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一幅国画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我们在看一幅国画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昨天发了夏圭的一个,今日想随便聊聊这画的一点感想,画法之类。再仔细看这个画时,却越来越陷入到纠结细节的焦虑中去。石头的画法太成熟,时代比夏圭要晚。笔头细碎,不像夏圭的小斧劈。树法很犹豫,落墨不够爽利,树干方折笔多,夏圭树法圆笔多等等。总体笔力上,气息上,气格上尽管都比较高古,属马夏一路,但自己把注意力渐渐放到了这到底是不是夏圭的真迹上了。有段子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有一半都不是真迹。由于年代的推磨,战乱的毁损,人为破坏等,加之后代学习摹仿者仿作比原作还像原作。流传到现在的真迹信作越来越稀有和难以辨认。我们在看到一幅画,要么人云亦云,或者成惊弓之鸟。作品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能体现原貌的呢。我们对着冯承素本的《兰亭序》,能认为这就是王羲之吗。我们对着宋摹本的《洛神赋》《捣练图》,能当真地当顾恺之或者张萱来对待吗。甚至被称为宋摹本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有考据认为,是明人所作。……是不是有可能我们连宋摹本都见不到了!!
那么我们在看一幅国画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东西呢?画法的,笔墨,气韵,法度,格调?还是信息的,材料,款识,题跋?或者实用的,以山水为山?以神佛为神佛?又或者形而上的,从画里去卧游,去体味画外或者化外之思?但无论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夏圭的,带着夏圭的设定去看这个画作,万一事实不是他的呢,我们体验到的到底是谁呢?是什么呢?
不禁想到了一个思想实验,“草地上的奶牛”,奶农找不到自己的奶牛们了,远远看到草地尽头的树林边,黑白相间的树木和林中深叶形成的图景,以为就是自己奶牛们。托取奶工过去证实,她的奶牛们不在树林边上,在林中。奶农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奶牛,但事情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奶牛就在那里。东坡游赤壁,感怀千古,所乘舟游者,并不是古战场的赤壁,但却写出了传唱千古的《赤壁赋》。你我皆非东坡,能不能从不是此画的画中去看到作者,去看到他的笔墨,他的情绪,他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