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功:可以给最好的,但不是最容易的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孩子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任教。
很好嘛!高校当老师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业,合适的选择。
父亲为儿子高兴,也很满足。
本来好好的,以为就这样了。一直走下去,当教授,评职称,出成果,风风光光,前景看好。结婚生子,小日子也会过得滋润安逸。
有一天,儿子忽然突发心血来潮。向父亲提出要到乡镇去工作,说是要换种生活方式,走出“象牙塔”,见见“大世面”。知道长期浸淫官场,而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父亲完全可以帮上这个忙。当然这要父亲同意。
父亲满脸孤疑,以为是儿子的一时冲动。
“高校当老师多好。怎么想改行?想过基层工作有多难吗?”没有呵斥,父亲只是提出问题。
儿子没有多想,脱口而出:“我想了好久了。我不要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还年轻,想去闯荡闯荡,体会另一种生活。”
这样回答,虽然已经是深思熟虑。
说实话,父亲还是欣赏儿子的这种态度。先不管结果如何,能有这种胆量去尝试,这需要决心和勇气。
乡镇工作条件差、任务重、矛盾多,充满了挑战。这些儿子肯定是做了功课,有所了解。或许正是这种挑战点燃了他的激情。
最好的支持是尊重。
看到儿子踌躇满志的样子,父亲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点点头,应承下来。
儿子会心地一笑“谢谢爸,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接下来,一切就显得容易了。
跟相关部门沟通,正好有个县有引进人才的计划,想从高校找一些教师到基层工作,改善公务员结构。这一拍即合。有人愿意去,有地方愿意接。
县里的领导知道要来的人是谁后,很重视。专程派人上门对接,征求意见。
说是县上引进高校人才,有长远的考虑和谋划。乡镇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的问题,而且年龄偏大。引进高校人才,先去乡镇锻炼,也是输入新鲜血液。后看发展情况,量才使用。
县上给推荐了一个最好的镇、交通便利,工作基础好,条件不错。直接任党委委员.镇党委书记、镇长能力强,班子带得好。去这里工作一切会顺利平稳,得心应手。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新去有个适应过程。
父亲在政坛摸爬滚打,历尽沧桑,什么风浪都经受过。
对县上安排得无微不至,考虑得如此周全颇受感动。如今,组织安排十分人性化了,没说的。
只等父亲一句话,儿子就可以打马上任。
在基层有这种工作环境,的确非常难得。儿子得知心满意足。
可他的父亲却一言不发。烟抽了一支又一支,烟灰缸里的烟头眼看就要堆成山了,不大的房子里,烟雾缭绕。有人呛得直想咳嗽,强忍着憋出了眼泪。
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父亲不说,别人又不好问。
静静地等待。
终于,父亲把烟头狠狠地捏灭,端起茶杯喝水,一字一句说开了:
“谢谢你们的关心,我不同意我儿子去你们安排的那个镇。”一脸的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商量的口气。
轮到县上的人诧异了,不解地问:“这已经是我们县上最好的地方了。没有之一,而是唯一。”以为是父亲不满意这种安排,有另外的想法。
父亲的语气缓和下来,解释:“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已经安排很好,只是这个镇条件太好了,还有人呵护着,反而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进步。我想提议,让我儿子去一个偏僻的乡”。接着主动提出那个乡的名称。
看起来,父亲对县里的情况很熟悉。提出的建议也是深思熟虑。
怎么会是这样?县上的人愈发不解,这不是将自己的儿子无异于往火坑里推吗?
这个乡是远近闻名鸟不屙屎的贫困乡。交通不便,从县上去这个乡还得从外县绕入,单程开车得三个多小时。乡政府喝水都困难,更不用说村民了。土地贫瘠,资源缺乏,当地老单身汉多、得怪病的多,不少人生活困难。这几年扶贫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比较起来,差距太大。与这个镇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能去那里工作本身就是奉献。干部进也难,出也难。
去那里可是可以,能吃这个苦吗?城里高校去的教师,恐怕一天都呆不下去。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父亲何尝不知道这些?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要选择安逸,我儿子就不会作这个选择。既然作了这个选择,那就要准备吃苦。一个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学点什么,有磨练,才有提高。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风吹雨打”。
县上的人听了很感动。如此开朗的父亲,没有理由不支持。
儿子也听得热血沸腾。很高兴地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事后,有人这样问起父亲:“你有点像狼外婆。怎么舍得让孩子这样吃苦?”
父亲淡然一笑:“可以给孩子最好的,但不是最容易的。我尊重他的选择,去乡镇工作,这就是最好的。而如果按县上安排去条件好的地方工作,那是最容易的。最容易的能令人消沉,那去基层还有什么意义?‘不容易’才能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潜能,获得本领,积累经验。这才是真正的爱护。不是我狠心,而是必须这样做。”
父亲的话掷地有声,说得那人一个劲地点头称赞。
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毛毛雨,落在衣服上瞬间不见踪影。
原来这是杏花雨,沾衣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