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鼎磁铁冠名】年终盘点!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重磅政策汇总!

2017是动力电池产业进阶的一年,是质与量的齐头并进的一年,是产业的持续整合的一年。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产业的发展依然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2017年临近尾声之际,我们回顾一下今年与动力电池产业相关的各项重大政策及通知。

四部委联合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7年3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为整合我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提升并加快其发展水平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及明确的目标。

  

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成本,2018年前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大力推进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202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着力加强新体系动力电池基础研究,2025年实现技术变革和开发测试。

  

主要目标:

  

①产品性能大幅提升。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30℃到55℃,具备3C充电能力。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

  

②产业规模合理有序发展。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具化的数字要求,一方面将引导动力电池行业越来越规范;另一方面,也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据。

四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标发布

  

①2017年5月12日,《GB/T 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正式出台,这是由工信部提出的国内首个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相关资质,进一步保证了动力电池安全、环保、高效的回收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

 

②2017年8月4日,《GB/T 34013-2017 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下称“《规格尺寸标准》”)、《GB/T 34014-2017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 34015-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三项动力电池标准正式发布。三项新标将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一直是阻碍动力电池产业链循环健康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亟需终结以往简单粗暴的回收利用状态,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化的行业标准体系,从而推动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健康有效的发展。而随着较为完善的国标体系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无序状态有望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规格尺寸标准》的制定,说明我国动力电池的标准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正在逐渐拿回关键零部件标准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大数据了解到,相关部门透露,为更好的适应并跟上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规格尺寸标准》以后每1-2年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外商投资解禁

 

2017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行)》(下称“《目录》”),解除纯电动汽车合资企业限制以及取消汽车电子和动力电池的股比限制。自2017年7月28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同时废止。

  

《目录》取消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准入限制,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竞争对手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

  

锂电池材料行业迎来变革

  

2017年9月12日,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锂电大数据梳理发现,其中涉及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共有5项,包括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和石墨烯薄膜。

  

新材料的要求发布,对于锂电池材料行业来说,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而近年锂电池四大材料的市场表现也是各有千秋,正极材料商赚得最多,负极材料企业表现也不错,而电解液和隔膜企业板块表现则略显逊色(详情点击:《锂电电解液格局:中企市场份额大增 巴斯夫、宇部在华巨额亏损》)。

双积分政策正式落地

  

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其中规定:

  

《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

  

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

  

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相比于原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的文件作出了不少调整,首先,积分门槛降到3万辆;其次,细化积分测算和管理,积分可以合并考核;第三,虽然《办法》从2018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2018年只鼓励不考核,车企可以暂时放心,与此同时,2019年的积分可以结转,等于又延缓一年,然而2019年和2020年的积分要求不变,一年内要达到10%,仍然任务艰巨。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名单陆续发布

  

2017年4月17日,工信部公布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天津力神、宁德时代等8家企业正式通过;2017年12月12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将拟公告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予以公示。公告显示,包括国能、中信国安盟固利、贝特瑞、中航锂电、多氟多、欣旺达等18家企业入选。

  

点击查看:《深度|工信部第二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入围名单释放出哪些信号?

锂电设备入选2017年重大技术装备推广指导目录

 

2017年12月15日,工信部公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下称“《指导目录》”),其中有8台(套)锂离子电池生产装备入选。

  

《指导目录》对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相关指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加强锂电池生产设备行业管理,推动锂电池生产设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总结:2017年出台的这些政策及通知对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要求更加具体、更加严格,也更加系统化了。政策标准化将加速推动动力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对于推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整个行业的内在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牵动着所有动力电池企业的心的政策当属2018年的补贴政策,到底补贴会退坡到何种程度?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企业的重大考验。

郑重声明:锂电大数据(http://www.qd-lib.com/)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