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一时的长租公寓,在资本的裹挟,和跑马圈地的快感下,最终迷失了初心。
✍️ 撰文 | 李逍遥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一位行业大佬曾说:“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如今,一连串长租公寓跑路,似乎都在“力证”那句话的正确性。当初埋下的雷,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开始一一炸响。
1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割韭菜的镰刀,这次伸向了与生活最紧密的租房。
自8月起,郑州至少发生了四起长租公寓跑路事件;今年以来,全国爆雷的长租公寓也达26家。这背后,是数以万计被坑害的房东和租客。长租公寓爆雷频发于多个城市之际,整个行业已是一地烂泥,它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长租公寓,正在排队倒下。
©长租公寓暴雷潮下郑州难以独善其身
这其中,许多公司成立时间都不超过一年。四川魅力公寓在郑州满打满算运营4个月,长租公寓跑路的“周期越来越短,跑路越来越快”。可见,这些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是奔着跑路去的。这种行径能风靡起来,跟违法成本低有很大关系。如果可以轻易一跑了之,为什么不如法炮制?更过分的是,业内还顺势诞生了一批专门收割韭菜的公司,甚至出现了相关的全套培训——短时间入场、适时爆雷,完成韭菜收割。今年疫情发生后,市场存量和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房东急于出租又想省心省事,租客为找到合适的房子焦头烂额。
©租赁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这时候,自称专业租赁托管机构的长租公寓带着“高收低租,长收短付”八字秘诀来了。这背后的深意,无非是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一直玩下去,只要杠杆加得好,长租公寓就是一台疯狂的印钞机。这样的敛财模式,像极了传说中的“庞氏骗局”。显然,它是经不起推敲的,更走不长远。于是,就出现了长租公寓公司破产倒闭、房东无处维权、租户被下“逐客令”等一地鸡毛。如果是以期限套利模式,那更像是一个金融公司;如果以圈钱跑路为目的,那就是骗子公司,通过成立壳公司,把收到的租金洗掉,然后称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
©“高收低阻”涉嫌套利诈骗
因为成立时是“有限公司”,最后只需赔些钱了事。可是最终,平台跑路,房东收不到租,租客不仅被赶出住所,还背上一身的“租金贷”。
2
急刹车
今年的疫情始料未及,但长租公寓所引发的维权风波并不是偶然,疫情只是一个引爆点。
在2017年各项助力政策的温暖怀抱中,长租公寓从一个稚嫩的孩童开始蹒跚学步,实现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住建部数据显示,2019年一二线城市租房比例达50%,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市场份额仅2%,住房租赁企业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明显
在乐观的前景下,长租公寓曾经也被视作“蓝海”,互联网企业、房企及民间资本的介入,争相“跑马圈地”。但长租公寓并没有走向预期中的辉煌,而是在短暂繁荣之后迅速回归沉寂。特别是目前,长租公寓陷入“至暗时刻”,依赖高周转的长租公寓遭遇全行业的“急刹车”。曾经,中介虚假房源、出租屋品质差、房东随意拿捏租户等痛点屡被诟病。长租公寓出现时,被视为针对传统租赁市场痛点的精准狙击。
©多数人租房时首选长租机构
原以为长租公寓的出现,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遗憾的是,它似乎没有成为传统租赁市场的颠覆者,反而成了搅屎棍。“租金贷”是为了快速收回投入;“甲醛门”是迫于快周转的经营压力;“抢房源推高房价”是要快速形成规模优势;“隔断房”是要增加收入来源。这些在政策和法律边缘试探的行为,是行业蛮荒时代的见证,也是成长的代价。只是,这些代价一次又一次地转嫁到了租客及业主身上。一旦意外发生,这种犹如走钢丝一般的商业模式就会在瞬间化为黑洞,把牵连到的所有人都吞噬进去。
©部分长租机构成了行业搅屎棍
很不凑巧,这次疫情带来的萧条、社会接近停摆,让长租公寓的新增租户断崖式下跌,几近堵死了扩大规模所能带来的资金。于是,长租公寓跑路,给上万房东及租客带来经济损失,也使得行业遭遇空前的信用危机。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我们不能只看到人们对长租公寓的深深恶意,也要看到长租公寓其实并非洪水猛兽,它在推进城市住房租赁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诚然,现在长租公寓事情频发,但仍有很多人表示,并不希望长租公寓消失。
©租赁市场需求旺盛
真正需要消失的,是那些打着长租公寓名头、心术不正的投机者们。这次,希望在暴雷的风波中,能为行业筛出一些值得信赖的头部平台。当然,长租公寓目前最需要的,是重建公众对行业的信任。
3
洗牌刚刚开始
2020年,是长租公寓动荡、变革的一年。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今年的长租公寓市场,那么“洗牌”无疑是最恰当的。这个市场从当初人人谈之兴奋,喜悦不已的模样,转变为稍显冷静的态势。这样的局面,无论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或是租客而言都是利好的趋向。因为这意味着,市场不再是个性化、混乱化运营阶段,行业标准正在酝酿之中。
©用户需求和长租行业呼唤标准化规制
理性来看,目前爆雷的长租公寓平台,主要是分散式、中小规模的企业,这类公司门槛较低,对资金和运营的要求不高,很多是从“二房东”转化而来,这类企业跑路风险高,容易破坏行业信任,透支影响力。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长租公寓行业还很稚嫩,洗牌才刚开始,对于有资质有资金的房企来说,行业远没有到达红海的地步。换句话说,“洗牌”洗掉的都是“创业派”,而房企们加码长租公寓的脚步并未放缓。
©住房租赁是大趋势
2018年4月的深圳城市共创大会上,王石为万村计划站台讲故事。而万村启动规模扩张后,深圳城中村果然很快形成包括金地、华润、碧桂园、佳兆业等房企及其它公寓品牌的集聚效应。在苏州、宁波等城市,万科承建整栋旧楼打造泊寓,通过充满设计感的建筑,时尚前卫的空间,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透过这个不难看出,长租公寓在“城市更新”中扮演重要的人居载体,且发展空间巨大。通过逐步打破城市边界的过程,打通了圈层的互动,社区的互动。万科早期的万汇楼项目就实现了社区的互动,与城中村实现了融合。
©北京万科泊寓成寿寺社区
多年积累的品牌化与品质化产品的打造与运营经验,让不少房企系品牌在进局之前,起跑线已经比其他派系更为领先。曾以“10年180万租金”一时引起轰动的万科“翡翠书院”,开放初期就成功租出8成。像自如、万科泊寓、龙湖冠寓这种集中式长租公寓,这些头部企业在今年的危机中反而逆势增长。从8月多家关联房企发布的财报看,尽管迫于疫情压力,仍有多家规模企业取得突破,如万科泊寓2020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0亿元,年内新开业房源1.89万间;龙湖冠寓上半年新开业4000间,其近三年整体的出租率也实现了正向提升,上半年出租率达到85.3%。
©三季度长租公寓规模排行榜
长租公寓目前已过了粗放发展的阶段,行业必定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接下来优胜劣汰,越是知名度高、控制好成本、管理好资金、运营能力优秀的企业才能在行业寒冬中存活下来。未来,在长租公寓市场上走到最后的只会是几家龙头品牌。那些自身资金实力、盈利能力不足的长租公寓,则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租房人数达2.2亿。蓝皮书也显示,中国租房市场正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超过56%的租客将长租作为首选,而长租机构业主的平均托管时长也已近5年。预计到2022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租赁人口将达到2.4亿,整体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住房租赁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对于“洗牌”之后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当今租赁市场的重要程度已经完全不亚于销售市场,不少房企更将布局租赁市场形容为争夺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十年”,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政策红利,长租公寓行业的发展潜力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公寓是长周期行业,需要更长久的投入,更有耐力的玩家,更精细化的运营。对于一个新兴行业而言,跌倒是难免的,长租公寓阵痛之后更需思索前方的道路指向,因为这才是维系今后行业毅然前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