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万人冢”里为何埋藏着数万唐军尸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大理的“万人冢”里为何埋藏着数万唐军尸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位于云南大理市下关镇有一个万人冢,墓冢前矗立着一座大理石墓碑,其上刻着:大唐天宝战士冢。据悉,墓下埋藏着上万具唐朝将士的尸骨。那么,在距今上千年前的唐朝,这里曾发生过何等壮烈的战事,所向披靡的唐军为何会在这里留下数万尸骨?
战争的双方是位于云南的南诏国和唐帝国,但其实就在数年前,南诏国还是唐帝国的一部分,唐朝皇帝为父,南诏王为子,两方以君臣相交。可是短短的几年,两方就刀兵相见了。
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云南太守张虔陀和剑南节度使对南诏的欺压,二是不断强大的吐蕃对南诏施加的影响。
唐玄宗年间,唐朝对南诏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而那座万人冢埋藏的,就是第二次唐军与南诏作战时牺牲的唐军。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鲜于仲通率领六万唐军于南诏都城全军覆没的三年后,唐玄宗决定再一次对南诏国用兵,而这一次他任命的主帅是将领李宓。李宓是唐朝在云南的官员,在政务上与南诏王阁罗凤经常往来,两人关系密切,视对方为挚友。
可是,朝廷鉴于李宓在此前分化西南各民族部落的行动中表现突出,又深谙南诏国情,所以不惜让他领兵去南征南诏国。昔日的好友,此刻却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李宓出征前十分痛苦,他大呼南诏绝不会背叛大唐,阁罗凤一定有难言之隐,但却无法撼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意志,只能带着儿子领兵征讨南诏。
李宓的痛苦,还不止在于兄弟兵戎相见,这一次战事本身其实本就凶多吉少。南诏国的实力并不弱小,还有吐蕃作为后援,不容小觑。反观唐朝这边,鲜于仲通让六万精锐唐军在上一次的战争中全军覆没,朝廷只能重新招募士兵。由于时间仓促,士兵的训练还未跟上,军备物资也还有很大的缺口。更重要的是,朝廷完全没有吸取上一次唐军失败的教训,依旧从北方招募士卒,他们不适应南方的气候环境,别说作战,光是待在南诏,军队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减员。
唐军出征时正值南诏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大军徒涉水如汤, 未过十人二三死”,和越南军队拼凑在一起组成的十万大军(唐军七万)刚渡过河,就病死了五分之一还多,许多士兵患上疟疾。
这是一次远征,士兵们从中原一路赶赴云南,沿途经历了无数折磨,军粮不足的他们只能沿途打猎,采摘蘑菇和野菜,光是被毒蘑菇毒死的士兵就不计其数。
等到李宓带着唐军来到南诏军阵前时,等待他们的是南诏和吐蕃的强大联军以及一座坚固的堡垒。阁罗凤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一方面请来吐蕃援军,一方面重筑龙首龙尾两关,层层设防,与劳师远征的唐军打阵地战。
阁罗凤惧怕唐军的战力,同时又不想和好朋友李宓拼个你死我活,所以他采取固守不出的策略,想等唐军用完补给后主动撤军。
李宓眼看着士兵们被南诏的气候折磨致死,粮食也一天天的减少,心中未免没有退兵的想法,但唐玄宗和杨国忠的命令像一座大山一样,让他只能去打这一场明知必败但还是要打的仗。
李宓兵分三路,让副帅何履光率领水师攻打下河口,命长子李贞元领兵攻打龙首关,他本人则领中军攻打龙尾关。然而唐军对这片区域的地形完全不熟悉,而南诏军却了如指掌,他们利用唐军不知道的暗道偷袭了唐军水师。吐蕃的援军则和南诏军两面夹击李贞元部,取得大胜。
结果唐军还未主动进攻,就已经折损两路大军,只剩下李宓所率领的中军。将领们劝李宓效仿上一战中的鲜于仲通,保命要紧,但遭到了李宓的拒绝。自打算出征后,李宓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李宓率军攻打阁罗凤亲自镇守的玉门关,这个关隘前有一座河,只有一座吊桥可以通过。南诏军早就在桥上做了手脚,将坚固的木板换成朽木,等唐军一通过,桥就会断裂。李宓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宝马察觉到了木桥的危险,不愿向前,南诏守军趁机向李宓挑衅,李宓策马登桥,但刚到桥中心就轰隆一声坠入河中。
主帅坠河,唐军失去了最后的主心骨,只能各自为战。第二次天宝战争中,南诏军损兵三万,而唐军阵亡四万余,沿途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连主帅李宓也战死沙场。
对于南诏来说,李宓其实是一位“进犯”的敌人,可是当地的百姓却都十分敬佩这位唐将。阁罗凤知道李宓的无奈,他命人收敛阵亡的唐军将士,并将他们葬于西洱河南岸。阁罗凤留下一座“大唐天宝战士冢”墓碑,后人则称其为“万人冢”。
阁罗凤下诏::“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 “遂收亡将等尸, 祭而葬之,以存恩旧。”(《南诏德化碑》)
李宓在南诏一战中战败身死,但他的勇气赢得了南诏人的尊敬,大理人为李宓立碑,歌颂这位“敌人”的英勇事迹,凭吊这位大唐的将军。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南诏德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