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遊流水(九)
5月14日
昨天太累,今天计划就在住处附近闲逛。
先到距住处200多米的“二分明月楼”。二分明月楼位于广陵路263号,清道光年间员氏所建,楼名取意于唐朝诗人徐凝《忆扬州》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懒是扬州。”光绪间转归大盐商贾颂平所有。
在二分明月楼斜对面是扬州书院博物馆。扬州书院历史源远流长。隋唐大儒曹宪在家乡扬州以《文选》聚徒讲学,开启后世学院教育的先河。宋代书院兴起,扬州境内书院涌现,迄至明清,扬州书院兴盛。清代,朝廷盐漕察院、盐运使司等鹾政机构聚集扬州。盐商籍其财富之余,以为养育人之地,协力兴办书院,“东南书院之成立,扬州得其三焉”。扬州书院财力雄,“饩廪之给,视他郡为优。”吸引四方优秀学子麋集,名师硕儒荟萃。学院学研成果累累,科举金榜题名者众,扬州府科甲之盛冠于全国。
从书院博物馆出来,前往观巷寻访参观包世臣故居。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又自署倦鸿图外史,是清朝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其《艺舟双楫》为书画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其《书史》、《画史》、《砚史》等为后人研究书画史的必备用书。包士臣故居在观巷27号,与琼花观西大门对面。27号现在是一个小杂院,进门后拐个弯,右边有两三家住户,正对又是个小门,好像也有两家住户。这几家对面,也就是拐弯的左边是一面约四米高的老墙,墙里面有一座高大的老房子,好像空置无人,看上去破败萧条。这让我联想到几天来看到的几处名人故居和盐商旧宅,都是摇摇欲坠。据当地人讲,扬州有太多的名人故居和盐商旧宅,如果不是影响特别大,政府还无力顾及对它们进行抢救保护。
带着一丝惆怅从包世臣故居出来,一路走到地官第14号汪氏小苑(汪竹铭故居)。汪氏小苑占地3000多平方米,遗存老房旧屋近百间。房屋分东中西三路,每路为三进延伸,整座宅子的四个角落均建有风挌独特的花园。汪氏祖籍安徽旌德,世代从事皮装业,是当地显赫大户。太平军起事,汪氏家业付诸战火,流浪到扬州谋生。汪家人从在盐号打工起步,到第二代汪竹铭时,汪家己成晚清扬州盐业的翘楚。但晚清之后,江淮盐业和漕运的辉煌不再,加之时局功荡、日本人入侵扬州,汪家就像百年前因兵燹离开安徽一样,又一次因战乱逃离扬州,再也没回过这个记录了汪家艰辛、辉煌和不安的宅子。
因为行程轻松,给在当地的一位老朋友打了个电话,约他下午找个地方见面叙旧。他建议在他儿子开的Bco豆库(中集文昌店)相聚。他说过来接我,被我婉拒。下午如约抵达。Bco豆库是扬州颇有名气的连锁店,经营咖啡饮料餐食。据朋友介绍,他儿子的这一品牌生意很好,在扬州已开了6个店,并开始向镇江等地扩张。这个品牌有两个特点,一是“中西结合”,咖啡茶水皆可点用;二是“餐饮结合”,西餐中餐丰简由客,很受90后、00后喜爱,是小年轻聚会休闲的热点场所,也是观赏扬州美女的观“花”圣地,经常需排队候位。下午6点左右,客人一拨拨进来,证明朋友介绍不是虚言。
两人点了一份虾仁米粉,一份鲍鱼米饭分享共食。餐罢朋友送我回住处,时间是晚上8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