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李忠贤
李忠贤简介
李忠贤,一九四四年生,陕西省洛川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协黄陵洛川分会副主任,西安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延安鲁艺书画院院士。
李忠贤研习书法愈六十年,功底扎实,有丰富的书法实践经验,五体书皆通,仿毛体形神兼备。作品曾入编高校文化教材、政法文化网毛体书法作品集、人民日报社“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书画特刊”等十多部典籍。
曾获荣誉:中国文联颁发“金牌名誉顾问”、“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全国十大名家”;全国政法文化网聘为“毛体书法传承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国家一级书法师”,“文化艺术名誉顾问”等。
书法最贵的品质在于那种气势,尤其是“毛体”书法,那种大气磅礴、指点江山的格局,是很多书法家领略不到的,随着艺术的多样化,很多书法家爱上了“毛体”书法,而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用笔上是不拘一格的,是一种恣意洒脱境界的体现,先生在用笔上显然是力度够匀称,用笔够洒脱,他笔下的线条曲曲折折,没有直线,不但富有弹性,还带着诗人般的大气。
他笔下的行草书,结体劲韧丰腴,线条柔逸韵畅,撇捺颜、柳韵致兼容,统合一体,起承转折中“二王”与赵孟頫、文徵明,笔意生辉,融成精妙,可见传统技法他已成竹在胸,可随意调用,毫无阻滞。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中看他挥动笔墨。
他除了擅长行书外,还擅长于写狂草书,他的草书尊古而出新,行笔运墨似狂放不羁,落笔成型却凝神静思、心平气和。“心手合一”找和新做到了极致,“酣畅凌厉、挥洒自如、飞腾灵动”正是其书法作品的写照,赏其作品,给人以劲美之感,启人以生命的律动。
古人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找他的书法或通篇巨制,或尺牍斗方,皆有解衣般洒脱,旁若无人之意,不为笔墨点画所拘,纵横驰骋,元气狼藉,不再当下习俗中游,仰观天地,俯察品类,心无旁骛,沉密神彩,追摹先贤圣迹,悟对古今体法,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成就其书法纵横之象。
历史上的草书,一般认为是大草、狂草。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写到极致处,甚至成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他的草书也是这样,那些大开大合、疏密相间的章法中,是或轻或重、或实或虚的线条,优美飘逸,灵动跳跃,与浪漫的诗词内容相得益彰,正是他情感的反应,也是他自己在对诗词理解基础上的再度演绎与创作。
他的草书,也是继承这种传统,通篇笔势连绵而有拱向背,能从笔锋萦带中见到顾盼呼应、贯穿一气的精神。
他说,写草书,首先要积聚艺术家的气韵,但掌握笔墨的技巧,也就是基本的用笔之“术”,则是进入草书殿堂的先决条件,当代人习草书大多数人并未过此关,要么是画圈,用笔不知转折,其结构是浅如乱草,不见笔力,要么钉头鼠尾,不知刚柔相济,尖刻之圭角毕现。
他自谦的说,写了这么多年的草书,能入眼者了了,想这大概是自己才气、悟性不足致吧,事物总在发展,路在脚下延伸,留下一个阶段的界标,偶尔回头看看,留下的缺憾,或许正是自己前进的方向,何忧之有?
艺术是无止境的,总之他目前草书创作还远未打到他所梦想的境界,即充满博大气势,具有强烈震撼力,笔墨技巧熟中有生,生中有熟的艺术境界,这将是他今后进行行草书实践的目标和强大的动力。
厚乃悟之基,博乃悟之源,悟乃新之本,新乃悟之出,有悟则可出新无尽矣。
泱泱华夏京城数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代代文化启蒙和拓荒人,为华夏传统文化传承和融入世界文化海洋,做出了历史铭记的贡献,生于斯长于斯的历代文人墨客,没有辜负这块哺育他们的肥厚沃土,自觉肩负起了传承和广大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的文化重任。他便是活跃于当代的他们中优秀的一员,他孜孜求索精神和不歇的跋涉之旅以及一幅幅精湛耀世的艺术佳作,足以见证了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