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郷愁】 夜读红烛(2)
听说我要朗诵《红烛》,有人说盼望上传音频,有人说应该换诗作成就更高的《死水》或者其他。其实,闻一多先生的诗作中,能在怀念故乡的人群中表演的,的确太多。
《红烛》《死水》是两本诗集的名称,也是两首先生的代表作的题目。但是,马上要过年来,你在满是喜悦的人中,大声念着这样的句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听一听,就很不合适吧?其实,如果非要选,《太阳吟》倒是个不错的篇章。你且听一下:
太阳呀,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
太阳呀,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还有一首诗歌《二月庐》,也是怀念故乡的,开头就是闻先生画笔之下的景致:
面对一幅淡山画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如果细心地阅读,还有一些篇章可供选择。闻一多先生度过了10年的清华园留美预备学校生活后,1922年7赴美留学,1925年6月学成归国。3年的异域生活,是闻一多先生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怀念故乡是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光辉形象。作为诗人,他出版了两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史上筑起了一座丰碑。有人认为,闻一多的诗作“既是现代中国爱国诗的典范,又是中国格律诗的高峰”(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胡博的话)。
而我选择的诗作《红烛》,此诗最早出现在1922年9月29日《致梁实秋、吴景超》的信件中。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应该更早一些,在留美新生活开始的时日吧。有关本诗的赏析,下次单独写一篇吧。
闻一多先生和夫人高真(1903-1983)(原名高孝贞)在一起。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一多对熊佛西说的话,也是先生的名言。诗歌是情感的产物,离开了爱的元素,热血不能沸腾,文思不能泉涌,就谈上写诗了。
闻一多先生虽然只有48岁短暂的生命,但是他在故乡人民心中却是一座丰碑。浠水是个文化教育的大县,产生了许许多多著作等身的学者和专家。但是,建国后,唯有以闻一多先生命名的纪念馆耸立在故乡,而且建在元末徐寿辉红巾军天完国都——清泉寺旧址上。
我上高中第二年,正赶上浠水县巴河高级中学改名为闻一多中学。1987年2月15日,新学期开学不久,小小的巴河镇沸腾了。敲锣打鼓,巴河高中的师生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巴河电影院。大红绸布一揭,“闻一多中学”白底黑字的大牌匾,呈现在众人眼前,全场掌声雷动,欢欣鼓舞!
篆刻大师闻一多先生在刻印章。
记得大会现场,主席台上,当时左右两侧就有两个巨型的红烛模型,仿佛如昨日才见的场景,竖立在我的记忆里。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将“闻一多先生”和“红烛”联系在一起,我也记住了先生的“红烛精神”。
红烛,在闻一多先生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是“不”寻常之物,是和很多重大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和传统的“礼”有关。
故乡的婚礼,往往是傍晚时分开酒席,新娘子的花轿才姗姗来迟,除了点电灯照明之外,主人家少不了要点上不少红烛,让里里外外灯火通明,红红火火。
而在乡村祭祀的场合,特别是农历清明节、七月半、腊月二十八“还年福”,非要点上一炷红烛,燃上几根香,再恭恭敬敬地烧一把“往生钱”(冥币)。每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后人要前往祖坟地,为逝者(三年以上的)点燃红蜡烛。而不足三年的逝者面前,一般只点白色蜡烛,因为还在守孝期。
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的住处留影。
而红烛精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自古以来,浠水人民就是个爱斗争,也敢斗争的群体。比较蛮野的是,解放前,过去乡村之间为了一点田地、为了所谓“礼性”,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惨烈械斗。更多的是,浠水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世世代代与压迫和剥削阶级作更彻底的斗争!
历史上,浠水出过武状元,出过将军和兵部尚书。解放后,浠水在抗美援朝、珍宝岛之战、对越作战中,多名军人因战功而荣获“战斗英雄”,并被授予少将军衔等殊荣。
当然,和平年代,浠水人常说的“红烛精神”,更多地指向了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如教师群体,如养儿育女的父母们。特别是,浠水人历来尊师重教,读书人和“教书先生”总被高看一眼,这也是浠水籍的文化人遍布全国新闻界、理论界、文艺界的重要原因。
闻立鹏先生和他笔下的父亲形象。
扯远了,再回到朗诵节目本身吧。我是个简单的人,朗诵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我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的浠水方言“成就很高”,地道!
用故乡人的话来说:出门做事果多年,果巧的法子,么一点口音冇变呢?不像别个人,泰腔昂气的,果拗(咬字的方言变音)果拗的,不像个狗罗,哏哈变了种……(笑)
另外,我不用担心像我们浠水人说普通话,“如”与“鱼”不分,有咬字不准的困难。另外,对于诗歌的感受,我还是有一些写诗的粗浅体会,虽然远不能和闻一多先生那样的大家相比而言。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