝上表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能不能不听高国舅节制独立行军。表奏上去之后,不等朝廷答复,就率领兵马北上,一股做气打到灵州城下。

灵州咱们讲过是西夏太祖近千的时候从宋朝手里多来的,今天的宁夏灵武,宋朝丢失了灵州,丝绸之路就彻底断绝了。现在宋朝大军兵之灵州城下准备围攻啦。这个时候的高国舅离开了自己的驻地,率领大军慢条斯理的向灵州进发。途中接到皇帝手谕,打开一看,皇帝告诉他,刘昌祚不识大体,不明道理,难以胜任其职,要求高国舅到前线把刘昌祚撤掉,另择能将代之。看来,刘昌祚给皇帝上书,要求自率一路不听高国舅节制。把皇帝惹怒了,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敢不听我舅舅的。崇大将军,不听王大公公的这个皇上能同意,你别有样学样,你跟崇大将军能比吗?我舅舅也不是王大公公一样啊,高国舅看完这道手谕还没来得及处理呢。探马来报说,刘昌祚的部队啊已到灵州城下。高遵裕一听,太好了,人马赶紧行动,跟刘昌祚部队会师两路合兵,一共十几万大军。

​此时,林州空城一座城里边唯一的成壮年男子啊,就是几百个和尚道士啊,因为和尚道士不服兵役,其他但凡拿的动枪的都在外地打仗呢。如果这个时候刘将军冲进林州城,攻破林州易如反掌。但高。国舅怕刘将军抢头功。你已经被革职了,别抢头功了。所以派快马告诉刘将军,不得轻举妄动,不许进入林州。刘将军几万人马就在林州城下白白丧失掉了这个大好的时机。

高国舅怕刘昌祚抢功,所以阻止刘将军攻城,白白丧失了胜利的机会。不仅如此,他与刘昌祚汇合之后,又做了另外一件事,直接导致了第五路宋军的惨败。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等高国舅大军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刘将军出示神宗皇帝手谕。你这个人呐好大喜功,不识大体。皇上现在下令把你撤了,你已经不是统帅了,由手下将领代替,但是呢被指令代替他的将领啊,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说我们这一路上破关斩将,能够打到林州城,都是我们刘大帅的功劳。现在关键时刻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我也不能干这种不仁不义的事。这个人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坚决不干。高国舅没辙,既然你不愿意干,好吧,告诉刘昌祚,你革职留任,戴罪图功。但是你别忘了,你现在已经不是统帅了,只不过呢你还干统帅的事儿。流畅过渡晕了,我不是统帅了,我怎么能干统帅的事呢?我往下发命令,怎么署名前总司令谁理我个前总司令了,我是司令,我可以司令,我不是司令,我司的哪门子令啊,谁还听我司令啊?

……

就没带攻城器械,原来是想着我军一进来,夏国主力迎击,然后野战歼灭夏国主力,再攻城掠地,没想到找不着夏国主力,所有的城门都开了。夏国百姓举着标语,举着小红旗,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都这么干,我军就没攻过城,打到这才发现要攻城了,连云梯都没有,这怎么攻啊?

高国舅下令把林州周围的树砍了,制成云梯,攻城士兵往周围一看,启禀国舅,这周围的树啊都没有我们胳膊粗,您看看去是吧?此地临近沙漠,水源奇缺,种树它也长不高是吧?砍完树也没用,甭说士兵们往上爬了,5岁孩子一踩就折了,您看怎么办?高国舅无可奈何啊,既然没有攻城器械是吧,那就劝降吧,城里边也没几个人,也许喊两嗓子就投降了。于是高国舅就派人到城里喊,说王师所至尔等,竟敢抵抗,还不投降吗?是吧?你看我们十几万大军,你城里就这么点人,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宋军话音一落,城墙上上来一个老和尚,慈眉善目,一派仙风道骨,先喊一嗓子阿弥陀佛。然后老和尚说,我们一没叛变,我们是夏国人,没有叛变宋朝。二没跟你们交战,是你来打我的老僧可没去打你们啊,你没叛变,二没跟你交战,我为啥要投降呢?阿弥陀佛。

宋军一听是哭笑不得啊,人说人说对啊,暖人说对啊,刘昌祚和高遵裕束手无策,高国舅一看,既然砍树不成,所有的士兵出去给我背土,十多万大军。甭管原来是步兵还是骑兵,现在全改工兵,背土,背土干嘛呢?垒墙是吧,垒到跟灵州城墙一边儿高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发动进攻了。于是宋军士兵从马上下来,刀枪甲胄全放下,让大家去背土。问题是垒墙也没有工具啊,你垒这个土墙可以把他夯瓷实了吧。你没有桩子,怎么夯土啊,就这么折腾了18天,等于宋朝大军在林州城下困了18天,梁太后当时召开御前会议问计的时候,那个老将就建议囤积大兵在林州夏州准备反击。所以。你此时,夏国大军已经在林州夏州云集啊,一看宋军在这儿垒墙,梁太后下令掘开黄河七星渠,以水代兵大水咆哮着冲向宋军。宋军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土墙让河水一冲啊,立刻就垮啦。两路大军十多万人马,最后仅剩下13000多人。有些宋军士兵为了躲水,竟然投奔到灵州城内,到城里喊开开城门啊,我投降,我就是刚才劝你们投降的那个,现在我过来投降啦,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错了,快开门让我进去。

高遵裕打马就跑,我是皇上舅舅,我不能死啊啊,我死了,皇上少一舅舅,然后告诉刘昌祚,你可是被免职了。戴罪图功。你殿后啊。刘昌祚边战边退伤亡惨重,一直退到了陕西渭州,才站稳了脚步。这两路大军一败,李大公公内陆已经败了。虫妸大军行至夏州,军粮供应不上,三军无石,壕气不行,当兵的饿的呀,跪在地上哭啊,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你竖旗我吃粮,天经地义,你不给我粮吃,我凭什么给你玩命啊?再加上遇到了暴风雪,9万多人,还剩3万无力再战,也只好狼狈撤回王中正。王大公公一看,四路都垮了,就剩我一路了得,二话甭说,咱收兵吧。王中正就也撤了。

共军兵分五路大举讨伐西夏,结果不但大败而归还,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粮草供应。不。这个解释让宋神宗大为恼火,他命令朝臣一定要总结出失败的原因。那么这一次五路伐夏,宋军到底输在哪儿呢?

当时这个朝野上下啊达成了一个共识,说这个宋军这次失败,首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战略部署失当。咱们刚才讲兵分五路,互不统属,被夏军各个击破,整体的优势转化为了局部的劣势。西夏正好相反,整体劣势变为局部优势,所以宋军大败,这是第一点。再有一个呢,兵分五路,如果皆是能战之将,统帅也不至于这么惨。但是呢这个宋朝择将非人俩公公一个外戚,一个吹牛皮的,就一个能打的。啊,还多方掣肘,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败局。当初神宗皇帝打算用王大公公、李大公公做统帅的时候,就有大臣反对跟皇上讲,跟敌国作战这种大事,您让宦官领兵哪个有头有脸,读书认字的,肯在宦官手下听差啊,所以这事实在是干的不地道。现在五路大军并举,没有一个有威望的大帅,就算咱这仗打赢了,士兵也要作乱,他那闹饷怎么办啊,要讨赏怎么办?没有一个能弹压的住的,您指望了两个大公公,一个大舅舅,他们能弹压的住啊,皇帝不听就非要用俩公公一舅舅。结果果然一场西征,看来是五路伐夏。除了刘将军正正经经打点仗,剩下那基本上是被拖垮了,几十万大军逃回来一个零头。形同一场闹剧。

五路伐夏失败之后,神宗皇帝啊认识到了这一点,说朕涉道日浅,寐愚之人不能途任将帅,以天赐可乘之机,尚未祖宗甄灭,以世仇深为厚颜。我呀出道太浅,没什么政治经验,也不会用人,特别是我不知道哪位将帅能打仗。一看西夏弱到这份上,以为是天赐良机,想为祖宗灭世仇,所以朕深为厚颜,觉得实在是这个不好意思,恨不得拿大耳刮子抽自个。

皇上承认错误归承认错误,打了这么大的败仗按。道理讲最好是休养生息,别再干这事儿了。但是皇上不这么想啊,你看我都承认我错了。自古以来,有这样圣明的君主吗?我一定要把那个颜面啊扳回来,所以呢他向前线将领问计,你们觉得怎么才能打胜仗?可是他问的这些将领啊,基本上都是这次西征失败回来这帮人,这帮人要讨皇上欢心要捡皇上爱听的说,更关键的是要把自个儿摘干净了。我得告诉皇上,不是我们不会打仗。所以李大公公首先跟皇上讲,不是我李宪不会打仗,是因为我们没有根据地,深入西夏国境就吃亏了。于是建议朝廷再发大军。这一次咱吸取教训,咱就有一路去,攥紧拳头,集中主力于已于一路,从阵容军出兵直捣鸣沙城,鸣沙城就是今天宁夏的中宁县,作为近讨的根据地。这样一来,灵州可以攻占,贼可灭,也一定能够把敌人一举荡平。皇上听了李大公路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从乐一看,李大公公给皇上上书,皇上认为有道理。哎呀,我可不能不如公公,他就跟朝廷讲,我不同意李宪的看法,我主张经营横山地区。当时延州知州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也上书朝廷,建议筑城隔断衡山断绝夏人越过沙漠的入寇之路。重轭沈括两人的奏报有异曲同工之妙。皇上就没有接受李大公公的主张,而是呢听信了这个重的沈括的建议,决定在边界地区筑城隔断衡山,断绝西夏入寇之路,再跟西夏决战。宋军这一筑城,梁太后又率大军来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更惨烈的大仗。

关于这个内容呢,我们下一讲再讲,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