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 大学(二十四)
大 学(二十四)
我们三个同学把填好的钢筋材料表放在班长的桌子上,便都留在工棚里休息,等待班长回来。离吃中午饭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班长回到了工棚。看到我们都坐在那里没有任何动作,脸上就露出不愉快的表情。于是班长问道:“都扒完了吗?”
“都扒完了!”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拿来我看一看。”班长说道。
我们把编写完的钢筋加工表和图纸递了过去,班长便细细地看了起来。很快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班长放下手中的图纸,让我们先去吃饭,下午上班后再继续检查我们“扒”图的结果。
下午一上班,我们都在工棚里等待班长的到来。班长直到下午两点以后才回到工棚,手中拿的正是我们上午“扒”的图纸和钢筋加工表格。
尽管我们觉得我们的钢筋图“扒”得很准确,很有把握。但是,在班长一脸严肃的表情下,我们的心中还是有一点忐忑不安。
班长坐下来后,便露出了笑脸,操着一口河北口音说道;“你们的图扒得很准确,基本没有什么误差。原来我觉得,我用了将近一辈子的时间才学会的东西,你们念了几天书就能学会?那也有点太容易了吧。现在看,上大学和不上大学就是不一样。你们的书没有白念,和我扒的图纸一样准确。今后你们就在办公室里给我扒图吧!每天扒完图,愿意到工地就去看看。不愿去工地,想干什就去干什么。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有时间,多到工地看看钢筋的绑扎,对你们将来的施工课有很大的帮助。”
从此,我们每天便在班长的安排下,开始了“扒”图纸的脱产实习,直到我们的建筑施工实习结束。而班长却在这一段时间里,成了彻底的“甩手掌柜的。”每天在工地转来转去,好像无所事事。
在我们实习的第11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石家庄市的一个体育馆,参观体育馆的屋面结构。这种结构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钢结构,专业名称叫《球节点》,“球节点”就是用很多很短的钢杆件,在多个锻造的钢球上,拼装成大跨度的轻型钢屋架。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结构的建筑。
上午十点多钟,大家参观完钢结构《球节点》后,由于离吃午饭还有将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两个班的全体同学,便集体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公园游玩。公园离我们参观的体育馆不到一站地,我们全体同学步行到公园。
我和李先来、颜庭建在公园里和大家游玩了一会,很多同学选择去公园的人工湖里划船。我们三人觉得划船没有什么意思,便一起出了公园找了一家饭店准备吃午饭。
午饭吃得很好很饱,除了买三个炒菜外,我们还买了一只大扒鸡。饮料选择了散啤酒《扎啤》。一阵狼吞虎咽后,我们都吃的肚子滚圆。由于炒菜的分量很大,菜和扒鸡还剩下一多半。到了最后,谁也不能再咽下一口饭菜。无耐,只好把剩下的菜和扒鸡打包带回工地,留到晚上再吃。这顿饭我们是AA制,连扒鸡在内,一共消费了四元多钱人民币。
那时的东西都很便宜,一升扎啤才0.2元,一只扒鸡1.6元,最贵的菜清炒肉才0,6元。清炒肉除了鲜嫩可口外,每个菜的份量都非常大,这顿饭我们吃了将近两个多小时。
吃完午饭,我们按老师交代的路线,准备坐公交车回工地。在去车站的路上,颜庭建看到路边有一份卖梨的摊贩。一问河北大鸭梨才0.10元一斤。于是颜庭建便不顾我们的劝阻,掏出钱又买了三个大鸭梨。
鸭梨非常大,一个差不多有一斤,每人分得了一个。由于吃的太饱,大家都是咬了两三口便再也咽不下去了,什么叫眼馋肚子饱,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剩下的鸭梨放到书包里,和剩下的扒鸡一起带回宿舍准备晚上再吃。
回到宿舍后,由于喝了啤酒,我们便都睡到晚饭时间才起床。中午由于吃的太饱,我们三人都没有去食堂吃晚饭。(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12月11日 于 铁岭银州
1、这张照片是1976年8月份,太原工学院土木系工民建7301班毕业时,全体30名同学合影留念。照片背景是太原工学院土木系主楼。
前排左起:吴龙(包头,班党支部书记)、李晋平(太原)、申三渔(太原)、张训
聪(成都)、贾晨(太原)、仇丽娜(南京)、刘淑华(四川)、王散心(太
原)、严海潮(山西)。
二排左起:郭建平(河南)、李荣喜(上海)、白江(呼和浩特)、宋奎豪(太原)、
范兴安(太原)、王书民(郑州)、赵贵田(太原)、邵新(北京)、赵
雨祥(沈阳)、李朴俊(内蒙,已故)。
后排左起:李先来(阳泉)、赵延成(北京,已故)、张存印(阳泉)、路振光(四川)、贺志(内蒙)、刘永槐(山西)、任文峥(武汉)、颜庭建(大同)、汤福丛(贵州)、魏克平(北京)、朱党(安徽合肥)。
2、这张照片是1992年9月(大学毕业16年后)在太原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民建1973届的部分同学,在学院办公室留影。
照片左起:常小梅(7302班)、张训聪(7301班)、华树春(7302班)、田德树(7302班,已故)、赵雨祥(730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