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媒时代”的新闻人,既要具备接收者的“读屏意识”,还要具备传播者的“屏显意识”……

【散文】 惊“屏媒”时代的思考

昆明街头,昨天中午,我遇见了一位很是稀罕的卖报人。趁着等公交车的工夫,我留心起这个服务于新闻业的中年人,就算作一次目击式采访吧。

看他端坐在石墩上,手里抱着两摞崭新的《春城晚报》,少说也有四五十份吧。他始终没有吆喝叫卖,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那里,像是街头的一棵树。来来往往的行人呀,偶尔看他一眼,然后匆匆而过,连个上前询问的人都没有……

是啊,昔日强势的“纸媒时代”风光不再了。这位寂寞的卖报人,就像是一座老式的摆钟,只有“文物”价值了。这不合时宜的举动,会不会有人怀疑是艺术家在街头表演的“行为艺术”呢……

哎,一声叹息。这些年来,全国多少城市的都市报、晚报、商报之类,如秋天的黄叶一样飘落在地,唯有“关门大吉”的结局,而媒体人无奈地转型。而我很早就注意到,台湾省的中国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2006年6月停刊,当年9月才以网络版形式复刊……

不可否认,广大读者早就步入了“屏媒时代”:一两部智能手机是随身携带的“小屏”,电视、电脑是居家和单位办公的“中屏”,还有户外共享的银幕、LED展示屏是“大屏”……

随时随地,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借助“屏媒”上网、拍照、听音频、看视频,还可以上传文字、图片、音视频内容到“屏媒”上。事实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中心”。今天来自第一新闻现场的报道,可能就是路人甲乙上传到“屏媒”上的作品,而不是赶来的新闻记者的事后采访……

世界科技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新闻展示的载体在快速变换,“屏”无情地替代了“纸”。不知道东汉的蔡伦先生,会不会料想到“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这样渐行渐远,甚至要彻底退出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传播场景……

置身于这样的时代,年轻的新闻人难免会有普遍的焦虑症。有人还提出疑问,大批新闻学院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我的回答是,在任何时代,新闻素养都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专业的新闻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类要维持高质量的生活和生产,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有效供给的新闻和信息。新闻生产就决不能中断,大批职业新闻人就不可或缺。

大家知道,新闻人熟悉的“纸媒时代”,从强调以文字符号为主的“阅读意识”,到偏重于摄影摄像技术发展而来的“读图意识”,从而形成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传播理念。

而“屏媒时代”的新闻人,需要充分关注接收者的“读屏意识”,以及基于传播者能力的“屏显意识”,才能高质量地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呈现在各种“屏”上。这就好比打乒乓球的选手,既要有“接球意识”,还要有“发球意识”,才能掌控好赛场。

虽然,眼前落寞的卖报人,让我多少有些不快。但是,面对未来的媒体变局,作为一名无比热爱新闻的人士,我还是有理由乐观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