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生命的低处(深度好文)

人生在最低谷时,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攀登的。人生的低处,是储蓄力量的阶段。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

我恍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么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通常当人们处于人生的高处时,总是志得意满,颐指气使,恃才傲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因而停步不前。

其实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即将滑向人生的低处。当人们处于人生的低处时,总是悲观失望,痛苦决绝,殊不知,否极泰来,即将步入另一个美丽的春天。

《蜗居》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当身处高处时,要不骄不躁,要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不断地奋发进取。当身处低处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悲观绝望,凡事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因为低处只是暂时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积,一旦时机成熟,达到所需的能量,就会石破天惊,到达另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而暂时的失意却常常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有三种境界,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走过生命的一周匝,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处与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0)

相关推荐

  • 打井怎么判断地下有水 看完不怕找不到地下水脉(3)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 ...

  • 看山看水悟人生

    人生如禅,禅悟人生.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第一境界中,人 ...

  • 站在生命的低处

    人生在最低谷时,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攀登的.人生的低处,是储蓄力量的阶段.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 ...

  • 站在生命的低处(说的真好)

    南师国学堂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国学今圣"南怀瑾"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为纪念南师,发扬南师学术精神,特设此平台!愿先生学术在中 ...

  • 毕胜:站在生命的低处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站在生命的低处 毕胜 一 我时常忆起那棵无花果树.它生长在老家旧宅的庭院里,巍巍然撑立着,四季常青. 果树扎根于庭院中央的花圃中,周围有众花环绕,状若众星捧月.有风吹来,一树墨绿的叶片顿时翩然起舞,好 ...

  • 【荐读】站在生命的低处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 ...

  • 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深度好文)

    当你能够, 忘记你的过去, 看重你的现在, 乐观你的未来时, 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你明白, 成功不会显赫你, 失败不会击垮你, 平淡不会淹没你时, 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修炼到, 足以 ...

  • ​生命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身心灵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红尘这个巨大的道场里,我们都是修炼者. ...

  • 生命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文摘 4月27日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红尘这个巨大的道场里,我们都是 ...

  • 生活和生命需要厚道(深度好文)

    一号书院 [一号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道之人必有福报. 点上方绿标收听 ...

  • 生命需要厚道(深度好文)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 gxsh789)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老人常说:做人要厚道. 如今却有很多人对厚道这个词语表示嘲讽,本身是褒义词,在他们心里却变身为贬义词. 厚道之人,并非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