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中医临证动静自在:李老师您好,请教老师什么是“临证”?临证的“证”和症状的“症”有什么区别呢?李辛:“临证”是一个传统的说法,有点像现代医学叫“临床”。“证”和“症”的不同,其实也体现了传统中医与民间疗法、现代医学不一样的地方。以民间疗法为例,它的目标一般是解决症状。很多民间疗法效果很好,比如小孩子得了麦粒肿,在他耳朵尖上放血;肚子不舒服,灸一下足三里,受寒了喝点姜糖水,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这叫对“症”治疗。临证的“证”与中医所说的“辨证论治”是同一个“证”。在传统中医里,它指的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形、气、神,病人的基本状态以及他整个生命活动的情况,比如饮食、睡眠、消化、大小便、出汗,还有病人显示的不适症状,综合了解之后产生一个对病情发展态势的认识,这就称为“证”。古人讲“用药如用兵”。有一种打法是哪里有问题就去打哪里,这样我们是被敌人(被症状)牵着走。另一种打法是,我们看到了症状,但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这个人的基本状态,他的生命活动情况、转化能力、自愈能力、抗病能力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能判断需不需要动手。因为有些病人虽然有症状,有所谓的邪气,但我们不用动手,因为从整个局势来看,人体本身是能够把病症处理掉的。一旦我们需要动手的时候,也不能只针对症状,而是要看人体在处理这些症状的时候,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帮它一把?如果是基本能量不够,下焦的元气、中焦的中气不足,我们支持它一下,它就会像一台机器一样,自己运转下去,疾病就治愈了。假如人体能量挺足,但渠道不是很通畅,例如大便不通或者表面封闭没有汗,那我们帮它通便或发汗,但这个又不只是单纯的通便和发汗,背后其实是对于人体整个能量系统的认识。发汗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汗,也不是驱邪,其本质是帮助人体的能量从中心向上、向外流通,而通便的作用是帮助人体的能量往下流通。我们的治疗,其实是在处理一台能量的机器,当能量流动的方向变化之后,原来不通畅的大小便变得通畅了,不发汗的也能发汗了,在这个过程中,疾病也就自然而然地转化和排除了。动静自在: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医临证其实不是用药或外治手法直接去改变症状,而是通过改变人体的气机运行方向,帮助人体自身来完成修复的过程?李辛:对,而且不仅是通过人体自身来完成修复的过程,我们还要尊重这个人体气机本来的运行方向。我在瑞士出版的书是关于临证的[编者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2013,瑞士,英文版)],书里我举了个例子,医生面对病人时,其实是面对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是残局。所谓残局就是这盘棋病人他自己暂时下不下去了,很痛苦但是没招了,所以才来找医生。要是人体本身还有招,其实就能慢慢自愈或者带病生存,就不需要来找医生了。当医生的都下过这种棋,一盘残局,那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很多时候车马炮没有,象也没有,或者唯一的炮卡死在那里。这时候,需要你根据现有的格局和资源,找到一个对病人当下最有利且是他有条件做到的方式,来让这盘棋再往下进行,而且往往一步是下不完的,只能每走一步争取一些空间和时间,增加一些渠道,增加一些资源。倘若每一步都能走得不错的话,一些很重的病也能治好。所以临证首先要会看形势,我们要越过症状去看这个人,然后要把这些症状放到人的整个气机、神机和本来的体质里看,只有看清楚而且有感受了,才可能知道怎么动手,否则就是乱动。动静自在:李老师您在国内外做过多年中医临证教学,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李辛:我从2013年开始在瑞士讲学,他们有一个叫“自然医学工作者学会”的机构,分成法语区和德语区,我是法语区继续教育的认证老师。在瑞士,不管是印度医学还是中医学,或是西方的草药学和整骨,都属于自然医学,可以进医疗保险。他们的法律规定医生每年必须要自费参加88个小时的继续教育。我连续四年给他们在哥伦比亚自然医学中心做诊断、针灸和中药的继续教育。在过去的七年中,我每年去法国做相关的中医临证教学,主办方是法国里昂的蓝之树学会,还有普罗旺斯的传统医学教学研究院,后者是法国最古老的一所中医学校,我给他们的五年制学员上毕业前最后的课程——《诊断与本草使用》。2018年开始,受日本一所国立老年和儿童康复医院的邀请,给医护人员讲《汉方使用》培训,汉方在日本是进入全民医保的,这个培训将会持续四年。我在国内的中医培训已经持续了十多年,2017年开始在上海自道精舍的三年制中医课程讲《诊断与临证》,2019年开始给五行针灸学员做进一步的传统临证能力提升课程。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中医大多是自由职业,有疗效才会有病人来看诊,才会有收入,所以国外的医生愿意自己花钱来提高临床能力。国内中医的生存环境要比国外宽松很多,中国人口多,中医的机会也多。这几年国内中医政策慢慢放宽,很多身在其它行业,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愿意转行来学中医,我相信未来几年,中医临证的教学需求会越来越大。动静自在:李老师,这门《中医临证课》要训练同学们5大能力——体能、功法、理路、实践、自调,这跟一般的中医课程很不一样,尤其是体能和功法,为什么您会把它们放在中医临证课程里?李辛:如果体能不好,人的形气神的状态都会很差,意志力、思维力、情感的稳定性都不会高,这种状态会干扰学习和疗效,所以体能很重要。关于练习功法,在我去过的美国、欧洲、法国、瑞士的中医学院里,像太极、气功、站桩、静坐等传统功法训练,是医学生们的重要课程。他们还常常请国内的老师或武术、道家人士来教学。因为中医调整的是神和气,病人的病因(六淫七情)、气机神机、经络穴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为医生靠的是什么?靠的其实就是我们身心的感受能力。所以功法的练习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要把体能和功法放在课程中的原因。动静自在:我们的《中医临证课》中除了理路还有方剂的教学,这部分将会怎么安排呢?李辛:方剂的教学也还是回到理路,我们会提纲携领地来教同学,教他一个理路,一套把病人的气机、神机、病机和本草的药势、信息统合的训练。赵前林老师会在群里带大家尝药,我们后面的面授课也会带大家尝一些基本的药。如果同学们学完后有足够的基础,还想上完整的本草课或方剂课,可以考虑再安排,前提是得有这个基础。我还是要强调,大家如果真的要学,就要花时间,要有积累、有思考、有体验,同学有了基础,老师才有可能教更多的内容。动静自在:这门《中医临证课》的教学安排是16次网络课加3天线下研习营,有些同学尤其是零基础的同学,有些担心学习内容很多,自己能不能学会?李辛:学一门传统的技艺,单靠耗时间是耗不出来的,要靠个人努力和个人修为,中医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安排里,要求参加课程的同学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先训练体能,然后要练功法,接下来才是课堂上学理路、实践和自调。网络课程主要是教理路,我们每次课都会有案例,网络课是可以回听的。同学们要在上课前把推荐的阅读资料读完,要反复看,尤其是《经典中医启蒙》和《古典本草入门》。期间要认真地做体能训练以及功法——打坐、站桩、八部金刚功、八段锦,得练到自己有一定的感受力。感受力提高的同时,认真上网络课,这16节课能够帮助你确立理路。然后再把理路跟具体的病人,跟他的精气神、气机、病机、神机结合,就能够形成临证的思路和能力。二、临证训练的是眼界动静自在:在这门《中医临证课》里,您安排了大量的案例讨论,全部是实战性的内容,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很多中医课程都是先学和背各种理论,之后再学怎么看病。李辛:把理论和实践分开学习是一个误区。我练过武术也喜欢打球,就用这个举例吧。如果你一上来就先把武术或打球的各种理论都学一遍,但是没有真正下场子,其实是不行的。我在国外做了多年教学,面对的西方学生都是已经工作很多年的成年人,一多半学员的年纪跟我相仿甚至比我年长,如果一上来就跟他们讲中医理论或中医文化,西方人是没有兴趣的,你必须把理论落到实处。我们现在的中医教学,往往把中医理论、中医文化与临证混在一起了。任何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像一家公司发展久了之后,它的条条框框、管理文件就会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去用的东西,其实不全是从这一堆堆“文件”里面出来的。传统中医的学习也是如此。解放前还没有现在的大专院校,学中医的人一般是跟师抄方。老师会教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学针的教你穴位、进针的方法,基本的书就是《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黄帝内经》,学本草的基本书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还有李东垣等金元四大家的书,还有《温病条辨》,再高阶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要学的基本书其实不多,然后就要开始跟诊。这也将是我们这门《中医临证课》的教学方式和特点,就是讲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都是跟临证有关,而且都会通过网上和线下的案例,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摸到、感受到,这个很关键。学习中医临证要明白,需要掌握的就是一套看病的感受-思维-操作系统或者说是一套软件。这套系统在传统里就是以下这些概念。首先是形气神,然后从生理上来说是气机:能量在上焦、中焦、下焦的形成和运转;运转方式是上焦为开,中焦有升降,下焦为阖。然后有几个排邪通道,比如汗、大便、小便、月经、白带。上焦摄入的是清气,中焦是水谷之气,下焦是先天的元气。然后是人跟自然界、跟社会环境这种自然和精神心理活动在神的层面产生的能量动态变化,这些会影响人的生理。中医的病理,就是下一个概念:病机,就是判断当人在异常状态的时候,整体能量的失常状态,病机也是动态的。我们可以用八个纲目来概括它——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个其实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八纲里面最关键就是阴阳。张仲景的《伤寒论》把阴阳分得更细了。阳分成三阳,太阳、少阳、阳明,然后阴分成太阴、少阴、厥阴。这里面还是有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这个大方向是最重要的,近代中医疗效的严重下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忽略了临证判断的大方向。这个跟我们目前通用的脏腑辨证体系是有关的,如果只用这个系统来衡量,就容易降低我们辨证的清晰度和完整度,或者说减弱了中医的整体观念特色。动静自在:但是有一种主张认为脏腑辨证比八纲辨证更深入和实用,比如八纲辩证里面讲到的寒热,脏腑辨证是更精确地定位到某一个脏腑的寒热虚实,这样更能找到临床上需要用到的药或治疗方法。您的观点是什么呢?李辛:我上课经常打这个比方,我们去订做一套衣服,裁缝肯定要先搞清楚,做男装还是女装,冬装还是夏装,这就是辨阴阳;然后要搞清楚是做运动装还是做正装,对吧?脏腑辨证不是不好,但有一个缺点,只用它会忽略整体阴和阳的大方向,就像裁缝不清楚前面的要求,直接问“要做什么颜色?”“袖口要不要配朵花?”“要用什么样的扣子?”比如我们问个问题:心有热,膀胱有热,胃有热,肺有热......这些脏腑的热,哪个是在表层,哪个是在里层,治疗方向哪个需要升,哪个需要降?传统中医辨证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然后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再后来是明清的温病学派,三焦辨证是最常用的,它们的好处在于开阖升降的大方向不容易丢失。其实,不管哪一种辩证方法,目的都是帮助我们评估能量系统本来的状态和患病时的变化,动力、流通方向、反应层次和强度、病势趋向、排邪通道、耐受力等等。三焦,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简单的层次分类,它和八纲和六经辨证还不一样,三焦更接近人体能量系统真实的呈现。许多长期练习功法的老师,都切身体验过三焦气血的能量出入升降。我们认识三焦,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三层的俄罗斯套娃,上焦是最外面的,下焦是最里边的,每一层都有气分和血分。每个人的气血,在这三个层次的运行动力、趋向、速度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堵塞区域和通畅层次,乃至习惯性的反应层和排邪渠道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邪气出入、或者不同的药物与每一个体产生的“合化作用”,是非常个体化、特异化的。传统中医的“阴阳、邪正、寒热、虚实、动静、开阖、厚薄、清浊、补泻”,这一组组的概念,是用来描述人与自然、药物的能量层面和精神信息层面的特质与运行趋势。这正是传统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以现代人学中医必须身体力行、从身心感受进入,避免教条和经验的头脑化、简单化。我们要明白三点:第一,脏腑辨证是明代之后才有的,并非传统;第二,脏腑辨证到了近代,受到了现代解剖学的影响,忽失了对能量大方向的把握思考;第三,另外,现在的脏腑辨证,其实是通过一系列异常症状或可称之为“症候群”去推导辨证的。因为传统中医的辨证,是把所有异常症状都放到整个人体的本来系统里来看的。传统的辨证并不是根据“失常”的症状来辨证的,而是根据人体本来的状态来辨证,是看人的本气。比如《伤寒论》,还有火神派祖师爷郑钦安的书里,都遵循的是《黄帝内经》的“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而“别阴阳”不是通过病人的病理症状来推导的,其实望闻问切、一看一听就能做到,看他的神色形态,心中明白他的形气神的水平,把脉是一种印证。或者通过问诊了解他的中焦、下焦,看中气、元气的虚实,直接就能推导出他是阴证还是阳证,是虚证还是实证。这里再次说明,脏腑辨证并非不可用,但要建立在大方向明晰的基础上使用。如果你还没有学如何辨证,那就先学习八纲辨证,心中会有一个大方向。如果你已经用了很长时间的脏腑辨证,得回过头来再复习一下八纲辨证,巩固大方向。再花点时间去学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条辨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这样的辨证,层次感就很清楚,再回过头来用脏腑辨证就很好了。“层次感”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体正气的资源状态,气机的走势,病机发展的趋势,邪气在三焦出入的具体通道(汗、大便、小便、月经、白带)。“方向感”是指医生面对病人,入手的大方向是开还是阖。如果是开,是开上焦还是中下焦,是开气分还是血分,是升还是降;如果是阖,是阖中焦还是下焦,还是阖神气?这些具体的方向是由“气味学说”指导的,也就是升降、浮沉、开阖、动静,这就是本草的药势,所以,诊治的大方向与药物的药势大方向要对应。这部分是近代辩证用药上被忽略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核心是“知常”而后“达变”,是“本气辨证”,重点在虚实,虚证一般容易发展为阴证,容易发展为里症和寒证,实证就容易变成阳证、热证和表症。这是传统辨证跟近代脏腑辨证最大的区别——看本气。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医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治人、不是跟着症状和化验指标跑,但现在很多人真到诊治的时候,就会跟着症状跑。比如看到血象高或发烧,就开一些清热解毒药,看到皮肤病就用化湿、燥湿或者活血化瘀的方子,跟着症状和病名转,但容易忽略掉病人的本气。这种情况往往在治疗实证的时候效果会比较好,但真正碰到慢性的、复杂的,身体里寒热虚实错杂很严重的病人,疗效就差了。刚才是从学理上谈脏腑辨证的缺点。传统的脏腑学说,揭示的是人体不同层次气机的运行状态,而现代的脏腑辨证,把脏腑、脏腑精气,以及流通的能量气血平面化理解了,失去了表中里、气分血分的区别。而且,按照脏腑归经、功能主治去用药,其实是从宋金元时代开始的,随后根据病症、病邪用药,延续下来很多套方和经验方,这都是后世医生过于经验化和教条化的结果,最后就变成了见血治血,见热治热了。“气化”是传统中医的核心。人体开阖流动的“气机”、清灵变化的“神机”,以及大自然的“天机”,时时刻刻与我们交感合化。如果我们失去了对这三个“机”变化的观察和掌握,只是从症状上去推理,那么中医的优势从何谈起?中医的疗效又怎么提高?我们还能说中医有整体观吗?我们还能说中医是以人为本吗?把中医的五脏六腑,狭义理解成有形有相的物质结构,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是讲“一炁流行,无所不至”的。就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如果五脏六腑各个区域的热,一个一个地辨证,再针对性用药,那最后配出的方子就会失去对整体气机的调节能力。其实我们要看的不是邪在哪里,也不是哪个脏哪条经的问题,而是要从整个人体平时的体质、神质以及当下抗病的反应模式上来看哪里失衡了。这是一个整体“合相”的画面:邪正斗争呈现出来的动力是虚还是实、反应强度是寒还是热、趋向是顺还是逆、病情是进还是退,这就叫“证”。如果只是治某个局部的热或邪,就是那个“症”,就不是整体观了。其实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但往往最基本的东西大家觉得太简单,就忽略了,反而又成了最难的。我这些年的教学和带临床,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明确大方向。一个病是阴证还是阳证,判断病人自己能好还是身体已经没有能力往前推进了,需要医生帮它一把?用《伤寒论》的说法就是让它由阴转阳。由阴转阳的目的是什么?是补充资源,让邪正斗争向痊愈和修复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病势由里出表。现在很多医生以症状消除为目标,其实中医最重要的不是马上把症状消除,如果单是这样西医比中医强多了。中医的整个治疗,都是围绕着邪气和正气之间的斗争,然后帮助人体的正气战胜邪气,而且要站在这个人本来的资源、气机结构、渠道来考虑,因为每个人的气机方向是不太一样的,就像不同城市的早晚高峰、车流量方向和堵塞点都不一样。所以,在临证训练当中最重要的:第一,先判断大方向,是阴证还是阳证?第二,判断这个人是虚还是实?如果是虚的话,那么你的重点不是去解决症状,而是去保胃气、保津液、保阳气,保证中下焦资源能够维持正常的开阖能力,所以对虚人,治疗的大方向是阖。不要被那些分散在各处的症状干扰了思路,分兵追击,虚上加虚。有了阳气之后才会有适度的正邪斗争,才会有抗病修复反应,才会有自愈的可能。中医其实是在帮助邪正斗争向阳、向顺的方向发展。传统中医讲的顺逆、标本、开阖,还有寒热、阴阳、虚实、表里,这些都是用来判断整个格局和方向的。你就像是一个指挥官,不要太在意某一个局部小战役的胜负,你知道重要的是,整个局势是在向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还是不利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医生的眼界。三、中医学习的目的就是临证动静自在:您刚才讲到从整体、本气去辨证,现在很多人学中医遇到的困难也在此,病人如果虚实夹杂、寒热夹杂,同时存在阴证和阳证的表现的话,临证的时候就判不清整体的寒热、虚实了,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李辛:问题出在书看得太多,理论学得太多,而见的病人太少,或者很少跟着有经验的老师看诊,都停留在概念上了。不管是虚实寒热、阴阳错杂,当病人到你眼前,这一刻以及往后的有效诊治时间里,比如你开三天或七天药,那么这段时间的整个变化过程中,他是以本气虚为主导?还是以邪气盛为主导?病势是在由表入里还是由里出表?所有这些你在每个当下应当很清楚。但现在很多学习者,学了太多的概念,都只在脑子里想。我自己也经过这个阶段,不过我比较幸运,在大学二年级就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任林先生。我当时是拿奖学金的,记忆力也好,但老师跟我说,要放下教材里学过的这些东西,然后要去站桩、打坐,要练功,还要学会把握学医最重要的大方向:无论遇到什么病人,你要先看他是阴还是阳,虚还是实,寒还是热。老师让我自己去看古书,看前人的医案,不要去管书后面的方义写得如何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要越过这些,直接从书中对病人发病过程、神色形态的描述,参考症状来判断是阴还是阳,寒还是热,虚还是实。然后在病机上看出八纲的方向,在药上也能看出寒热、阴阳、虚实、开阖、表里,只要病机和药势能契合,就会有效果。临证训练最后能达到的是,一个人在你眼前,他的体质、神机、气机,能一望便知,后面的问、切只是为了再确认,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不能病人来到面前,不观察不体会,心中茫然,只是问一堆问题,开一堆化验单找原因,这是没有方向地看病,如果这样,不如去好好学习现代医学,至少每一步的诊疗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在遇到我的启蒙老师前,我还认真学过一年西医,准备以后去考西医的研究生。病人来了,你看他的神色形态、动静俯仰,心里就知道他形气神的格局,神机、气机、体质如何,大概是虚证还是实证。体质有厚薄、刚柔;神机有动静、虚实、聚散;气机也有虚实、开阖,这些反映的都是阴阳。最重要的就是阴阳、虚实、开阖,辨病机和用药也是如此。现在的临床用药成了看功能主治用药,这也是近世的发展,变成了经验医学,忽略人体本来的基础状态。药是有药性药气的,它的能量是有方向的,也有动静、走守、开阖、厚薄、阴阳、寒热、虚实(即补泻),药还有神机层面的力量。当药的神机和气机,跟人的神机和气机相契合时,治疗就肯定有效。中医临证训练的就是这个能力。所以,古人说的阴阳,可不是现代人说的什么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它其实是对人、对病、对药的一种非常清晰、细微的把握和感受。是感受、体悟在前,然后用概念命名,再形成理论,这才是中医形成的源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古人为了把自己的感受、经验告诉你,引导你一起来感受、学习。他是在实践中慢慢形成理论,并把这些体悟汇总起来,但这些理论、概念跟感受,跟真实的人、病、药,从来不能分离。但现在很多人学中医是怎样呢?没有感受、没有好好的摸过、观察过人,没有尝过药、没有感受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与虚实变化,对自己的身心也不熟悉,光学理论,在脑中进行书本型的逻辑推理,所以学了很多,记忆了很多中医知识,却无法统合到实际运用中。这门《中医临证课》说简单也简单,因为概念很少,没有太多复杂的理论,我们所讲的概念,跟每一类能量状态或精神状态,跟药势、性味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课程中我们会带领同学从五个方面来提高:一是体能,要强健身体;二是练功,要练习功法,提高感受力;三是理路,就是学习和读书;四是实践,直接参与临床和案例讨论;五是自调,自我诊查与调理。学那么多概念,不如从自己入手。先搞清楚自己的神是定的还是散的?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先自查自己的形气神,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等等,给自己来个诊断和调理。学完这门课,其实就把自己调了一遍,只要认真,你肯定能学会,而且身心状态就会不一样。这样的设计,也源于很多人对中医有误解,看再多的书、跟再多的老师学习,如果理路不对,就只能一点点去凑经验,变成经验医学了。但在古代,很多中医大夫学个两三年就能出来看诊了,解放前上海好几位名医都是十八九岁开始学,二十出头岁开诊,三四年就小有名气。这才是正常的过程。所以学对理路非常重要。动静自在:这次报名的同学,很多不是从事中医专业的,也有零基础的同学,他们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想多学一些中医常识,李老师您希望把这些同学培养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李辛:我希望把他们培养到能够临证的程度,而事实上中医的学习,只有这一个目的,如果学了中医不能具备临证的能力,那学它干什么呢?可能学习之后的深度和疗效有高有低,但对于一个人的基本判断,应该有个大方向。虚还是实、是虚在中焦还是下焦,需要补还是泻、是开上焦还是开中焦,需要针还是灸,或者看到一个药方,起码知道对这个人合不合适,就都是需要临证的基础能力。现在不少同学已经花了很多年时间,学了很多中医养生和中医文化,那可以由此再上一步,就是学习中医临证。并不是只有科班出身的人才能学。但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枝节和细化的东西,缺少了对人的认知,缺少了对气机、病机、病势发展的认知。只有先抓住大方向,才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里做到深入和细化,这也是我过去跟许多学生讲的,如果你一开始追求细的,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细是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慢慢来,但一开始的路子要对。而且那个细并不是许多人想象的,理论细、思辨细就能细了,其实这是跟你个人的内在训练离不开的。你的感受有多细微,你对人、对病、对神、对药的感受有多细微,才能运用到多细微。这跟理论没直接关系,实际上到越往后学、跟近代理论越没有关系。读书的重点,是读经典。动静自在:我身边有一些学过很多中医课程和手法的中医学习者,用一种手法做治疗有时候挺有效,有时候又无效。这是不是也是因为只看到了细的地方,没有见到整体?李辛:这个就是第三步“理路”的问题。《经典中医启蒙》的最后一章有写到,作为一个明理的医生来说,你起码要知道这个人治好了是为什么治好了,如果没有治好,也要知道为什么没有治好,背后的理路得清楚。如果能做到这样,哪怕你一个礼拜就看三个病人,但积累一两年之后,疗效就会很好了。就怕理路不清楚,只是在盲试,这样积累30年,你的数据库还是支离破碎的,我们学中医、用中医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你自己清晰的数据库。那中医的这套理路是什么?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还有《温病条辨》的核心,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可是如果你没有从基础打起,直接上来就学《伤寒论》《温病条辨》,是听不懂的,只能听一些大道理。如果你把临证基础学完了,自己也自调过,药也尝过了,那个时候再给来学《伤寒论》《温病条辨》,一讲就明白了。现在不少学习者把《伤寒论》《温病条辨》复杂化、神秘化了,两者的基础还是八纲,只是在辨证、在用药上有不同的入手处,一个是大开大阖、一个是以柔克刚。尤其在邪正、病势顺逆方面,它们的精确度非常高。但精确度是需要非常好的临证和用药经验,和相对深入的感受力,基础都没有,就想学特别精确的,那就很难。所以我们讲的理路虽然都是源自中医经典,但是对于初学者,直接用这些经典作为教材来教学,会有一些困难。因为这些经典属于比较精细的层面,而我们要把大的基础先打好,以后再进入经典的学习。我给国外的医者上临证课时,因为面对的都是工作多年,已经比较有经验的医师、针灸师或治疗师,我常常这么开头:“我今天讲的是整个中医最源头、最基础的东西,或许你们已有所了解,我尝试把这个部分讲得再深入一点,希望你们学完之后,第一,能够对过去已学过的东西,还有临床有更深的认识。第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大框架之后,能更清楚地看到过去所学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的哪个部分,也能看到其它各方各法是在这个大框架的哪个部分,它可以帮助你对未来的进一步的学习有了一个更完整的画面。所以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动静自在:李老师,您对我们这次《中医临证课》的课程以及学员有什么期许和要求吗?李辛: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对希望深入学习的同学,要坚持锻炼、练习功法,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希望老师、同学、机构,三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有结果的,最后有一些人能学出来。 中医临证课 | 授课师:李辛、赵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