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感受人生的永恒主题

在特殊的地方参加音乐节,岂能没有“日场音乐会”?格拉菲奈格音乐节的第三天,当地时间8月19日上午11点,参加“轻奢狂欢音乐之旅”的乐友们,将体验一次日场室内音乐会,曲目竟然是大大加量的勃拉姆斯声乐套曲《爱情之歌圆舞曲》(作品52号)和舒伯特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作品956号)。

▲ 勃拉姆斯

上半场的勃拉姆斯《爱情之歌圆舞曲》,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独唱声部以及两位钢琴家的四手联弹共同演出。这是勃拉姆斯最富激情的音乐作品之一;而舒伯特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则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室内乐作品之一,甚至把“之一”省略也不为过。在德国人的“荒岛唱片”里,这首室内乐作品竟然得票率最高,超过了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和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舒伯特

这场音乐会的演出阵容也可圈可点。勃拉姆斯的《爱情之歌圆舞曲》,由女高音MOJCA ERDMANN、女中音KATE LINDSAY、男高音DMITRY KORCHAK和低男中音LUCA PISARONI担任四个声部的独唱,钢琴家HELMUT DEUTSCH和SASKIA GIORGINI联袂四手联弹。

▲ MOJCA ERDMANN

▲ KATE LINDSAY

▲ DMITRY KORCHAK

▲ LUCA PISARONI

▲ HELMUT DEUTSCH

▲ SASKIA GIORGINI

《爱情之歌圆舞曲》分别由op.52和op.65两组声乐套曲组成,其中op.52是有18首歌曲的爱情歌曲集,歌词取自德国哲学家、诗人道默尔的民歌及爱情诗集Polydora,音乐采用奥地利民间三拍子连德勒舞曲的风格。这部作品的写作灵感和动机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但是通常被推测是源自勃拉姆斯对克拉拉·舒曼的爱。

勃拉姆斯是在1868年的夏天以很快的速度写完这组圆舞曲歌曲,但是并没有为这18首圆舞曲安排顺序,因为勃拉姆斯认为演出者可以根据他们喜好来安排顺序。为此,他和他的出版商就演出顺序、分组和卷数等问题进行了很多次的讨论,直到作品被演出后才得以确定。

▲ 勃拉姆斯

如今这部圆舞曲分为18首单曲,但是很明显的是,勃拉姆斯起初是想把这18首圆舞曲分为两卷,每卷9首;或是分为三卷,每卷6首。其中第6、9、18这三首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第1、9、18为充分的二部曲式,第6首是回旋曲式,其余都是民歌改编曲中使用的简单的二部曲式。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是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的:我们在这些四重唱里明显听得出勃拉姆斯的和声功夫是多么精湛和不一般,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一种十分激越的东西,一种充满活力、积极浪漫的情绪。它优雅、温柔和自然,与他通常昏昏欲睡、浊厚、无孔不入而无理性的德国式多愁善感大相径庭。勃拉姆斯在展示他惊人的音乐才华时总是有那么一股非理性的原始蛮力。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I. Rede, Mädchen, allzu liebes Rudolf Serkin - Brahms: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Schubert: The Shepherd On the Rock, Op. 129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VI. Ein kleiner, hübscher Vogel Rudolf Serkin - Brahms: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Schubert: The Shepherd On the Rock, Op. 129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IX. Am Donaustrande Rudolf Serkin - Brahms: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Schubert: The Shepherd On the Rock, Op. 129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XI. Nein, es ist nicht auszukommen Rudolf Serkin - Brahms: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Schubert: The Shepherd On the Rock, Op. 129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XVIII. Es bebet das Gesträuche Rudolf Serkin - Brahms: Liebeslieder Walzer, Op. 52; Schubert: The Shepherd On the Rock, Op. 129 (Der 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毫无疑问,下半场的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是该场音乐会的重头戏,由著名的Steude弦乐四重奏加特邀大提琴家赛巴斯蒂安·布鲁共同演奏。不同于有两把中提琴的弦乐五重奏,这首乐曲又称“大提琴弦乐五重奏”,它是在弦乐四重奏的基础上增加一把大提琴,而这把大提琴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声部作用。这首作品完成于1828年舒伯特去世前两个月,首演则是在舒伯特去世22年后的1850年,总谱三年后出版。舒伯特这首弦乐五重奏,因其“崇高”与“深切的悲怆”被后世誉为“最伟大的室内乐作品”。

▲ STEUDE QUARTETT

▲ SEBASTIAN BRU

《C大调弦乐五重奏》有四个乐章。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D.956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Op. Posth. 163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快板。正如舒伯特其他几首晚期作品比如《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D944》、《降B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D960》和《G大调弦乐四重奏,D887》中常见的那样,这首弦乐五重奏始于一个旋律极其宽广的乐章,其长度占到了整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和声更是出人意料。呈示部宽广的C大调和弦持续了154小节,旋律轮廓清晰,令人难忘,节奏自由跳跃的和声更是独特。随后,音乐的张力逐渐增强,引导着音乐与降E大调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表现出类似二重唱的效果。呈示部经由G大调的主和弦,回复到乐章开始的C大调和弦,再神奇地转为A大调。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D.956 - 2. Adagio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Op. Posth. 163

第二乐章慢板。这是舒伯特书写的最崇高的乐章之一,A-B-A三部曲式。这个曲式是舒伯特很少使用的。A段音乐E大调,超凡脱俗的宁静。突如其来的B段音乐A小调,情绪激烈动荡。在第三段的中间部分,音乐转调为A小调,但随即又转回到E大调。这个乐章带有冥想与沉思的意味,是参透生死的咏叹,是对人生无常的宽慰与释然。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D.956 - 3. Scherzo (Presto) - Trio (Andante sostenuto)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Op. Posth. 163

第三乐章谐谑曲。这是一个交响化且结构庞大的乐章,舒伯特在这里把五件弦乐器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开始的乐段由C大调转为降A大调。中段先是降E大调,然后转为B大调。末段又回到C大调。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D.956 - 4. Allegretto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Op. Posth. 163

第四乐章小快板。这个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酷似莫扎特C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终乐章,音乐具有明显的匈牙利风格。C大调,但建立在大小调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这个乐章具有非同寻常的技术特点,比如最后两个音符,平主音降D和主音C,在整个乐章里都以强奏方式演奏。

舒伯特这首弦乐五重奏自1850年姗姗来迟的首演后,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勃拉姆斯就从这部五重奏中汲取灵感,于1865年写了一部钢琴弦乐五重奏,实际上,勃拉姆斯曾写过两部有两把大提琴的弦乐五重奏,他把后一部改写成了钢琴弦乐五重奏。这部F小调钢琴弦乐五重奏,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来自舒伯特弦乐五重奏的影响,尤其是那个慢板乐章和终乐章的写作手法。如此说来,一场音乐会安排了两位作曲家的两部重头作品,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是有迹可循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