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从容就义的瞿秋白,书法惊艳,一笔一划信笔挥墨,尽显才气

福建长汀的那间小屋中,一个灵魂在此囚禁

再普通不过的木椅上,曾经是瞿秋白在伏案书写。他英俊儒雅的面庞上,偶尔显现出的沉思以及从容不迫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我们今天虽然不能目睹瞿秋白先生奋笔疾书时的样子,但从后人的传言当中,我们依然能够窥见,当时瞿秋白写下他短暂一生的绝笔时的心情和郑重。

他小心规避着可能会对同志造成伤害的词句,斟酌损益,深情倾诉。

他将刀锋留给了自己,将自己从里到外像剥洋葱一般一点一点剖开给别人看,当然也是给自己看,这是他向这个世界所作的最后的告别。

多余的话,到底哪里多余了呢?

一曲衷肠,他将压抑的苦楚抛了出去,来时干干净净,走时也清清静静。

几天之后,他依旧从容不迫,神态自若,哪怕前面是黄泉,他也依旧未曾害怕。

中山公园,一反学生模样的宋希濂备下酒菜“款待恩师”,但瞿秋白早已看透生死。他死也不转弯,气定神闲的模样风采依旧。

最终,他盘坐在一块青石旁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经过红色教育的我们,也曾了解过瞿秋白灰暗的一面,被唾弃,大清算,谴责和质疑。一切因《多余的话》而起,而瞿秋白也以《多余的话》而终。

文人风采

这个文人,他能够将马列著作翻译得独树一帜,也可以将《国际歌》率先介绍到自己的祖国

在理论上,他毫不吝啬地为新生的共产党提供新思路,他的实力能够主编《新青年》、《热血日报》。

他的理想和激情曾经奉献给了党,他的柔弱和儒雅,却时常将他桎梏在原地无法动弹。

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书香世家饱读诗书的他天资聪颖将家学一一掌握。

他擅长诗词,传世作品虽然并不多,但出手便是大手笔。沉浮万事,一任风雨,时局动荡,心力枉抛。

书法超群,绘画绝世

瞿秋白还擅长书法,从他的书法中,我们能够看出他的笔力和神力,劲挺规己,清秀舒展一笔一划间都蕴含着瞿秋白的心力和精神气。

1932年读“自由谈”后有感而发的一首七绝,字里行间尽是潇洒灵动,能够看出是典型的“王赵”书风,信笔挥墨,闲庭自诩

一个文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书法水平,可以说当今众多书法名家都难以企及。

不仅如此,瞿秋白还擅长绘画,他所画的图自成一番境界,从画中扑面而来的出尘之气为今人所不能模仿。当时他也仅不到20岁,可见他对于传统文人所会的都能够信手拈来。

这源于他少年时期的不断勤学苦练和书卷养成。

他擅长篆刻,画作上的名章皆是自己亲手所刻,从他仅存的篆刻作品可以看出,他以汉印为宗,参考近代浙皖两派的篆法,拥有鲜明的民国风格。

年轻有为

他本可以选择凭借自己的文艺安稳度过自己的一生,本可以混迹于上流社会,做一个欣赏与被欣赏的文人墨客。然而他没有选择安逸,国难当头,人民于水火中沉浮,自己又怎能安心享受荣华富贵呢?

面对欲望,他拒绝得干脆。国家危亡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时,他通透事理,从容赴死;

他将自己所有的,能够帮助党和人民的东西无私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如此君子,谓之大丈夫也!

而立之年,面对自己已经无法改变的和已经改变了的,瞿秋白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独白。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仿佛经历着多层次的打磨。

像热锅上的蚂蚱,焦灼;像黄昏下的萤火虫,随性;像突然被钳走食物的蚂蚁,迷惘。

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曾经感叹,原本《死魂灵》一书由秋白来译作是最为合适的。曾几何时,瞿秋白聆听过列宁的演讲。

并在之后,陈独秀代表共产党到莫斯科时,还担任过翻译这一角色。瞿秋白的才华横溢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独属于他的光芒。

瞿秋白刚烈的性格使他没有选择所谓的成绩斐然。他另有所求,却又求而无所获

一个人无才世人不识得此人,一个人有才甚至有十分才能却没将一件事做成便成了众矢之的。

起初的关注将他束之高阁,一脚踩空,便是万丈深渊。

瞿秋白也曾发过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引到中国来,然而这一切在1927年戛然而止。

中国大地上,共产党人被围追堵截,瞿秋白不得不选择黯然离职。他目睹着人民的痛苦,目睹党濒于灭顶的危机,他还是选择燃烧自己,哪怕只能为少数人谋得一份光明。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全国革命如火如荼,针对他的斗争却也来临,瞿秋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文人罢了,政途无望,日落西山。

士可杀不可辱,瞿秋白从道理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坚强和从容从骨子里透了出来。

他自始至终都未曾将书本放下,直至死前也仍在剖析自己的灵魂。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他都清楚,宁就大义,不为叛徒。

结语

在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革命的大梁,虽然能力有限,但他从未放弃

他将自己最后一丝血液燃烧殆尽,在那个叛徒遍出的时代,瞿秋白坚持自我,从不叛党。他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党。

我们作为后辈,依然要从瞿秋白身上找到优点加以学习,他的刻苦,他的坚持以及他的自我解剖精神。我们不仅要反省自己,更要时刻警惕自己,直面自己的问题并勇于改正。

故里逢春,至今那个小院儿里还有株陪伴过他的石榴树。每逢夏季,石榴花开,满树火红,信仰依旧,常开不败。

(0)

相关推荐

  • 瞿秋白为什么说自己,只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

    "我自己忖度着,像我这样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本只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是'文人结(积)习未除'的." 这是著名革命家瞿秋 ...

  • 瞿秋白遭捕后誓死不降,临刑路上引吭高歌,最终遗言“此地很好”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苏区濒于完全沦陷之危:中共中央因此决计率领红军撤离苏区,继而踏上了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临行前夕,博古等宗派主义者,借着&q ...

  • 揭秘: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1925年1月的上海,元旦刚过,寒风呼啸,冬天的第一场雪仍未消融.临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虹口东宝兴路上,出现了一些陌生面孔. 听说话口音,南腔北调.看相貌打扮,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个高鼻梁的外国人 ...

  • 瞿秋白咏梅词的精神世界与艺术魅力品鉴

    在宋代咏梅诗词中,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情怀融于梅花的最佳词作,当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咏梅词精神相承的两位诗人之佳作,即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 ...

  • 【视角】瞿秋白:清正不屈,如水如玉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孔子本可以教书育人,但是他却四处游说:瞿秋白本可以在文学方面有更高的造诣,但是他却选择拯救国人.满怀爱国热忱寻寻觅觅上下求索,一颗志在救国的心.淡然而优 ...

  • 读书岛第87期活动纪要:认识和读懂瞿秋白的意义

    迎建党百年 <秋之白华><多余的话> 阅读分享会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7期 (总第87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金谦.劳月  分享时间:202 ...

  • 瞿独伊:瞿秋白独女,14岁丧父,100岁获“七一勋章”

    1934年,瞿秋白被福建省长汀县反动武装发现,被捕入狱. 当时囚禁他的人,便是他曾经黄埔的学生,宋希濂. 宋希濂不忍昔日恩师被杀,于是曾多次劝降瞿秋白,可瞿秋白却对他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 ...

  • 陈漱渝 :平常心,是非感,爱憎情——读鲁迅随感

    原创 陈漱渝 随笔1979 前天 如何看待鲁迅,是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从"保卫鲁迅"到"平常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而此过程中又伴随着鲁迅被消解.歪曲. ...

  • 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别名瞿霜.瞿爽.瞿双,曾用笔名屈维它.易嘉.宋阳.史铁儿.斯特拉霍夫等.祖籍江苏宜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 ...

  • 【文人情操之极致】——记瞿秋白

    瞿秋白(1899.1-1935),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