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传统村落之东门营、榆林堡
一、张山营镇东门营村
2018年3月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十一月,燕王卢绾造反,次年春刘邦派兵平乱,在上兰击败卢绾的军队。明代设立屯堡之前,这里有一座废弃的城堡,驻军正好在城堡的东城门附近,得名东门营。
旧村主街有一座四合院(41号),门额上书“百世书香”四大字,虽历经百年,仍显遒劲有力。在孙家旧宅临街北房的后檐墙上部多出三层砖檐,悬挂着五块木匾,隐约可见三块匾的内容为“德寿双全”、“年高德劭”、“齿德可风”。
历史上该村曾出过文、武举人,其中文举人叫孙寿龄,当年以教书为业;武举人叫孙提元,当年以擅舞大刀而闻名。文举人孙寿龄的故居就是前面提到的41号院,现由其第三代嫡孙孙殿宽一家居住。当年孙老先生在家乡教书育人,远近闻名,社会知名度很高。那些牌匾应该是当时地方政府赠送的。
在老村40号民居门楼雕有一“耕”字,砖雕影壁上有“家传敬义数千载,世继诗书几百年”的砖雕对联。老村区5号民居残存的座山影壁有“世间好事忠和孝,天下良图读与耕”的砖雕对联。很多带有耕读字样的门额、砖雕、木雕、影壁都在文革时期被人破坏,残存的遗迹也足以彰显先人的耕读情结。
东门营村流传着'三步两庙'的说法。东西200 多米的旧村建有九座庙宇,即泰山庙、真武庙、观音庙、龙神厅、五道庙、三官庙、阎王庙、关帝庙、龙王庙。这些庙宇均建于明清时期。经过文革时期的破坏,目前仅存关帝庙、阎王庙、真武庙、泰山庙4 座。
泰山庙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及眼光娘娘、子孙娘娘。
真武庙供奉的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
阎王庙供奉的阎罗王则是民间传说的阴间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
古崖居位于东门营村北的峡谷中,是古代人在陡峭的山崖上凿建的居所。在峡谷中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
古崖居留有人类生存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马槽的为马厩,一般可容四五匹马。被称为官堂子的大洞穴建造得相当精巧,宽敞的大殿内,四根雕凿细致的石柱撑起洞顶,中间一张宽大的石床,内有石桌石凳,估计为首领的住所
古崖居是华北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对于它的开凿年代、用途及历史背景,有的认为它是古时屯兵之所,也有的判断其为江湖上绿林好汉的藏身之地,迄今尚无最终定论。
二、康庄镇榆林堡
榆林堡是建于元代的古老驿站,因旧有榆树林而得名,地处北京延庆县康庄镇。在明代,榆林驿、土木驿和鸡鸣驿是京北三大名驿。
榆林堡城南城、北城全周长共2064米。该地在古代是延庆的重要景点,其“榆林夕照”为延庆古代著名的八景之一。
天上白榆树,千秋紫塞阴。
隔林观猎骑,时有射雕心。
《 榆林驿》 明 尹耕
尹耕 (1513—?),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
原来的城墙基本不在了,是在破四旧时都给拆了,只剩下一些残存的土墙,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沧桑而又深厚。
堡内还保留着原始格局,还有13处的老房子,这些房子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话说当年慈禧西逃住进了榆林驿站,一行人倍感狼狈。慈禧住进了一刘姓人家,主人给慈禧做了一碗小米粥,慈禧喝后流下泪水,回望京城辉煌,不知还能不能回来?现在这个刘姓人家还在,叫做刘家公馆。老宅被北京一个大户人家,挺有眼光的,买下来,但也没开发,外面的墙上写着”慈禧西行、乾隆寻梦,封桑梓宝地”的字样。
赵羾阵阵牛羊下远坡,疏林返照夕阳多。数声牧笛归村童,几缕炊烟出薜箩。古木撑空鸦噪晚,枯枝坠地鹊争窠。柴门未瞑家家掩,恐有前山猛虎过。
城内遗留明清时期古建筑34座,特别典型的有6处。城内发现|流散文物257件,其中饮马槽21个、石碾24个、磨盘63扇、碌碡20个、条石及拴马桩112根。此外城隍庙内还有一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柏。
榆林驿始建于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现存榆林堡驿城建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扩建南城。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砖包北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重修。“大跃进”、“文革”时期榆林堡城被严重破坏,仅存部分城墙。2018年3月人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