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风水经典古籍《葬经》第11-20集全

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

此言平支行度体段原其始则气势随之而行,乘其止则气脉因之而钟,观势察脉则可以知其气之融结矣。

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

隐隐,有中之无也;隆隆,无中之有也。其体段若盏中之酥,云中之雁,灰中线路,草里蛇踪,生气行乎其间,微妙隐伏而难见,然其吉则无以加矣。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引经以明上文支龙行度,言平夷之地,微露毛脊,圆者如浮沤,如星如珠,方者如箱如印,长者如玉尺如芦鞭,曲者如几如带,方圆大小不等者如龟鱼蛙蛤,是皆地之吉气涌起,故土亦随之而凸起。及其止也,则如鸡窠旋螺之状,言形止脉尽而一水交度也。高水一寸便可言山,低土一寸便可言水,此支气之止,与水朋比而相为体用者也。势顺形动者,龙势顺伏而不反逆,局形活动而多盘旋,砂水钩夹,回环重复,首尾无蔽,始终有情,依法自可扦穴。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

此言上地龙之行度体段也,大顿小伏,藕断丝连,谓之脱卸。夫大地千百里行龙,其何可穷乎?故远若自天而来也。

若水之波,

此言隐伏于平洋大坂之间,一望渺无涯际,层层级,级若江面之水,微风荡漾,则有轻波细纹,谓之行地水,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矣。

若马之驰,

原其起,若马之奔腾,将欲止,如马之及厩。

其来若奔,

其来也,奔驰迅速,如使者之告捷。

其止若尸,

其止也,若尸居不动,无复有去意。

(0)

相关推荐

  • 《葬书》之乘气论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为土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 ...

  • 人子须知审龙篇

    详观先圣之遗言,方识寻龙之要诀. 砂行水辅,唱随联夫妇之情.水绕砂回,拜舞类君臣之象. 葬,必须藏风聚气.葬经云:"气乘风则散,遇水则止,外气所以止 内气".龙为夫,水为妻,龙行则 ...

  • 《青乌经》樗里子·著

    上篇 盘古浑沦,气萌太朴.分阴分阳,为清为浊. 生老病死,谁实主之?无其始也,无有议焉. 不能无也,吉凶形焉.曷如其无,何恶于有! 藏于杳冥,实关休咎.以言谕之,似若非是. 其于末也,一无外此.其若可 ...

  • 曾老师讲风水经典古籍《葬经》第21-24集全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水在明堂,以其位乎前,故亦名朱雀,若池湖渊潭,则以澄清莹净为可喜,江河溪涧则以屈曲之玄为有情,倘廉劫箭割湍激悲泣,则为凶矣.由是观之,虽水之取用不同, ...

  •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g ...

  • 曾老师讲《葬经》第9-10集聚水为上 藏风次之;墓葬深浅有讲究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支垅二者,俱欲得水,高垅之地,或从腰落,虽无大江拦截,亦必池塘以止内气,不则去水稍远,而随身金鱼不可无也. 倘金鱼不界,则谓之雌雄失经,虽藏风亦不可用.平支之地,虽若无 ...

  • 曾老师讲《葬经》第7集生气走向及爱水忌风

    第7集生气走向及爱水忌风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 璞门人赵载尝窃 ...

  • 004曾老师讲《葬经》元气相通 祖福子受

    004曾老师讲<葬经>元气相通 祖福子受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 ...

  • 刘红权老师讲中医经典的运用—第一期《内经》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

    提要:阴阳的概念源于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期应众多学生邀请,刘红权老师介绍<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后期会定期推出系 ...

  •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

    `解读风水经典<葬经>(一)<葬经>内篇 四库全书版本风水学经典<葬经>注解(1)[原文]葬者乘生气也.[注解]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 ...

  • 听韩少功老师讲《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听韩少功老师谈<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2016-03-24 徐建华 岁月有情 2016年3月23日下午,在海南中学衍林讲堂,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给海中师生作了题为<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

  • 曾老师讲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什么叫<伤寒论>,什么叫六经辨,一定要给孩子们解释清楚,<伤寒论>张仲景写的是人类,人的体质,什么叫<伤寒论>,论就代表讲,天天和孩子们讲,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