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和唐朝相互攻伐200多年,为什么吐蕃不去打更加孱弱的印度?

公元618年,辽阔的东方大地上新建了两个国家,一个是位于中原的大唐,一个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两个国家都不断地对周边的国家和势力征伐兼并,各自发展成为强大的帝国。

唐朝的发家史自然不用多说,我们重点看看吐蕃的。松赞干布是第33任藏王,也是吐蕃的开国君主,就是后来娶了文成公主的那位。在松赞干布之前吐蕃没有文字,也不成体系,是他建立了军事、法律、政治和经济的各项制度,让吐蕃脱离一个部落的范畴,成为一个正真意义上的帝国,从此走向富强。

吐蕃经过长时间的兼并,统一了青藏高原,将周边的吐谷浑、党项等族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终于和大唐接壤。两个接壤的强大帝国,相互之间的征伐和妥协都是不可避免的。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主动挑起战争,进军中原,“松州之战”爆发。双方5万对5万,唐军击败了吐蕃军,这让松赞干布认识到了唐军的强大。于是他对中原的战略180°转弯,他求娶大唐的公主,主动与大唐缔结盟约。后来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技术,使得吐蕃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国力进一步加强。

然而就像汉朝和匈奴一样,和亲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此后吐蕃和大唐之间在战争、贸易、和亲之间不断轮转。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逐渐衰弱,吐蕃出兵拿下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实际控制的领土包括了今天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西部,版图面积不亚于大唐。

然而吐蕃盛极而衰,鼎盛时期只维持了30余年。此后吐蕃和大唐再次缔结盟约,而西域和陇右的百姓纷纷起义,在张义潮的率领下重归大唐,这就是归义军。

建国224年后,吐蕃分崩离析,又过了61年,大唐覆灭。两个国家可以说是生于同一时代,死于同一时代,其中的爱恨纠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吐蕃为何要和大唐争斗200余年,而对南边孱弱且分裂的印度视而不见呢?其实这是人们对吐蕃的误解,他们并没有对印度视而不见,导致人们这样认为的原因有两点:

1、大唐和吐蕃之间打得太精彩了,而吐蕃打印度简直是兵不血刃,没什么好歌颂的。

首先说一说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情,人们往往沉迷于王玄策的光环,而忽略了王玄策当时打中天竺国是向吐蕃和尼泊尔借兵的。他借来了吐蕃兵1200余人,尼泊尔兵7000余人就可以直接灭了中天竺国,500多个城池向联军投降。由此可见,吐蕃和尼泊尔兵的战斗力比印度兵的战斗力强很多,双方的战斗意志也是天壤之别。

后来吐蕃王赤松德赞为了迎回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出兵攻打印度的摩揭陀国,沿途各小国望风而降,吐蕃大军几乎兵不血刃地到达恒河北岸,渡河战役似乎也没有遇到什么有效抵抗,很快就攻陷了摩揭陀国,心满意足地迎回了舍利子。

更让人吃惊的是,吐蕃撤回的时候,在恒河岸边设立了界碑,以此为国界,派了四名士兵看守,这就让印度各国半个世纪不敢跨越恒河北岸。

从这两次战争可以得知,当时的印度是小国林立,一盘散沙,并且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强,吐蕃对印度的军事行动或许并不止这两次,但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都是武装游行一般,这就导致这些军事行动在历史长河中存在感极弱。相比而言,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吐蕃和大唐之间的金戈铁马所吸引。

2、吐蕃可以不用征伐就能获取印度的粮草和财富,为啥要打仗?

吐蕃时期是古代青藏高原人口的巅峰时期,但即便如此还是人口有限,历史学家估计只有350万左右,但这对吐蕃来说已经很多了,要知道解放前西藏的人口才120万左右。

人口基数决定了吐蕃无法在外地大量驻兵,也掌控不了太大的领土,面对东北唐朝强大的军事压力,吐蕃必须在边境和本土驻守大量的军队,因此对周边地区主要以劫掠和吸纳养分为主。印度软弱可欺,并且对吐蕃无法造成军事威胁,只要他们愿意主动纳贡,吐蕃也就懒得对其用兵了,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

吐蕃只打强大的唐朝不打孱弱的印度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简单地说,吐蕃有没有打唐朝中原的史书会记载,有没有打印度,印度的史书有没有记载我们不清楚。而吐蕃自己的史书也早就随着吐蕃帝国的崩塌而不可考了。

事实上,吐蕃鼎盛时期,不但让印度北部诸国对其称臣纳贡,兵锋还到达过伊朗东部,只是这个辉煌时期维持得太短了,本身又不是中原王朝,所以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显得不太起眼,其征讨印度的事迹才渐渐地不为人知。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