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哲理诗,开篇就气势磅礴,全篇更令人耳目一新
每天人们都要面对大自然中的千变万化,有时风雨肆虐,有时雷电交加。其实日月轮转、阴晴圆缺,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古代科技水平不高,人们难以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于是就胡乱猜测、内心惊慌。但也有人细心观察,深入思考,于是就得到了接近真理的结论。
比如南宋词人辛弃疾虽然只是一位文学家,但他经常思考人生和宇宙中的问题。他曾写过一首构思新颖的《木兰花慢》,词人想象奇瑰,在文中竟然对明月发出一连串疑问,将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壮丽图景,也令人启迪深刻。而北宋的一位诗人也曾对天地间万物进行思考,大胆地否定了一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下面介绍王安石的一首哲理诗,开篇就气势磅礴,全篇更令人耳目一新。
即事宋代:王安石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谋。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
王安石是读者非常熟悉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年轻时就刻苦勤奋,并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诗人从小就曾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可谓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王安石入仕后就深入基层考察,一方面了解百姓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很多弊端和错误。这首诗充满了进取精神,既是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是对生命情调的赞歌。
王安石奉行进步的自然观,对司马光之流宣扬天能赏善罚恶、并拿天象的变异来吓唬人的谬论,是一个有力的抨击;也是他反对天命论,倡导天变不足畏的理论根据。开篇气势磅礴,彰显了诗人的真知灼见,“
王安石又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诗人在宦海中沉浮不定,自己的主张难以得到落实,于是便厌倦了功名利禄,转而关心宇宙和人生。作者托物言志,抒写心中感慨,既说明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也委婉地指出大宋的繁华早已不如之前。
五、六两句转而从微观世界中举例论证,“这两句化用《淮南子》和《庄子》中的典故,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任何生物显得如此渺小,不过是百代之过客。诗人感慨人生有涯,更应该具有创造精神。
最后王荆公抒发真挚的情感,“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辩证意义,此时诗人仿佛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先贤在交流,更让思想自由遨游于玄妙的精神世界中。
王安石的这首诗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艺术价值较高,而且体现了非常深邃的思想。作者列举了日月运转、寒暑交替、以及蜉蝣、蟪蛄等事例,通过构筑具有一定跳跃幅度的审美意象,传达出对浩瀚宇宙和无常生命的精妙解释。老子曾认为宇宙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而王安石的“日月随天旋”、以及“回环今几周”,正与这种思想不谋而合,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也批驳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恰当的论点,虽然不是开历史先河,但也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