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盘》释文对照高清版(一)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c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赞 (0)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c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