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作对】每周一联:题八一建军节(点评:韩全兴)

全心作对之每周一联

收稿:江中月

本期评委:韩全兴

图文制作:林看云

● 扫码入群全心作对

全心作对

每周一联第12期:题建军节

最佳:

23.张玉波

三军扬利剑,卫国戍边,万丈豪情驱虎豹;

四海显神威,巡洋探月,一腔热血铸英雄。

评:全联有气势、有情怀,尽言人民军队的军威与使命,只是下联结句的“英雄”一词略弱,不能拔高主题。

优秀:

9、傅士文

强国必强军,北斗随征,东风列阵;

筑城还筑梦,疆边护爱,海外维和。

评:以四言自对为结句,有铿锵之感,并且巧用了重字,有叠复的美感,只“筑城”一词脱离全联之外,微憾。

21.王占奇

南昌帜,三湾治,古田制,众志成一统;

装备尖,技术坚,智勇兼,并肩破万难。

评:全联妙在用同音字,但也正因此,在对仗上就略有不工了。

34.李晓天  唐山

铁血军魂,抢险除灾凭赤胆;

雄风锐旅,守疆卫海固金瓯。

评:全联有气势,赞扬了人民军队,且“赤胆”与“金瓯”对仗工整,颇为老到,只“锐旅”一词与“军魂”相对略有不工。

37.宋捍东  原滦平

南昌发轫,井冈燃火,宝塔擎旗,凭三役驱凶,雄师勇猛乾坤朗;

抗震防洪,战疫安民,巡天卫海,让九州屹世,大业辉煌社稷兴。

评:上联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下联写了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新功绩,自对应用巧妙。但个别词语生硬,便联显得不流畅,结句没有宕开,显弱。

成联全部作品

1.王乃谦

铁军遽起,大业初兴,起义夺城扬赤帜;

犹是后昆,缅怀先烈,思今感旧忆征程。

2.郑志刚

金戈铁马军威壮,看导弹升天,蛟龙潜海;

斩虎诛狼国力强,喜中华圆梦,大地飞歌。

3.马耀发

南昌枪响,震地惊天,万千勇士威如虎;

禹甸光飞,耀今烁古,八一军旗灿似虹。

4.杨兴满

气壮山河,军民协力威行四海;

光辉日月,将士同心志撼五洲。

5.京廊人家

南昌起义战旗红,枪炮震寰宇。

陕北挥刀驱日寇,平津迎曙光。

6.石圣茂

南昌血染义旗红,驱倭灭蒋开新国;

华夏春生千野翠,下海腾天绘美图。

7、天道酬勤

南昌起义军旗灿,驱倭清匪立新鼎;

北斗导航程路宏,固土兴邦续舜风。

8、草木本心

豪气冲天,千众之师齐汇赣;

英雄起誓,星星之火倏燎原。

10.清风月·必正

解放军魂骄匪寇,

南昌起义定江山。

11、陈玉如

八一枪声,宣示工农大众有军队;

南昌旗展,标明无产先锋始武装。

12.海之恋

战火浴旌旗,先驱引路成英业;

军徽凝岁月,后队投身见壮心。

13.周俊

八一旗红,牢记南昌枪响,

万千兵勇,振兴北国军强。

14. 孙秀菊

南昌起义,古镇鸣枪惊世界,

宇宙遨游,天宫揽胜撼长空。

15.徐晓龙

枪响南昌,无数先躯奠基中华大业;

镝鸣边塞,万千将士捍卫赤县长城。

16.王桂芝

南昌起义,红军浴血驰疆场;

华夏腾飞,铁骨丹心护国防。

评:古今音混用了

17.轩彬

八月旗飘扬铁骨;

一枪声响定乾坤。

18.刘敏涵

八一举帜,碧血丹心推旧制;

百万挥师,金戈铁马拓新篇。

19.素履之往

季春悲血雨;

兰月揾钢枪。

评:遣词精炼,颇见炼字之功,但在主题表达上,不够明朗。

20.朱宪华

举义南昌,建军因反战,领土焉容割裂;

争先北斗,强国可安生,台湾势必回归。

22.王章羽

南昌起义,猎猎军旗彰血性;

华夏铸魂,雄雄队列显神威。

24.李玉蕊

南昌亮剑;

西柏扬威。

评:下联斧痕过重。

25.赵金贵

筑梦强军张正气,

卫国砺志拓新程。

26.韩进卿

南昌响枪,砸烂千年锁链;

北斗导航,筑成万里铜墙。

27. 燕树志

南昌起义,铁马金戈,英雄事迹惊盛世;

北斗巡天,丹心碧血,壮志豪情震乾坤。

28.马永平

南昌举帜,八一响枪,铁马金戈安社稷;

赤胆为民,红心向党,保家卫国铸忠诚。

29.子牙情

一枪响城头,正义之师生此旦;

重器惊域外,真诚立旅岁千秋。

评:第一分句失替。

30.张志敏

卫国戍边,甘洒一腔热血;

思家念母,亦怀万缕柔情。

31.李德群

南昌首义,推倒三山,人间福满;

华夏开天,扬威四海,社稷泰安。

32.更云

秉诚心敬党,蹈火赴汤,熔炉炼就英雄气;

如孝子尊民,抗灾救难,疆场宏扬正义歌。

33.杨淑英

追往昔,一杆红旗竖井冈,星火熊熊燎禹甸;

看今朝,三军士气冲霄汉,声威赫赫震乾坤。

35.郎红文 廊坊

万千壮士金瓯固;

八一军威天下扬。

36.吴金城  景县

功劳已固铭,强铸三军惟保国;

任务当牢记,尚留一处未归家。

38.胡东华  廊坊

拥政爱民,抢险救灾扬士气;

雄狮利剑,保家卫国化长歌。

39.王海波  廊坊

猎猎军旗惊世界;

巍巍铁甲震乾坤。

40.赤英 廊坊楹联学会

井冈火种,升华热血行民义 ;

草地波涛,闪亮红星守大门。

41.曹国清   保定

枪响南昌,井冈举帜,九秩开疆贞胜铁;

星朝北斗,科技兴军,千秋护国稳如磐。

42.靳泉涛  保定

捣三山,驱敌寇,披肝沥胆垂新国;

巡千壑,戍疆圻,解困扶危铸美名。

全心作对

让军旅诗词助力军旅人生

■李 青

  军旅诗词,是指以描写战争之史、军旅之事、军人之思等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中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笔者认为,作为军人,应主动接受其感染与熏陶,让军旅诗词助力军旅人生。

催生军人梦想花朵。

作为军人,在兵之初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怀有自己的军旅梦想,但梦想如同幼苗一样,离不开阳光雨露等养分的滋养。面对相对紧张、艰苦有时甚至充满危险的部队生活,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受到消极文化影响,梦想可能会从此泯灭或夭折;如果用积极的思想和态度去面对,梦想的果实就会越长越大,最终开花结果。军旅诗词是梦想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养分”之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家是人生之中温馨的港湾,军营则是磨砺有志男儿的摇篮”“灯的理想是照明放光,军人的理想是精忠报国”“彩虹的美丽源自风雨的洗礼,军人的崇高来自艰苦的磨砺”……纵观历代军旅诗词,表现锤炼军人意志、励志成长成才的内容比比皆是,常学常读常思,无疑可以在艰苦环境条件下催生出强大的乐观向上和拼搏奋斗精神,助推我们军营梦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弘扬军人英雄气概。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雄气概又与战斗精神紧密相连。军人的英雄气概从哪里来?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军旅诗词中找到渊源。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展现了宁肯战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屈原《国殇》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展现了将士们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王翰《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抒发了出征将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千古名句,如同划破长空的战斗号角,道出了杀敌灭寇、不胜不还的铿锵誓言……军旅诗词中还描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比如,荆轲的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嵇康的远大志向和人生追求;陆游的慷慨激昂和意气风发;岳飞的满腔激愤和冲天豪气等,都能够有效培植军人身上的英雄气概,激发他们的血性胆气,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信念。

深化军人爱国情感。

跨越中国数千年的军旅诗词,虽然时代背景不尽相同,但爱国主义的主线始终非常清晰。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军旅诗词中的重要篇章和灵魂,透射出抒爱国豪情、明家国大义、励报国之志的独特魅力,贯穿着忠贞爱国、以身许国、誓死报国的精魂。比如,岳飞《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以及现代军旅诗词中“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等等,都是反映爱国情怀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当我们穿越时空,通过军旅诗词走进历代军人高尚的精神世界,感受到的是透彻心扉的爱国激情,油然而生出保家卫国的神圣情感。

指引军人前行之路。

人们常讲,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诗也是学史。比如,大诗人杜甫的诗常被后人称为“诗史”,因为每首诗背后都有一段折射现实的故事。还有,毛泽东主席既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统帅,也是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军旅诗人,他的军旅诗词较好地记录了我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波澜壮阔历史,深读通读,对于更好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历史极为有益。其实,读军旅诗词与读其他文章一样,不少诗词背后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不一样的人生感悟,而且相比来讲,军旅诗词距军人生活更加贴近,多读常读,就如同与军中益友做肝胆相照的畅谈交流,同时达到以诗观史、以史为鉴,以诗察事、以诗言志的功效,对于指引我们更好地走好军旅之路大有裨益。

古代军旅诗词

1、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原文: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2、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3、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唐代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原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5、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唐代王昌龄《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图片:网络   制作:林看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