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一)

《学而》是以第一段语录的开头两个字作为篇名。内涵是学习如何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1)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着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并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予以实践和练习,在品德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中,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文明的教养所带来的愉悦。 

孔子的志向之一就是“朋友信之”。故而,有朋友自遥远的地方前来看望你,既表明对你人品的信任,也证明你人格的高尚,这不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吗?

君子是品德高尚之人,高尚的体现就是拥有智慧并拥有善解人意的心。对于某些人的无知无识,既不生气,也不愠怒,不也正是君子的胸怀,气度和教养的体现吗!

——述评:“学”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学”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为“敩”。“斅”音Xiao2声,即音崤,是学的古字,意思是模仿和效法。《说文解字》讲“斅,觉悟也!”也就是说“学”的内涵就是使人获得生命的觉醒

这段话的核心在于“学”什么?按照《论语》的中心思想是培养优秀的执政者。而执政者最基本的资格就是在品德上至少应该是君子,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圣人。故而这个“学”的真正内容就是学着如何做应该君子,乃至追求学着如何做应该圣人。由此而知“学”的核心是人格和教养。当学生在人格和教养方面时常去演习并有着切身的体会之后,就会感到心情愉悦。

“习”的意思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習,數飛也。”意思是小鸟频频试着飞翔。由此而知,孔子所讲的“学而习”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整天让学生背诵,记忆,做作业,复习,考试。故而现在的学生已经普遍患上了厌学症,对于这样强制的灌输教学而言,根本就没有快乐可言。故而,很多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成长的学者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感受来理解上述话语,并予以解释。故而与孔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差距。

“朋”字的意思是什么呢?“朋”字拆开即为两个月。“月”字本身有肉体的意思。“朋”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意思。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相互理解的,相互帮助,并且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若朋友之间没有了适当的距离,这个“朋”字就转化为“用”字。朋友之间一旦出现相互利用,那么感情自然疏远。当朋友的价值被利用完了之后,“朋”字也就转变为“甩”了。通过“月”,“朋”“用”“甩”的转化,使我们明白朋友的真正内涵是非常深刻的。故而,当朋友远道而来的时候,内心不也是非常快乐的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面对他人的无知而自己的内心并不感到愠怒和生气,这就是君子应该具备品格和教养。孔子的思想核心是要培养优秀的执政者。任何执政者在从政的过程中,都会面对部下的各式无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内心既不烦恼,也不生气,更不会愠怒而发脾气,这是执政者应该具备的起码教养。因为执政者从人品上讲都应该是君子。君子的体现是什么呢?那就是面对他人的无知不会轻蔑。不会愠怒,不会发脾气。能具备这样的教养,才是君子的体现,也是执政资格品位的展示。

总之,君子是通过向老师学,并通过时常的练习来巩固。另外君子是讲信用的,君子是有教养的。

——注释

(1)说,同悦,即喜悦的意思。

桑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0)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四)

    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四)

  • #每日学论语#13.13【2017-5-26】

    #每日学论语#13.13[2017-5-26]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自身端正了,对于治理国家有什 ...

  • 现如今我们为何要读《论语》,让拥有四千万会员的首席领读人跟你说

    一天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说是周游,其实过得比流浪狗都要惨.看<楚辞>记载的情形:"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那么,都混成这样了,孔子的弟子们就 ...

  • #每日学论语#19.9【2017-11-6】

    #每日学论语#19.9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重严肃:向他靠近,温 ...

  • 甲辰.国学堂--梁冬对话曲黎敏2.甲辰.【《论语》学而时习之】

    02 - <论语>学而时习之 这里面是分境界的,如果不把孔子境界弄清楚,包括<论语>就看不懂的.比如说<论语>的第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二)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貌.礼仪.礼节的使用,必以达到和谐.和睦.和平相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四)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为饱,居住的屋室不要求安逸.敏捷地处理各种事情,谨慎自己的言行.这样做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五)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六)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忧患你并不真正知道别人." --述评:<论语·尧曰>在最后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七)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见到贤德之人,马上就具有了贤德之心,并改变了自己的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八)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君子若不能自重,就不能自尊,就不会有威信:学过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也不能巩固:做人最主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九)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要谨慎思考最终的结果,要追思遥远的原因.这样民众的品德就会逐渐归于纯朴和厚道了." --述评:古人言:&q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于子贡说& ...

  • 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一)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活着的时候,观察这个人的志向:父亲死了以后就要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举止.三年之中没有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