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贷平台基本都得死?

1

趣店

趣店在美国上市,引起了一阵骚动,作为创始人,罗敏春风得意,看着自己的亲儿子估值百亿美元,想起3年半前还只有4个人,在大街小巷贴着传单,一时感慨万千。

这样的成功故事我们听得太多,听着听着就忍不住仰起头,看着那一座座巍峨的高山,那些站在山顶的人们正微笑着向我们招手,似乎在说,年轻人,总有一天你也可以的。

今天站在金字塔尖的是趣店,人们纷纷驻足,交头接耳地议论:为何当年做着校园贷,现在主营“高利贷”业务的公司竟然可以上市?(趣店的红线是36%,加上服务费就肯定不是36%了)

我们不管它上不上市,也不管一个趣店上市的背后是不是有几千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白骨,既然它的主营业务是消费贷,我们就来看看这种信用网贷平台的存活有没有可持续的逻辑。

2

网贷平台如何维持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实际通胀利率非常可怕,约为10%上下,那么,我们该如何稳定地守护财富呢?银行利率肯定是最可怕的,哪怕是3年期、5年期,也低得可怕,大约3%多点,你想想,你把钱押那儿5年,一年10%或8%的缩水,5年后可不就剩一滩水了。

接着是理财,也还是跑不赢,再就是各家网贷平台,有很多“羊毛党”,活跃在多家网贷平台之间,靠利差活着,因为类似薅羊毛,所以被称为羊毛党。

那么网贷平台究竟能够给出什么样的利率呢?10%到15%甚至更高都有。

那我们就要问了,一年15%的成本,再加上这个行业非常高昂的人工费用、市场推广费用以及其他各项,差不多一家网贷平台肯定是得赚回20%以上才行,当然你可以说我的钱绝大部分都是自个儿的,那是不可能的,不然你给人家这么高利率拼命吸存干嘛。

网贷平台最基础的收入来源于放贷,不管是叫现金贷也好,消费贷也好,贷过的都知道,虽然写了贷款用途不得怎样怎样,但其实真的贷出来以后你肯定管不着,所以这些都只是名目的不同。

这么一算,你贷出去的利率至少平均得要20%多吧?甭管什么服务费之类的,你就痛快点都加到利率上就完事儿了。

谁会借20%多利率的钱呢?当然有,但基本只能短期周转或者填补少量的资金窟窿,跑不赢的绝对是占大多数。

这还没完,你作为一个平台,肯定不能把钱都贷出去吧?万一人家发篇黑稿,弄得人心惶惶一起来取钱怎么办?所以你还得储备不少资金,一是日常开销、运营维护和大量的市场推广,这个行业新的入金数决定了生死,真实的“老客户”没那么多;二是准备金,防止一挤就提不了现,提不了现就有被挤兑的风险。

随便一算,你至少就得要以平均30%以上的年利率贷出去才能保证维持对吧,忘了说,这是在0坏账的前提下,可能么?

罗敏说趣店的坏账率在0.5%以下,但事实上,连银行官方公布的数字都有1.8%,实际大约有5%—8%左右,你家的风控能比得了银行?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了,能接受这种利率借钱的人,基本都是通不过银行的风控审核的,是你你会放弃银行的低利率去网贷平台借?

就这样的用户资质,说1000个人里995个以上能定时足额还款,你能信?

难道这样不应该是常态么?

我有一些朋友是在网贷平台工作的,据他们透露,平台的真实坏账率在20%左右,于是,利率成本还得再乘以1.25才行。

不过尽管真实的行业情况摆在眼前,创始人依然有情怀、有胸怀,似乎完全忘记了不久前快坚持不下去的窘境。

3

野蛮生长的原罪

网贷平台的玩法其实大体相同,初期是基于庞氏骗局的逻辑,比谁烧钱快,谁切入角度刁,谁新入金数充裕,到了一定用户规模以后,就能切到别的赛道玩出花样来了,电商做起来,旅游做起来,反正分期是我的强项。

而那些做不到一定规模的,如果投资人不愿意继续烧,似乎就只剩下跑路这一条道了,而在这条道上的数量,远比上一条道的多得多。

这种用钱铺出来的江山有问题么?看起来也没有太大问题,人家前期烧得起,也没用裸贷啥的踩界,获客成本再高,有钱就可以拿资本碾压你,没毛病。

但其实不是,它的原罪藏得比较深。

看看趣店起家的校园贷就知道了,大大的字,写着3秒放款,不审核征信,最高5万等字样,把最吸引你的那些东西放在主屏,让你畅想之后的“美好生活”,而拒绝这些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这些平台为什么愿意几万几万地贷给没有收入的学生?哪怕只是几千,只要逾期,不多久就给你滚成几万,学生拿什么还呢?

当然还不了,但你有父母啊,我就打电话给你父母,他们千辛万苦送你上大学,总不希望你没毕业就留下黑记录吧?再来几句严重的吓一吓,部分人就忙不迭地把钱还了,这部分利润可就不是百分之几十了,而是几倍、几十倍。

发放贷款的时候没有征得某些人的同意,数倍收钱的时候却打电话给他们,这就是暗搓搓的坏。

没人逼你去存钱,也没人逼你去借钱,贪婪如果加上愚蠢,就是自我毁灭。

据说前不久,罗敏拿出了价值10个亿的股票成立了慈善基金,在公开信中,他说要“在老去的时候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今生为社会做了一点点小事情,带来了一点点小的美好的变化”。

真好,这是金字塔尖的专利。

蔡垒磊:《认知突围》作者,思维工坊CEO,读书平台【蚂蚁私塾】和新零售品牌【颜控LAB】创始人,一个游走于真理边缘的思考者。

P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