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仙人变幻之舞

《阅读音乐》中国书香文化微刊

书香 | 音乐 | 美学 | 雅集

▲点击绿色音频聆听美好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雅乐《婆罗门引》,由华夏室内乐团演奏。
乐曲描绘了一幅虚无缥缈和有着飘逸水袖的宫女舞蹈的场面,而高低旋律的完美交替衔接则呈现出明朗欢快的气氛。
疗愈音药

樂藥相通,以音为药,药治于心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加入疗愈音药

 01 

文化交融,盛世唐音

盛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其他国家将本国最好的音乐带到长安来展演(有点类似现在的世博会),将自己民族的乐器带到这里来交易。
据史书记载,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9年),西域的许多乐器和乐曲从西域、中亚诸国的通道传入唐朝。
《婆罗门曲》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凉州佛教音乐中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对其进行了改编,成为西凉乐舞的一个组成部分。
婆罗门曲为天竺舞曲,"引"在古代一般为套曲的第一首,或大曲的第二首乐曲。
“婆罗门”的原意为“祷告”或“增大”的东西,是婆罗门教最高种姓,掌握神权,占卜祸福。
西安鼓乐《婆罗门引》原是一首保留在西安鼓乐佛教古乐社的曲子。在此基础上由冯亚兰先生译谱,1993年魏军先生将其改编为古筝二重奏曲。
有史料记载,唐代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向唐玄宗进献了《婆罗门曲》。引得玄宗欢心,唐玄宗将此曲润色后配以歌词,并易名为《霓裳羽衣曲》。
先是远处传来,钟声和箫、鼓声打破了月宫的寂静,随后仙女们翩翩起舞,而至高潮。待几下散落的箫鼓声后,月宫又回到一片寂静。
《婆罗门引》将陕西筝派与西安鼓乐完美结合,旋律质朴、意境典雅,格调意味深长,好似天国传来的天籁之音,美妙绝伦!

 02 

仙乐飘飘,霓裳羽衣

上面提到唐玄宗得到《婆罗门引》之后甚是欢喜,重新润色修改填词,并易名为《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又名《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后来,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皇后周后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复原了失传200年的《霓裳羽衣曲》。是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全曲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