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42|行善和去恶

今天讲几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应该想到向对方学习和看齐;哪怕现在与其相差很多,但只要下定决心学习,也是可以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自己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了凡四训》书中提到一则小故事,吕文懿公刚辞去宰相职位,荣贵故里。因为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所以受到大家的爱戴与敬重。有一次,有个乡下人在醉酒后辱骂吕公。吕公不为之所动,对下人说:“他喝醉酒了,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于是,吕公交代家人把门关起来,对这个人的行为不予理睬。不过,第二年这个人犯了死刑入狱,吕公知道后非常后悔,他说:“如果当初稍微和他计较一下,把他送到官府,通过一些相应的惩罚就可能帮助到他,不会导致犯大错误。我当初只是想着自己胸怀宽广、存心仁厚,想不到反而纵容他的恶习,导致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在善恶的问题上,常常是小善成就大恶。善心本身没有大小,善行却有大小,比如小恩小惠,但小善往往是大恶的根源。善恶有时候是一体的,有时候非常分明,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为善还是去恶都需要能力。一般来说,我们看到别人行善,都会心生欢喜;对别人行恶,都会深恶痛疾,但有些人对于自己行善,有时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扭扭捏捏;对于自己的恶,很多时候是把恶念藏在心底,把恶行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晓,当中自己的内心也就不能直面对待。其实,这些行为和态度的本质是未能真正认识善与恶的本身。

善恶本身既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观念,对于高中阶段以上、价值观基本形成的年轻人来说,基本上是可以分辨行为上的善恶;不过,我们对于念头上的善恶,大多数人常常不加理会。因为大众知道,法律是不能惩罚内心有恶但行为无过之人。当然一个常常有恶念的人,时间长了,总会体现在行为、眼神或者面相上。古人有一个对联,帮助很多人解脱自己的善恶。“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如果认真思考的话,这个对联是有问题的,孝当然可以体现在心念上,但不能尽己所能落实在行为上的孝都不是真孝;法律上的恶当然是看行为,但道德上常常会惩罚心念有恶的人,因为心念常常有恶,最终还是会体现在行为上。所以把这个对联和孟子的一句话连在一起看的话,很有意思。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其实无论是心还是行,是善是恶,都要回到“求其放心”上。

最近网络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心中还有恶”。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可以很多,但始终离不开内心想要的太多,也正是因为想要得太多,德不配位,从而导致求不得、得不到所愿或得到又失去,所以产生种种痛苦,本质还是自身获得的能量不够。
回到《弟子规》这几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看到别人行善,自己要想到的是自己在行为方面的差距,当然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尽己所能去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无论是心念还是实践,都是行得通的;“见人恶,即内省”,看到别人行恶或者犯了过错,要对照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是否也有产生恶心和恶行的可能,有则改,无则勉。
行善和去恶,是从内到外从心念到行为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反躬自省,既求“放心”,又努力去践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