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陈潮祖教授生平及学术成就简介
1、生平著作
1.1 生平:陈潮祖(1929年2月——2018年11月),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李场镇。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
对中医病机、治法、方剂的理论研究精深,对内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为擅长。
历任方剂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省中医学会理事、省中医学会基础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1992年经国务院确定为中医“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获荣誉证书。
1991年被卫生部、人事部、 国家中医管理局选定为全国首批500名带继承人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2017年3月被授予四川省卫生事业终生成就奖。
1.2著作:先后撰著出版了《中医治法与方剂》、《中医方剂与治法》、《中医病机治法学》。
其中,《中医治法与方剂》和《中医病机治法学》为其代表作。此书问世后,共出五版, 发行逾80余万册,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出版。
2、学术见解
2.1对辨证与辨病的认识:强调二者并重,密切结合。认为辨病可以从纵向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辨证则是从横切面把握疾病的阶段性特点。
二者结合,更有利于生动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特点,更深刻的把握疾病的变化发展特点。
2.2对杂病治疗要点的认识:强调杂病以原气损伤兼邪气郁滞为多见,病机错综复杂,治疗当以调理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盈虚通滞为要务。
2.3对成方运用的认识:不以经方、时方论尊卑,而以切合病情为准则,主张灵活化裁,强调紧扣病机。
2.4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认识:既强调继承,又倡导创新。他认为,离开了优秀继承,就失去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不追求创新,中医学就失去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如他对方剂学的研究,绝不满足于君、臣、佐、使的泛泛分说, 而更注重从脏腑病机入手辨析统方之法,组方之义和对方剂的疑点、难点、要点分析。
因而不仅开创了以五脏为纲类方和从病机入手研究医方的新体例,而且把方理研究推上了由形入神的高度。
3、学术成就
3.1创新方剂分类研究方法:1964年,他精选历代名方,以五脏病证为纲,以治法为中心,类方析方,辑成一书,名之曰《中医治法与方剂》。
此书上承基础理论,药物效用,下贯临床病症,将理法方药融为了一体,将传统的以八法类方论方形成一纵一横的关系。
选方不因经藏而盲从,不因俚出而轻弃,总以切于实用为目的;析理不拘泥成说,不空谈玄理, 总以透彻阐释制方用方之至精至微之理为追求,方书体例,自此一新。
1995年,他又将《中医治法与方剂》和《中医病机治法学》二书精粹集于一体,仍以 《中医治法与方剂》名,意在济世利人,使学者不致因书分而识乱,道歧而羊亡。
全书基本特点仍是方随法施,法因证立,证系于五脏。读是书者,只要抓住脏腑病机这个中心,去求法、求方、求化裁,便能举一纲而万目张,处疑临怪,应变无穷。
3.2提出病机三要素:1988年,他在“辨证的关键在于捕捉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定治法”这一认识指导下,采精炼华,酿成《中医病机治法学》。
该书明确提出:“每一病机都是病因、病位、病性三者的综合反映;包含了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和盈虚通滞。
揭示了定位、定性、定量三个方面的病变本质;体现了以脏腑生理病理为经,病因辨证、八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为纬的结构。
并以脏腑为本,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和升、降、 出、入立说,系统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病机三要素。
而且以五脏统病机,以病机统治法,以治法统方药,结构环环相扣,说理层层深入,使用方有所本,制方有所宗,颇为临床家所重。
3.3创“膜腠三焦学说”:1988年,他在《中医病机治法学》中即明确提出“膜腠三焦说”。为究明三焦实质,吾师在深研《内》《难》,综合百氏的基础上。
提出“膜腠三焦”说,认为三焦织结构包括“膜”、“腠”两个部分。膜是筋的延伸,腠是膜外组织间隙。
人体内外上下,五脏六腑,经脉血管,均有膜腠存在。因其无处不在,随处异形,故《内经》能详指其生理病理情状,而《难经》则谓其有名无形。
陈老此说不仅以名、实、形为区分, 把千百年来以《内》、《难》为导源的三焦形质有无之争统一了起来,而且对前人“脂膜三焦” 说多有发挥。
前人论三焦仅及于膜,吾师更言及腠,并谓“腠是膜外组织间隙”,即组织及其空间结构才是三焦的完整体现。
前人所论三焦之膜较为局限,多指联系五脏,间隔胸腹之膜,吾师所论三焦之膜十分广泛,人体各部无所不及;
前人提出三焦之膜发源于命门,而并未阐明所以然之理,吾师以肝—筋—膜的有机联属,提出三焦之膜根源于肝,有较强说服力。
他以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仅拓宽了三焦形质研究的范围,更为重要的是,此说符合三焦病变遍及全身、无处不在的病理表现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因而在1995 年的全国出师大会上,被王永炎院士赞誉为“中医学新的理论生长点。”
3.4创“五脏宜通论”:1988年,他在《中医病机治法学》中即明确提出“五脏宜通论”。
有关五脏气机活动特点的研究,前人只提出了 “六腑以通为用”,对五脏气机活动特点是宜通还是宜塞,却从未明确论及。
对此,陈老响亮提出:“五脏宜通”,并通过脏腑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论述,深刻阐明“五脏宜通”的所以然之理。
从而指出,在前人创立的各类治法中,无论是解表还是通里,祛痰还是除湿,散结还是导滞,破瘀还是排毒, 疏郁还是开窍,无不寓通于其中。
这些认识,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4、诊疗经验
4.1诊断:拓宽镜面舌病理认识——古代医家一致认为,少苔或无苔所反映的是液耗阴伤的病理本质。
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从创始到刚问世不久的第七版,也都忠实继承了这一 认识,如全国统编《诊断学》教材即认为“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主要是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以致毫无生发之气”。
而陈老在长期深入的临床实践中却认识到,少苔或无苔不仅反映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病理本质。
而且也反映脾肾阳虚气陷的病理本质,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反映邪气闭郁的病理本质,并且判断标准明确,这对舌诊内容是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新发展。
这一认识影响及治疗,是滋阴还是益气?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在这一认识没有得到普及之前,误诊误治在所难免,已经造成的损失既无从统计,也无法弥补,唯扼腕叹息而已。
但有了新认识,新进展而不及时补充,就会继续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上造成重大失误。
以陈老确认的诊断标准为研究指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临床调查研究,以便最后确认这一发展是否具有大范围的普遍诊断意义?是否可以纳入新的中医教材?这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价值。
4.2治疗:对疾病的诊断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
4.2.1特重整体调治: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尤为擅长,对病毒性肝炎的辨证治疗尤为擅长。
其基本特点是:治肝病当守《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古训,分阶段辨证论治。如无确切证候依据,不得轻率运用清肝伐肝之治。
初期湿毒郁滞肝胆是标,治当以除湿为主,而以不得伤脾败胃为要点;中期邪郁日久,则困脾碍胃,脾气渐虚,治宜健脾除湿解毒, 标本兼顾。
后期阴阳两虚,正虚邪陷,深入血分,湿滞血瘀,络脉阻塞,治当益气活血、除湿解毒。
用方以小柴胡汤、茵陈五苓散、大黄(庶)虫丸等方加减化裁分阶段运用,效果良好。
上述治疗经验己经陈老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可靠,可以直接投入临床研究。
4.2.2温阳益气对诸多慢性虚寒性病症的治疗:陈老不仅在理论上敢于大胆创新, 而且在临床上也有不少打破常规,突破前人思想方法的创造性发展。
如他化裁四逆汤、真武汤、理中汤、桂枝汤、五苓散、阳和汤等前人成方,用于消肥减胖、降压定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肠疾病、白塞氏病、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疑、难、顽、怪病症,无不匠心独运,蹊径独辟。
对病机、方理的认识,都有较突出的新意。这就既从理论高度,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认识治疗这些病证开拓了广阔前景。
编辑|李汶峰
校对|李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