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阴阳五行通行于天地(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我们继续看原文:“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这里面的“其生五”,“其”指的是自然界,代指天地。“生”指的是化生、衍生的意思。“五”指的是五行,对应的五脏的意思。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其气三”注解就不一样了,张介宾在《类经》里面,他是这样注解的,他说:“阴阳盛衰,少太有三,其气三也。”(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人体分为阴阳,阴阳各有三条经脉。这三个经分别是手太阴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脚也是一样,古人不叫脚,叫做足,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就是手足有太阴、少阴、厥阴,那么手足还有太阳、阳明、少阳,人体就是阴阳各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阴阳各三再乘以二,那就是六。所以说,这里边讲的“其气三”,后人大多数认为是属于太阳、少阳、阳明和太阴、少阴、厥阴这样一种划分,讲的完全就是人体阴阳的气的盛衰变化,所以叫做“其气三”。王冰也注解,他的注解跟一般的认识不一样,他认为“其气三”指的是天气、地气和运气,这样说法也很对,因为天地之气指的就是阴阳之气,里边还有就是“运气”,现在我们刚开始学习《黄帝内经》可能还不太了解。
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学说,它里边讲了“司天、在泉”,讲的就是“五运”和“六气”。“天有五运,地有六气”,合在一起正好是五个“运”和六个“气”。五运分别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六气分别指的就是刚才所说的三阴和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五和六一相合就变成一个循环,每一年的五运六气都不一样。
具体到每个月,每一天,五运六气都不一样。所以说,王冰他认为《黄帝内经》里边的七篇大论——也就是运气学说,非常之重要。因为王冰是一个道家的人,他的学问上承于道家,他的号叫“启玄子”。王冰作为一个注家,他认为天地自然与人体是相应的,这里边的“其气三”,他认为讲的就是“五运六气”的这种学说。这样通篇看下来,他说的五运六气学说与人体相应,这个这里边的运气学说,也是包含着三阴三阳的,跟张介宾的注解不是非常矛盾。反过来看,张介宾他在《类经》里面所讲的,“阴阳盛衰,少太有三,其气三也。”这段注解说明他也是一个非常明白的,关于六气方面非常精通的一个人。
我们看张介宾的书,尤其是《类经》,《类经》就是把《黄帝内经》的里边的条文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编辑而成。很多内容通过张介宾自己的理解,给混编成册分类,所以叫做《类经》。读《类经》尤其是《类经图翼》——就是后期张介宾编了很多图,配合上条文的解释,帮助大家理解,因为张介宾是明朝人,他吸取了前贤们的很多注家的解释,把它汇编起来了,所以说,对于研究《黄帝内经》非常有参考价值。
他的《类经图翼》里边有大量的篇幅,在讲解“五运六气”,实际上,张介宾对于五运六气也是非常精通的。以后我们讲到七篇大论的时候,会给大家专门去讲什么叫做“运气”,“运气”每一年的变化是怎么样的?地球上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病,为什么这些疫病——也就是传染病它有规律可循,这些东西都是来源于哪里?都有来源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实际上是古人通过观察发现的——因为当时没有地球的概念,天地之间的这种气的变化。
气是什么?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它具有一种能量性,就有一种流动性。就是这种物质这种气,它在天地之间变化的时候,有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每六十年一个小循环,叫做“五运六气”。正好跟中国的甲子立法——六十年一个甲子,是相符合的,正好就是五和六相合叫做“五运六气”,这段内容我们之后再讲。今天我们把整篇原文,跟大家看一下,带大家通一下“其生五,其气三”,讲的就是天地之阴阳化生了人体的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五脏,肝、心、脾、肺、肾,又上应到天地之间的阴阳分别列出来的三气,那么“其气三”就是指的阴阳分别列出来的三气,就是太阳之气、阳明之气、少阳之气、太阴之气、少阴之气、厥阴之气。天地自然的这种五行和阴阳二气,在人身上他都有对应,所以叫做“其生五,其气三”,人们要是违反了这种“天人相应”的规律,邪气就会伤害身体,这就是寿命的根本。
从这段原文里面,我们也看出来,《黄帝内经》在反复强调一件事情,就是天地、阴阳、五行这种规律,这种气的运行的规律与人体的五脏三阴三阳运行的规律,这两个规律是一个还是两个呢?在《黄帝内经》里面反复强调说是一个,叫做“合一”,相通。所以说,本篇的篇名叫做《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什么意思呢?《素问直解》里边讲“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气也。”讲的是人身体的阴阳五行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生生不已,所以叫做“生气通天”。因此,我们从这段经典的原文里面也能体会出来,它在反复的贯穿一件事情,就是阐述气在大自然之中的运行变化规律。(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古人是用阴阳、五行、六气来指代、来形容、来总结这样的规律,对应到我们人体,也有五行和三阴三阳这种规律,这就完成了一个“天人相应”的学术的构建。古人认为自然界和人体是相通的,因此叫做“生气通天”,反复在强调“天人合一”这种概念。
所以说,希望大家要把握住学《黄帝内经》、学中医经典,甚至是学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天人相应”这个概念一定要把握好,它讲的就是自然界与人体,它俩是相通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我们读《易经》、读《庄子》、读《老子》的时候,也会体会到这种概念,与《黄帝内经》的概念是一致的,都是中国古人,尤其是道家非常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这种思想。
《黄帝内经》与道家思想非常相通。所以古人经常说懂了传统文化再学中医非常容易,叫做“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