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二) 阴云密布玄武门 2024-06-20 22:30:30 (六十二) 阴云密布玄武门 朱棣起兵的时候。太子朱高炽主内,汉王朱高煦主外。从这层意义上,他们的关系,就是当年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关系。关键是,在历史书上,朱高煦的形象是英果过人;而朱高炽的形象则多少有些平庸。于是汉王朱高煦处心积虑夺储,太子朱高炽地位一度陷入危机之中。从这层意义上,他们的关系,还是当年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关系。朱棣可以造反成功,甚至几度摆脱困境,都是汉王的功劳。朱棣也曾有意无意的暗示,会让汉王当太子的;而军方大佬们,也都倾向于让汉王当太子。从这层意义上,他们的关系,还是当年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关系。说到这里,朱棣二子相争,已象极了太子建成、秦王世民之争。更主要的是,除了太子高炽、汉王高煦,还赵王高燧参与其中。这样一来,更像极了建成、世民、元吉兄弟之争。当然了,因为汉王失败了。所以,史书在说到太子朱高炽时,一方面强调他的柔弱、甚至平庸,另一方面也会强调他的仁慈。更会强调,立嫡、立仁的原则;总而言之,太子虽然柔弱、甚至平庸,但他是嫡长子,而且仁厚啊。当然了,因为汉王失败了。所以,史书虽然没有抹煞汉王的战功,但是,总会有意无意的暗示读者、甚至是明确告诉读者,汉王能力很强,但是他人品不行;关键是选择皇位继承人,从来都是立嫡立长;如果你不是嫡长子,你功劳再大,有非份之想,也是不应该的。在这种背景下,看到太子、汉王相争的历史,我们自然会感觉太子代表正义,汉王代表邪恶。看到汉王咄咄逼人、太子委屈求全时,自然会感觉这就是没有天理的事。问题是,如果汉王成功了,这段历史还会这样写吗?估计是不会了。这就好像,如果太子李建成胜利了,历史十有八九,也会写成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李高煦相争的模式。总的来说,太子、亲王制约,是历史上最常见的一种权力布局方式。因为太子亲王并重,皇帝才不会受到太子的威胁。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朱棣那种雄主,还害怕太子?还需要布局防范他?问题是,赵武灵王牛不牛?一样因为长子、幼子相互制约的平衡被打破,所以被幼子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了。在政治舞台上,谁也不会九阴真经,谁也不会吸星大法。关键是,谁也别说自己能力有多强。因为政治的本质就是站队,谁身后的人多、力量大,谁就牛X;至于你本身牛X不牛X,真心说并不重要。最经典的就是赵武灵王绝对是一代雄主,但是这并不妨碍13岁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的幼子),把他按在地上磨擦、摩擦、反复的摩擦。我们必须得知道,赵惠文并没有直接杀赵武灵王,而是把他困在沙丘宫里,用了三个月时间,活活饿死的!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赵武灵王在三个月时间内,一直活着,而且人们也都知道赵武灵王在什么地方,但是赵武灵王就是没有机会反杀回去!所以,赵武灵渴了喝点雨水,饿了摘点树叶、掏个鸟蛋,顽强的活了三个月,终于在绝望中死了。如果单论个人能力,当时的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谁也得承认,那就不是一个段位的。问题是,因为支持赵惠文王的人多,赵武灵王当时就啥也不是了。从这层意义上,千万别说朱棣有多牛,只有权力布局出了问题,多牛也没有。龙遇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朱棣之所以需要一直防范、制约太子。是因为朱棣一直计划迁都北平,而迁都北平是一个大工程(对此,可以看前面的章节),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在位21年,断断续续共有8年多的时间,一直不在南京;而朱棣不在南京的时候;始终是太子监国的身份管理中央政府。遥想当年,赵武灵王也是这样玩的。只是赵武灵王以太上皇的身份,他的幼子是国王的身份。而朱棣是以皇帝的身份,他的太子是以监国的身份。赵武灵王没有玩好,以一代雄主的身份,竟然被13岁的幼子干翻了;朱棣则一直玩的很好,最后大明帝国权力实现顺利的交接。总的来说,朱棣一直是倾向于太子的;他让汉王、赵王制约太子,只是权力制衡的需要。许多时候,皇帝高高在上,而身不由己的地方就在这里。朱棣本来可以压制汉王、赵王的野心,削弱他们的权力,让人们明确感觉到,太子是无可置疑的二号领导人,汉王、赵王的野心自然会消失,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就算他们不认命,人们也会都和他划清界限的。问题是,基于权力制衡的需要,朱棣显然给了他们太多的权力,更给了他们太多的幻想。于是就悲剧了。这种玩法的结果是什么?通常就是骨肉相残。历史上血淋淋的例子太多了。看到朱棣也这样玩,难免有很多人基于各种原因,劝朱棣必须得吸取历史教训。朱棣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我心里有数,你们少废话!更主要的是,当朱棣感觉到,有人进行类似的劝说,就是想向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也就是太子)提前卖好时,他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最经典的就是解缙。解缙是极具传奇色彩的文人,解缙年少的时候,就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非同小可的忘年之交。许多话,由别人说出来,可能会被明太祖朱元璋抄家灭门,但是解缙说出来,明太祖朱元璋通常只是含笑称是、或是不置可否。朱棣造反时,解缙在中央政府担任普通文职。朱棣进入南京城后,解缙就成了朱棣的机要秘书。解缙不但是朱棣的机要秘书,更太子朱高炽的主要支持者。后来,朱棣感觉解缙和太子走得太近,于是就把他调离身边,让他到偏远的地方任职。从这层意义上,朱棣对解缙是比较宽大的。毕竟身陷这种漩涡之中,能全身而退就是幸运的。但是,有一次,解缙回京汇报工作。朱棣当时不在南京,所以解缙只能向太子汇报工作。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办完事后,解缙就私自拜见太子,这就引来了滔天大祸。在朝堂之上拜见太子,这个没有问题。因为大庭广众之下,你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太多的人能看到。私下拜见太子,这个事情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你们当时说了什么,见了什么?这个会给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这就好像孤男寡女,你们在大庭广众下见面,这个没什么。因为你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个有很多人能看到,你说你们之间很清白,可以找到很多证人。问题是,你们私下见面,这个就比较难说了。在这种背景下,你们即使赌咒发誓说,你们在一起只是学习外语,或是谈谈工作,恐怕也是件麻烦事。因为,你们当时干了什么,只有你们知道,关键是,你们当时干一些不道德的事,也完全有机会、有可能啊!遥想当年,诸葛亮兄弟各为其主。他们见面都是在办公场合,在这种地方,他们兄弟之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有很多人看到。但是私下见面,他们兄弟之间会谈什么,这个比较容易有嫌疑。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他们兄弟两个人,从来就没有私下聚过。只要我们知道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解缙私下拜见太子,为什么会引发那样大的后果。因为,朱棣绝不允许类似的事情不断出现;因为类似的事情不断出现,太子就是有可能构建起自己的私人团队,并且有可能密谋各种不能见光的东西。毕竟,朱棣经常远离南京城,而太子一直以监国的身份,在南京城处理国事。如果再有强大的私人团队,突然发起难来,就算朱棣真的神功无敌,也有可能着道的。在这种背景下,不但解缙被关进了监狱,还有众多多高级官员,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解缙在狱中,足足被关了五年。有一天,朱棣突然在一份名单中看到了解缙,就问亲信小弟说,解缙还活着?朱棣问这句话时的语气、神情,让这个亲信小弟忽然发现,朱棣不会原谅解缙了,于是就把解缙谋杀了。永乐十二年。太子迎驾迟缓,于是协助太子工作的高级官员,都被关进了监狱。仅仅是迎驾迟缓,皇帝为什么就会大发雷霆呢?显然是因为,这意味着,太子、太子身边的人,对皇帝的敬畏之心,渐淡变淡了。他们有了这这种心理变化,关键的时候,会怎么玩,谁敢保证呢?一方面,这些高级官员都赌咒发誓说,这只是他们的工作失职,绝对与太子无关,因为太子仁孝之心从未改变过。另一方面,朱棣也知道,太子之位不能轻易动摇,于是就绕过太子,把协助太子工作的高级官员,都抓了起来。杨溥等高级官员,都被关进了监狱。他们在狱中,一关就是10年。这10年时间,其实也够煎熬的。要知道,解缙在监狱中,足足关了5年之久,就因为朱棣突然很不爽的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于是解缙就被弄死了。杨溥这些人,一直关押在监狱中,如果有一天,朱棣也突然这样问一句,你说他们会是什么结果?但是杨溥等人,都不是普通人,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依然坚持不懈的学习、充实自己。朱棣死后,他们走出监狱,再度成为帝国的主要权力权者。毕竟,他们都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总的来说,朱棣对时局的掌控能力比较强大。所以,在朱棣时代,太子的地位好像一直摇摇欲坠,但是朱棣一直小心的维持着这种平衡,关键是,这种平衡从未被打破。朱棣死后。太子顺利继位,他就是明仁宗。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汉王高煦之死 赞 (0) 相关推荐 侍奉太子,获罪入狱: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仕途如何? 作者:史遇春 再说那些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的职位升降与宦海沉浮. 黄淮--朱棣信任,简选入阁:侍奉东宫,坐罪入狱 黄淮(公元1367年-公元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属浙江)人. ... 《游记》 曾经的名胜,能写字的地方总会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毕竟,在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出游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无论如何都得留下些印象与纪念什么的.但这同时也把名胜地 ... 朱棣去世,他差点又把首都迁回南京,还好只在位了十个月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都城最早是在南京,后来朱棣又将都城迁到北京,此后明朝的都城一直在北京.我们常说明朝是"天子守国门",可是在朱棣去世后不久,明朝的都城差点又迁回南京. 公元1424年 ... 这几个国君一个比一个英雄盖世, 结果却死得一个比一个惨! 古往今来,接班人问题一直是一个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也很头疼的问题,废长立幼从来都是国家动乱的源头之一.在先秦时期,有很多威名赫赫的国君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接班人问题,最终使得自己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其中最 ... 燕王哙效仿圣贤禅让王位,燕国遭受灭顶之灾 公元前320年,燕国太子哙即位,燕王哙崇尚儒家学说,特别是对尧.舜.禹的禅让行为非常仰慕.当时的相邦子之勤于政事,善于监督考核属下官员,得到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国事皆决于子之". ... 春秋战国之--赵奢下山(2)赵武灵王之死 书接前文,话说漏网之鱼赵奢在云梦山下山后,由于赵武灵王一族已被族诛,举目无亲的情况下,投靠了赵惠文王赵何. 赵何看在赵奢与己少年交好的情况下,给赵奢一收税官职. 赵何是赵武灵王最小的孩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二) 大元丞相脱脱之死 上一节讲到,大元帝国丞相脱脱,率领百万大军围剿张士诚,打得张士诚惶惶不可终日,附近的郭子兴等人,对此也是吓得不断告饶. 就在这里这个关键时候,突然有一道圣旨传到了丞相脱脱那里. 圣旨的内容大意是这样: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八) 陈友谅朱元璋第一次大决战六强产生 朱元璋不断崛起于江湖之际,陈友谅也在不断崛起于江湖. 1360之际,随着陈友谅主动进攻朱元璋,终于拉开了天下争霸战的序幕. 那一年,朱元璋33岁:他已占据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广阔地区,成为天下最有影响的诸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六) 刘伯温加盟朱元璋 刘伯温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个传奇人物. 其传奇性之高,直追张良.诸葛亮.他们始终置身于政治漩涡之中,而且混得风生水起,却总让人感觉他们是世外高人,而且淡泊名利. 刘伯温之所以拥有这种形象,很大程度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九十二)刘瑾的权力为什么那样大 (九十二)刘瑾的权力为什么那样大 据说,刘瑾向明武宗汇报工作时,明武宗从来都是一副,你自己看着办吧!你怎么,什么事,也向我汇报啊? 表面上,这是明武宗沉迷于游乐,而让刘瑾蒙蔽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最简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十二)儒家在战国时代的江湖地位 儒家的思想,看起来很空洞.很迂腐.很保守. 但在战国时代,它显然是代表着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因为透过空洞.迂腐.保守的大道理.儒家思想显然是在说,变个毛的法啊?现在的法,就很好啊! 总而言之,什么制度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九)进退失据中的张士诚 朱元璋第一次大败陈友谅后,江南各大实力派之间,渐渐进入了均势. 进入均势,就意味着各大实力派,只能暂时安于现状了. 处于陈友谅的角度,他缺乏了继续扩张了机会. 你让陈友谅继续攻打朱元璋,陈友谅实在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五) 跨越长江 朱元璋事业更上一层楼 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后,第一个攻克的城池就是采石. 攻克采石之后,大家一时又紧张又兴奋,因为采石没有经过大战乱的洗礼,相对而言,物资还非常富足.所以大家难免觉得,好好抢上一票,赶紧撤回北方. 因为,现在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四) 朱元璋兼并巢湖水寨 龙凤政权在北方如火如荼的在发展着,所以大元帝国军政资源,主要都用于在北方与龙凤政权死磕.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南京是距朱元璋最近的一个大城市. 关键是,现在的南京城,还控制在大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朱元璋严明军纪 在最初的海选阶段,叛乱势力的军纪,真心说那是很难保证的. 在这个阶段,叛乱者大都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且天天刀头舔血,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难免只会考虑眼前会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抢钱.抢女人,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