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98)山地行军打仗的12字口决
孙子(98)山地行军打仗的纪律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黄帝时代,黄河沿岸的华夏居民,开始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以种植,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与一些山地狩猎、采集的部落发生冲突,山地部落因为熟悉山地,所以黄帝特别成立了山地军与这些部落打仗。
孙子把古书的战法与他当时的战法作了结合,对山地部队,或者可能在山地行军会遇到各种情况如何处理做了说明。
经过山地,要近水草利便。
绝山依谷。
吴起说,无当天灶大谷之口。
不要正对着谷口的地方,可以离谷不远之处。
行军时要保密不让敌人知道,当然不能走在山尖上,人家很远就发现了,而要以山为隐,以谷为依。
万一打起来怎么办呢?离开那个地方远一些,占领一些有利地形。
视生处高
曹操说:生者,阳也。
尽量能处于先发现敌人的位置,有光可视。
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常常会随大部队去拉练,拉练的过程常常会有一两个月不等,走1000公里左右,各种地形都会遇到,常常会在山地里走。山地里走,碰到一些不要控的地形和区域,指挥员要隐藏部队,然后自己带侦察兵去视线好的地方把地形好好侦察一番,对路线要作决断和决策。
这个时候的选择,对了就是生路,错了,就是死路。
很多人在注这一段的时候常常会被曹操,生者阳也给带偏了,十一家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阳也是什么意思。
曹操是带兵大家,行军自然是很多水平的,本身他治军就严,曹操一生中埋伏的战案极少,为什么呢?就是他会行军,从哪里走,怎么走?曹操是很懂的。
阳也,应该指有路的地方,山路一般靠阳处会有当地居民踩出来的小路,而靠阴的地方,则会人迹少去,走起来要开路。
在阳线上也会有很多可以吃的食物,比如春夏秋季节的山果。
战隆无登
曹操说:无迎高也。
杜牧这个家伙是没有行军打仗过,他们不能理解这四个字,只能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杜牧说:言敌人在高,我不可自下往高迎战。
其实行军走高处,很累体力的,因为高处,意味着你要带兵往上爬,最后还要再下来,最省体力的办法,就是依着山谷走。
依着山谷走,容易因为看不清路,会迷路的,很多人一进大山方向都走反了,最后误了战机。
那么要保证走得快,省力,而且不被敌人发现,路又要准确,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阳面走,能看到阳光,知道方向,又不需要翻山越岭,不停走最高处。
遇到敌人怎么办?不能被敌人给包围在山谷里就行,你在半山腰上,敌人若是从其他地方爬上山,他们也是要耗体力的,所以,他们爬上去这个过程,就常常会被发现,你就早做准备好了。
古代打仗,比起现代有一些变化,其实也没有实质的改变。
上甘岭战役,你在山顶上,美军的炮火把山都削平了。山顶上不能有生物。
怎么办就在山腰上搞地道,反反复复地打,最后,大家谁也占领不了山顶,谁占了山顶,谁会死,大家的炮火都对上甘岭那几个高地长了眼睛。
美军也没有办法,他们虽然能打上来占领山顶,但上来多少人,死多少人,最后大家死得都心寒了,仗没有办法再打了。
上甘岭是一个标准的“战隆无登”。
打起来,不要登山头。
和马谡一样,他读了兵书,却没有读这四个字,战隆无登。
登上山顶,可以从山上往下冲,但人家把你水源一断,你几天就自已往别人设的坑里掉了。
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孙子兵法里都有的,爬雪山过草地,死了很多的人,比打仗还要惨,雪山有高原反应,越往很高的地方,高原反应越厉害,这会非战斗减员厉害,所以“视生处高”还包括了很多不可碰的科学原理。
在海拔1000米的山顶上走路,消耗体力就比在山谷里要高得多,海拔2000米的地方,就相当于多背了10-20公斤的东西。
我去过红军过雪山的地方,帮那里的农民卖苹果,高峰海拔有5000米,好走的路,海拔也3000多米。贡嘎雪山的山脚下,今天人们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了。
山上长的苹果非常甜!皮厚,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