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花椒树

灵璧邱德龙作品

花椒树

文 /  邱德龙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满湖一片金黄。花椒这个向来不太被人们放在心上,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不点也在这个喜庆丰收的季节悄然成熟了,那鲜艳的粉红色小果实一簇簇,一串串喜迎天高气爽丰收季节的到来!

说起花椒,那名声和作用可大了去了,它渗透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餐饮卤炖煎炒、调理机体功能等方方面面无所不能,因此家家必备,人人喜欢。

花椒,曾用名秦椒、川椒、大椒,属云香科花椒属,株高3米左右的落叶小乔木。

花椒有青椒和红椒之分,产于四川等地的青椒果皮呈绿灰褐色,以香麻著称,麻香味道浓郁持久,做川菜必不可少,以麻辣豆腐为最;产于秦巴山区和黄淮等地的红椒,成熟的果皮呈深红褐色,以芳香著称,闻之芳香浓烈,食之回味无穷。在烹饪过程中能祛除异味,增强食欲,飘逸的香气沁人心脾,经久不散;卤烧煎炒非它莫属。

我对花椒情有独钟,估计于我的味蕾比较发达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但凡炒菜必多放些在石臼中捣碎的花椒面,炒出来的菜趁着一股热气钻进鼻孔,那个味道芳香四溢,沁人肺腑,不知不觉间味蕾活跃,唾液大增,那叫一个爽!因此,在我老家的宅前屋后,塘埂路边到处都有我亲手栽植的花椒树。

花椒树是以其花椒壳内的种籽自身繁育后代的,在每年收获花椒时将种籽用石臼轻轻地磕几下,将坚硬的黑色外壳磕破或直接去掉后撒在宅前屋里的空地上覆以碎土即可,经过2~3年的时间自我调节即萌芽出土,一年后幼苗长至30Cm左右即可移植栽种。

花椒树栽植很简单,每年早春在花椒树刚萌芽已现出椭圆形芽苞之时就是栽植的最佳时间,成活率也高。栽植时只需在适当的位置挖一小坑,把树苗放好,浇足水后扶正,踏压一下即大功告成,株距约3米左右,不出半月芽苞就会生出嫩绿的叶芽和叶片。

我老家一带花椒树的栽植多为零星分布,果实自足自给,很少有人拿去市场卖钱,所以凡居家过日子的每家都有几株,果实除自食以外,剩余部分间或送一些给亲朋好友品尝。我每年收获的花椒大多在晒干后即分作几份分别送给儿子和女儿供他们长年享用。

花椒树耐贫脊,栽植后无需施肥管理任其自由生长,3年株高便可达到3米左右,且有数根枝条伴生,形成伞形树冠,此时便能开花结果,5年达到盛果期,树龄约为15~20年。

在我家乡一带的老辈人中还流传着一种似乎荒唐可笑的说法,意思是谁负责栽植的花椒树,待树干根部直径长到狗脖子粗(树干根部直径10公分左右)的时候,如果花椒树不死,栽植花椒树的人就有可能遭到厄运甚或有生命之忧。因此,老辈人一般是不允许年轻人栽植花椒树的;要不然待花椒树生长15年左右,树干直径大约有狗脖子粗时就要砍掉重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我这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所以我家的花椒树基本上都是我亲手栽植的,母亲拗不过我,虽然气的不轻,还经常的在我面前唠叨,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认我率性而为,强龙也压不住我这个小青蛇!直到现在,一些树干直径超过狗脖子粗的花椒树依在,而我这个栽植花椒树的也活的身体倍棒、精精神神、快乐无比!

中秋节到了,花椒成熟了,一串串、一簇簇、一颗颗红的娇艳,红的鲜亮,看着就觉得喜庆,一股沁人肺腑的芳香闻着就让人精神信爽、胃窦大开、谗言欲滴!

摘花椒,也有人称为剪花椒,只不过摘是直接用手,而剪则是借助剪刀把花椒剪下来。摘花椒可不是个好活,一不小心枝条上的尖刺就会扎进你的肌肤,刺尖上的毒液会随即注入你的皮下组织瞬间吸收发作,那个滋味就像是野蜂的毒刺扎进肌肤一个感觉 : 麻嗖嗖、痛切切!

每年摘花椒大多都是由我来完成,一般我会采取二个办法,一是用一只轻巧的一蓝子拴上小绳挂在胸前,用一根绑在小竹杆上的铁勾子勾住花椒枝条,两手自由的交替工作,摘玩一枝再换一枝,很方便,很自在、很快捷。二是用一只雨伞打开,倒垂在花椒树的枝条上,左手攀住枝条右手拿着剪刀可以快速把一簇簇花椒剪下来任其自由的掉落在伞里面,既加快了工作进度又可减少毒刺扎手的风险,一取二得,很实用!

关于花椒树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现不仿整理附后,以飨读者。

三皇五帝时期,淮河岸边,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名曰临淮小镇。小镇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刘树椒,女的叫何花秀。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整日里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辛苦,但生活过得还算富裕。何花秀聪明懂事,略通中草药性,孝敬公婆,是个好媳妇。突然有一天,家里的父亲、哥哥、弟弟,先后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疼痛很是难受。在既无医又无药的远古时代又能怎么办?全家人无计可施。这时聪明伶俐、略通药道的何花秀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冒着极大风险承担了尝试医治亲人们重任。于是在丈夫的陪同下上山采药,给家人治病。他们翻过了一道又一道山,趟过了一条又一条山涧溪流,遭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采集到了荊芥防风地骨皮、紫苏丹参薄荷草等等驱风活血温中散寒发表的百种草药,回来后亲自煎汤熬药通过内服外敷,内外兼治,加上无微不至的细心照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一月疼痛解除,病体康复。何花秀能识百药治病救人的故事也在乡里不径而走,从此名声大振、服务乡里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郎中,也成就了善事一桩。

笫二年秋季的一天,尝百草的神农皇帝率领一众人等到临淮小镇考察中草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中草药生长的品种以尝百草的方式予以分类。鉴于何花秀在中草医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特长,符合神农皇帝这次专题考察的要求,于是当地的官府便把神农考察的接待地点安排在何花秀家,既可以帮助神农找寻药草讨得神农欢心。也可以让神农觉得临淮百姓生活富足,显得他们管理地方有方脸上也有光彩,如果神农一高兴说不定还能给他们拔拔帽沿,升上那么一小级!但神农是干啥的,当朝的皇上,聪明绝顶,就这么好糊弄的!何况他这次来到临淮是奔着临淮当地的药草资源来亲自考察尝百草鉴别中草药物的,不是为了享受。神农来到何花秀家以后,鸡鸭鱼肉不吃,就想吃家常便饭,睡在简陋的大通铺上,这下可把地方官难住了。家常饭,苦涩难咽,神农吃不好,肯定不乐意。看官员为难,何花秀站了出来说,领导尽管放心,我做的家常便饭很有特色,不比山珍海味的味道差,会适合皇帝的口味。于是她便亲自动手做了一迭荞麦面摊饼和一碗小白菜、红萝卜汤。汤一上桌,一股清香味道,直往神农鼻子里钻。神农尝了一口、细细品味满口流香,一股麻嗖嗖、清爽爽、甜滋滋的芳香直冲肺腑,好、好、好,神农连说三个好字,便慢慢品味着吃了下去。他问花秀,为啥此汤如此之美味?花秀说,也没放啥佐料,她只在汤里加了一种中草药。神农是尝百草的中药学专家,一听中草药,立刻来了精气神儿,饭碗一推,立马询问起这味中草药的产地、分布、储量等等有关情况并作了详细记录后,便催着花秀立即带他去现场看看是什么神草有这么诱人的味道。于是花秀和树椒夫妻俩领着神农一干人等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一条涧溪又一条涧溪,遭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大山深处,从一棵树上,神农采摘了一些熟透的红中透亮的果实。神农把果实放到嘴里品了品、嚼了嚼,顿觉口腔内芳香麻辣迅速散发开来,向喉咙蹿去。他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凉开水将果实冲到肚里,不一会儿他感觉到脾胃发热、胃气上冲。神农立马意识到这是医病的良药啊,甚是欢喜。因为这种药草是由何花秀和刘树椒夫妻二人带领他找到的,立下了大功一件。为表彰夫妻二人的功绩,随即神农皇帝金口一开便将夫妻二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花″和“椒"与之命名,从此这种药草的名字就叫做“花椒″,并把它收录到百草经传流后世,造福人类。

后来,百姓们又将花椒作为一味重要的调味品用于煎炸炖炒、卤制烹饪饮食行业之中,至今深得百姓喜爱。

2021年7月12日修改于合肥静安春晖里

作者简介:  邱德龙  安徽灵璧人  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  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 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灵璧县畜牧水产局退休干部  闲暇时以写点文字为乐趣  偶有作品见诸于期刊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