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面孔 - 慧增旅行绘画
南疆,
不是江南。
如何你去了,
却留下模样双双。
那双双清澈的眸子里,
如甘果,也如暖阳。
远处来的客人,
总是行路匆匆。
我只好在门缝里,
偷窥一下你的模样。
你按动快门,
我其实不想躲藏,
我也想看看你镜头里我的面庞。
你们就这么头也不回的走了,
留下模糊的背影,
让我心伤。
可爱的孩子们呀!
你们围着我们,
留下的照片,
我至今珍藏。
想起的时候,
才知道原来皆成过往。
回不去的是童年的时光,
可是那时的我们,
总感觉日子漫长。
我们使劲长大,
终于发现,
一去不复返的日子里,
小伙伴已变了模样。
俊俏的姑娘,
你在风中立着,
为何你的眼睛是蓝色的海洋?
看到你的时候,
暑夏捎来一股清凉。
我来到帕米尔,
听说这里,
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你们最初的样子,
把我吓了一跳。
我不敢相信,
原来你们有山一般高的鼻梁。
你的额上,
是太阳,
你的脸上,
是太阳,
那清澈的眸子里,
也闪动着太阳。
太阳亲吻你的肌肤,
化为炽热的颜色,
人们说那是高原红,
我却以为,
那是太阳。
银髯悄悄挂上发梢,
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的亮。
你抿嘴一笑,
银光更加动人,
先前我没有明白,
至今,我也不够明白。
太阳雕凿出岁月,
全都写在你的脸上。
你爽朗的笑着,
告诉我,
你的幸福。
你们
手挽着手。
从我身边走过。
我惊喜,
也惊狂。
这么一个鲜红的衣裳,
却只是你们的便装。
我为何不信?
只当是新娘与新郎。
你们手挽着手,
是如平常。
你是弄不清的,
瞧瞧这大爷的眼神,
你也没法弄清
……
因为大街上,
全是火红的太阳。
因为离太阳很近。
我到这里时,
太阳逼得我眼睛想睁都睁不开,
所有的记忆都在一条缝的视野里展开。
幸好这里有最为清澈的目光,
时间久了,
我的眼在清澈的目光下变得滋润许多。
塔什库尔干,
是为“石头城”的意思。
我曾在《大唐西域记》里见过,
唐玄奘,
公元644年从印度取经回国时,
曾在这里经过。
这里曾经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
蒲犁国的王城,
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最早知道塔吉克姑娘,
还是在中学美术课本上,
靳尚宜的《塔吉克新娘》。
于是我也总想画一画,
可是我画的不好,
不像个塔吉克族的姑娘。
可是这也算圆了一个小小的梦想。
梦想就是这么容易被满足,
所以很快乐。
高原上的喜事和高原下的喜事,
有很多相同,
这倒是让我这个湖北的农村娃
很意外。
全村的人都来帮忙,
这更是让我又想起家乡。
虽然我是个匆匆的过客,
却不免为人间这种温情
打动。
在我小小的世界观里,
南疆有着最难言的荒凉。
也许是因为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又或许是因为满目的黄色,
带给我这般想象。
胡杨,
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
据说,
是最古老的一种杨树,
在六千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
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
走向荒漠化的过程。
它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
就能判断那里曾经有水流过。
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
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胡杨树一千年不死,
死了以后一千年不倒,
倒了以后一千年不朽,
朽了以后根系仍然牢牢地扎在沙漠里,
固定住一个沙堆,
继续顽强地为保护生态服务。
胡杨树,
它长得不太直,
不太好看,
但根系长到十米以下,
只要十米以内有水,
它就能活。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底下埋藏着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宝贵的矿产资源,沙漠周围的天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塔里木盆地周边大大小小的绿洲,经过千百年的开垦、耕耘,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加上充足的光热资源,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以及特色林果基地。(摘录)
途经库车,
我还记得群山环抱中的
雄奇的库车大峡谷。
红色的山崖至今想来,
亦历历在目。
谷内蜿蜒曲折,
峰回路转,
一步一景,
举目成趣,
最窄处
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
有人会问,
你不是写的是南疆面孔吗?
那又为何,
放上了这些地貌景观?
那只是因为这些,
构成了南疆特有的面孔。
有幸此生曾在和田支教过,
工作之余,
最爱干的事情之一
是去逛巴扎。
坐着“驴的”去赶巴扎,
在南疆可是件时髦的事情。
有机会,
你可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南疆的巴扎实在丰富,
像这样的小巴扎可能数不胜数,
着实让人觉得开心。
古丽已经上高二了,
每到周末都会到巴扎上帮爸妈卖菜。
经过一早上的忙碌,
巴扎上的人已经慢慢散去,
古丽拿起书坐在凉棚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
古丽忘记了炎热,
忘记了早上的劳累,
书中的知识仿佛像一条清泉,
浇灌着她如饥似渴的心灵。
这些巴扎为附近的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也为人们的休闲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其中牛羊巴扎
永远给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明亮到耀眼的阳光里
夹杂着此起彼伏的牛羊声。
人们忙着寻找,
忙着攀谈,
忙着交易,
忙着把自己劳动转化成一份收获,
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
晨晖刚刚苏醒大地,
小两口又早早的和起了面,
打起了馕。
他们打的馕香美可口,
品类很多,
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购买,
他们的小日子过的充实而又幸福。
其实,
我们无数人的生活都是像这样由无数个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的日子所构成。
但把平常的日子过好,
普通的日子过得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平常。
高台民居地势崎岖,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内还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摘录)
在南疆的巷子里有许多小店和作坊,
小店里经营着许多生活用品,
作坊里有许多传统手工艺人。
这是一家五金小店,
里面琳琅满目的器具绝大多数都是自家生产。
午后的阳光温暖,
老艺人坐在门前晒起了太阳,
锅碗瓢盆在阳光的照耀下份外耀眼,
好像正在演奏一场光的交响乐。
夏日,
瓜果瓢香。
前往巴扎的路上,
尽是一车车满载哈密瓜和西瓜的驴车。
我已经不曾吃过比南疆更甜的水果。
回忆里,
口水已流出嘴角。
留在记忆里的南疆面孔
在整理中逐渐的浮现眼前,
可是这只是点滴,
这只是片段。
这只是零碎的一些痕迹。
有关这个话题,
我还将继续整理,
不为别的,
只为在路上,
我遇见了你!
潘慧增,1987年生于湖北孝感,自幼喜爱美术,2010年毕业于新疆美术学院。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彩、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高中美术教师。常年坚持写生并创作,热爱自然,喜欢用文字和图画记录自己的生活。
说明:诗画平台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
推荐悦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