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50天,新高考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及十二对策

今天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50天,梳理了一下,需要解决的三大主要问题及对策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一:年级管理上,满足于日常惯性管理,毕业班应有的高标准严要求还不够,节奏慢,跟靠帮包缺位,备考计划粗放不精细,分类推进走形式,“细、实、严”的备考冲刺要求落实不到位。

对策一:理念引领。管理出成绩,毕业班管理更要吃苦受累、全面细致。干部要下沉到备课组,帮包关键班级,用干部靠上引领教师摽上。坚持好每天走动式管理的检查反馈制度,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跟班陪伴、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管理。利用好每周工作例会和主题教研活动,全面加强备课组的高考研究、集体备课、训练辅导等,实行学科成绩集体评价和班级成绩捆绑评价。

对策二:计划先行。和班主任细致研究制定考前50天工作安排,和备课组长细致研究考前50天的学科教学计划,具体到周精确到天,印发到师生,让大家心中都有数,师生齐心共同努力

对策三:突出重点。要落实分类推进,实现不同层次的全面提升。盯住尖子生冲刺重点名牌,借力“两个资源”,即校内和校外的专家名师;按照“四个要求”,即基础知识系统扎实、作业训练精准到位、摸准短板强力补弱、调整心态提升技巧”;落实“五个到位”,即跟踪陪伴到位、目标激励到位、方法指导到位、解决短板到位、状态调整到位,注重细节,强抓规范,提升标准,狠抓落实。抓住临界生提升本科入学,科学准确界定临界生,坚持升学目标激励,查找提升点,落实弱科帮包提升,实施分层作业指导,强化意志品质培养。抓住后进生保持稳定,面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做到一个不能少,分类要求,目标激励,使其在不同层次上提升,考入理想的专科院校。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二:教师教学上,对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浮于表面,不深入,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的能力不足,适应新高考的教学经验积累不够。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新课程、新高考需要,课堂教学还在旧的思想和方式统治下,以老路子备新高考。备考训练不精细,对如何选题、以何种方式何时训练、练后如何巩固效果等环节缺乏精细安排周密落实,还习惯于题海式训练。

对策四: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继续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深入思考如何对接要求精准备课,适当走出去和请进来,组织备课组每天下午举行小研讨,真正触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提升,把准考试方向。

对策五:优化备课管理要求。引导教师基于学情深度备课,避免以做试卷代替备课,备课中突出三个重点:规律方法的总结提炼、拓展训练的补偿巩固、基础知识的及时回扣等。

对策六:聚焦课堂。加强课堂教学指导与监控,根据复习进度,推出讲评课基本模式,利用专题研讨课、随机点课等方式,引导教师落实课堂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做到目标、过程、评价“三位一体”。

对策七:关注自习课。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习,提供自主训练、整理、反思的时空。要安排老师值班辅导,但不得讲课,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为提高自习效能,可制定自习课分学科定时训练方案,交错进行定时测试。

对策八:优化训练。研究5月份综合模拟训练的次数、方式,不贪多不求快,发挥好模拟考试的诊断、纠错、提升作用。适应新高考要求,精选题选好题,搜集、整理、选用联系学科热点的题目,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会信息提取,解决具体情景问题。基于学情,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如限时练、难题突破练、每日一题练、变式拓展练等。提高讲评课效能,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及时回扣缺漏知识,进行变式拓展练习,注重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