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飚至42℃不幸死亡,入伏后一定要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11日后,我们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三伏天

而且今年的三伏,“超长待机”40天

炎炎夏日,气温飙升,各地纷纷切换成高温“炙烤”模式~

很多人都觉得夏天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热了,E保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因为这关乎性命。

最近广东惠州有一位男子重度中暑后,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图片来源于头条新闻微博截图

预防中暑可说是当务之急!

|什么是中暑

中暑几乎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急性病。

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人体通过皮肤排汗、呼吸、排泄等方式散发体内热量。而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体内积蓄的热量逐渐增加,但出汗蒸发散热却越来越少,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人体就会出现散热障碍,即会发生中暑。

哪些人容易中暑

①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弱

老年人皮肤汗腺萎缩,循环功能差,散热功能差

④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户外工作者、孕妇及有基础慢病患者易发。

鉴别中暑的三大类别

1、先兆中暑

中暑者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存在障碍,体温通常低于37.5℃,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中暑者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几个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

轻度中暑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部温度40℃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

继续发展会发展为热射病,出现高热(直肠温度41摄氏度以上),伴有行为异常、神志模糊、昏迷、呼吸急促、心律失常……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生中暑怎么做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静卧休息。

解开衣物加快散热,同时可在中暑者头部捂上冷毛巾,可用冷水进行擦拭。但不要快速降低中暑者体温(例如给中暑者进行冷水淋浴等),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若中暑者仍有意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有条件可给予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重症中暑者,立即送医。

图片来源于公众号中国健康教育,ID:gh_5e422aa28226

入伏后要注意什么|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多饮水,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西瓜、冰镇饮料等清凉的食品来解暑。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②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保证人体所需水分、维生素。

③长时间在太阳下工作或走路时,要戴上草帽或太阳帽。

④室外工作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早出工、 中午多休息, 晚收工等,出汗多时要喝些淡盐水。

⑤室内工作时如果气温过高,也会发生中暑,要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夏天免不了要开空调,使用不当也可能致病,戳下图了解空调使用注意事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