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记忆

文/李明海
小时候只知道傻傻地等年的到来,只因到了年,我们才能有新衣服穿,才能有肉吃,才能放爆竹,才能肆无忌惮的满大街小巷地乱蹿。
小时候的记忆是清晰的。不逢年过节,只能吃腌白菜、腌萝卜,一日三餐除了面水就是玉米糊糊,就连现在常见的大米干饭吃上一顿都算是“奢侈”,也只有“富人家”才能个把月的来上一顿,像我们这样平常的家庭是不配经常吃的,最多也就是半月二十的才能来上一次稀疏的米汤,就连这也是母亲再三考虑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或是有亲戚串门来才能“奢侈”地喝上一顿。肉,就更不用说了,三月俩月能见到上荤腥就不错了,这道是应了杜甫的那句诗“三月不知肉味”。若是年来了,吃上几次就有可能了,但也不会像现在一样随便地吃,无拘无束地吃,变着花样吃。
再后来,白面馒头就不算稀罕物了。就像我们这样的“全农业”家庭也能隔三差五的吃上豆腐、蒸大米等“奢侈物”了;想吃肉的时候,也不用非等到过年了,父亲有时也会表现的大方一下,给我们来上二斤。水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那时候就不一样了。桃子、杏只能春天吃;甜瓜、西瓜只能夏天吃;石榴、苹果只能秋天吃;冬天就什么水果都见不到了,只能盼着来年了。蔬菜和水果一样,都得在应季时节才能见到,才能吃到,即使到了年也顶多能吃上个白菜炖豆腐;肉,顶多吃上个猪肉或自家样的鸡鸭鹅;羊肉、牛肉也能吃上,也是再往后的事了。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也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也不是谁家想吃就能吃得到的。更不会像现在蔬菜水果可以反着季节吃,可以天南海北地吃,可以随时地吃、随地地吃、随便地吃,吃个够的。也不用等到年之节日,蔬菜水果也是应有尽有,鸡鸭鱼肉随时有,山珍海味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想想现在,哎,过去的日子,过去的年真是不堪回想啊!
以前的日子虽然苦、虽然穷,但孩子依然是自由的。从腊八就有了浓浓的“年”味。孩子们整天喊着:“腊八祭灶年下(春节)来到,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盼着年快来到。腊八节过后,你就可以见到大街上、学校里头戴小花的女孩,就能听到噼啪的爆竹声,就开始看见穿新衣服的人们。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现在孩子的游戏也随之改变。以前的挤墙根不见了,踢毽子不见了,跳绳不见了,打耳(一种用木棒把两头削尖后的游戏)不见了,磕瓦瓷不见了,捕鱼不见了……取代的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五子棋,电视、游戏、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听都没听说的东西也都进入了农家小院,孩子们享受着一切。轿车取代了“洋车子”(自行车),一家人趁着年假,看看外面的风景,欣赏着醉人的风光,成了新时代的年俗。
生活好了,孩子们见识多了,变聪明了。小时候的年假晚上,经常被一些大人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吓破了胆。大人们怕我们小孩子玩到深夜,就经常对我们说:“再出去,让仨猫六只眼抓住你,把你吃了。”就大人们说话的神情就足够我们小孩子思想一阵子,更不用说遇见它了。现在我给儿子说,他都笑我傻:“仨猫,可不就是六只眼嘛。”吃过饭,没事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讲以前的故事。有时候,他们寻开心就拿我们当笑柄,问我们一些深奥的数学问题。“仨马俩骡子,中间夹一个外国老婆子,有几条腿?”若说中国的老婆子,我们讨论一下是有可能算出来的。至于外国人,我们是没见过的,更别说外国的老婆子了。每到这时,我们都会消无声息地悄悄溜走,引得大人们一阵欢笑。若是现在,肯定是没问题的,外国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和我们一样长着两条腿,又怎能引得大人们欢笑呢?
小时候,无论大人孩子都是盼望过年的。孩子是最高兴的,男孩子们可玩爆竹,可以在冰面上做各种刺激的游戏,女孩子可以戴头花,可以做腊梅花,他们都能够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有时候可以怀揣两三毛的硬币走在大街上恍啷啷地发出悦耳的响声,比孔乙己买酒时排出九文大钱还要神气。现在的孩子们对几毛钱,甚至几块钱也是不屑一顾的。那时候,满大街都是人群。劳累了一年的大人们也可歇息一下,家族们聚在一起可以叙叙旧,拉拉家常。
记得小时候,若是有家人在外地准备回家过年,就得提前半月二十做准备。不像现在,自驾车、火车、动车、高铁、飞机可以随时坐,几小时,最多也就一两天就可以到家。那时候,天各一方,见面是很难的,如果家中有事,需要提前半月就得往家写信,提前几天安排坐车回家。现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亲人们用钱、见面,随时随地就可以微信转账、视频聊天,短短一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信息时代,就是让人感到快捷,就是给人一种节奏感。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又是多么快活而惬意的一件事啊。
以前虽说盼过年,那时盼着来年有个好兆头。其实,那时是最怕过年的。要说有吃有穿,那还可以;若说却吃少穿,这年过得也不尽人意。现在好了,鸡鸭鱼肉样样有,水果蔬菜样样全,新衣新鞋穿不烂。以前人们那叫“盼”年;现在人过年那叫“享”年。
吃多了鸡鸭鱼肉,尝尽了山珍海味,看过了名山大川,我们的心境变得开阔了。有人说:年,就这样快到了;心,却依旧,像平静的湖面,无波无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似乎成为了一种形式。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
信息时代让我们觉得什么都不在新奇。有人说: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找不回以前“盼”年的那种激情。然而,不变的是日出日落,不变的是一年四季,不变的是亲情和睦,不变的是日新月异。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时代,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每一天的日出。
作者简介:李明海,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奉行:“教书先育人”的人生信条。热爱山水,喜爱传统,只有传统的才是最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