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事实,是人们不愿意相信的?
你的记忆,都不是真正的事实
记忆真的可信吗?
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塔斯曾给一群人看了一部汽车事故的影片。
看完影片,一些人被问到:“汽车撞在一起的速度有多快?”
另一些人则被问到:“汽车碰在一起的速度有多快?”
仅仅是“碰”和“撞”一字之差,一周后,两者的记忆却截然不同。
前者确信他们在事故现场看到了玻璃碎片。
(伊丽莎白·洛夫塔斯)
记忆,其实是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我们在对事件的思考过程中不断修改着旧有的记忆。
那么,你对于父母的记忆,真实吗?那些你念念不忘的伤害,真实吗?
为此,伊丽莎白又做了一项实验,她让亲人之间相互交谈,并在谈话中提到一些虚假的过去。
比如,一位姐姐说:“还记得五岁的时候,你在大学城的购物中心迷路了几个小时吗?然后你陷入了恐慌。当时一位老人正试图帮助你,当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正握着老人的手哭泣。”
几天之后,这位妹妹非常肯定这件事发生过。
我们会在重构记忆的过程中,让记忆更加符合自己的想象,甚至因此扭曲事实。
你会发现,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
父母倾向于记住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生等着一句谢谢。
孩子倾向于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一生等着一句对不起。
他们都没撒谎,只是扭曲记忆,记住了与自己想象相符的那些事实。
心理学家罗纳德出生于单亲家庭,曾认为母亲的忽视,给自己留下了许多性格缺陷。
直到中年,他鼓起勇气,问:“我知道你一直都是爱我的,但我觉得你对我的生活不怎么感兴趣。”
母亲十分惊讶:“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其实我一向对你的事情很关心。”
罗纳德想了想,说:“也许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问过我的生活吧。”
听了他的话,母亲解释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继母总是反复询问,你去哪儿了?跟谁在一块儿?做了些什么?
母亲十分讨厌这些问题,并决定将来自己有了小孩,一定不会干涉孩子的决定。
于是,罗纳德出生以后,她始终克制自己干涉孩子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
这一次坦诚的谈话,完全改变了罗纳德对母亲的看法。
他说:“我以前认为她从不关心我,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个误会。她并不是真的不关心我,只不过不愿像她的继母那样过分干涉我的个人生活。她一方面关心我,一方面又强忍住不去干涉我。对于她来说,这是多么困难啊。”
对虚假记忆的反思,让罗纳德看到了伤害的另一面。
而这一次坦诚的谈话,彻底改变了他和母亲的关系。
时间过去,罗纳德不断想起与母亲有关的温暖美好的时刻,他曾自认为无法改变的性格缺陷,诸如敏感、自卑,竟然渐渐消失。
要记住,记忆并不牢靠。
记住哪些发生过的事情,如何解释这些记忆,让过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你有很多不自由
如今,很多人都相信身高、胖瘦、癌症、高血压等等受到遗传的影响。
但你是否相信,你的许多心理特征,乃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受到遗传影响。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BrianLittle,在新生儿床边故意制造出声响。
一部分婴儿会转向声响的方向,他们更有可能在长大后成为外向的人。
相反,另一部分婴儿会转向声响的另一面,他们往往成长为内向的人。
你会发现,我们生下来并非是一个白板,等待他人和社会添上色彩。
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
这些先天因素和环境相互影响,最终塑造出我们现在的模样。
那么,先天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呢?
2015年,自然杂志试图了解心理特质受遗传影响的程度,梳理了近三千篇双胞胎研究,发现:
延迟满足能力:遗传率 50%-60%;
开放性:遗传率 30-60%;
内外向:遗传率 40%;
抑郁:遗传率 50%;
神经质(与焦虑高度相关):遗传率41-58%;
研究发现: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40-60%由遗传决定。
而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即使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甚至从未有交集,他们在性格、职业兴趣、业余爱好、社会态度方面,成年后都非常相似。
这样的研究结果实在难以让人接受,但换个角度,或许也能让人松口气。
那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或许答案意外地简单。
比如:
“为什么我这么敏感,一件小事都要想好久?”
“为什么我就是学不会圆滑世故,总喜欢自己待着?”
“为什么我这么悲观,怎么都乐观不起来?”
你终于可以告诉自己:“好吧,我就是这样。”
正如那句老话:“赐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我平静,去接受不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
而最后那一个,才是最关键的,能握在手中的自己。
如果你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幸福?
研究发现:控制感是幸福的核心。
我们希望拥有行动的自主感和能力,并确保事情成功,这种控制感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可以主动且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
那,控制感是怎么来的呢?
它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释。
乐观解释者倾向于将不幸的事件归为他们能控制的原因;而悲观解释者倾向于归因于难以改变、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
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本是一位天赋卓越的选手,巅峰时期,即使不怎么训练,也总能轻松胜出。
但,很快,他就不断地失败,从顶峰一跌到底。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或许能从他每一次输球后的辩解中一窥究竟。
他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输球借口,有时是因为场地不好,有时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有时是朋友恋爱影响了他.....
总之,什么都能有问题,除了他自己。
就这样,他逐渐失去对生活的控制,再没能从失败中站起来。
一切事情中都有无法控制的部分,同样也有我们能控制的那一部分。
其实,幸福的成本并不高。
有时,只需换个角度看世界;有时,是主动为自己负起责任,就有可能逐渐看到一个迄今为止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世界。
最后,很多人问我:“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说,它给我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只是这个世界,是一个人的主观世界。
而这,就够了。
它也提供给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
正如伍尔夫所说:“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的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今日测试:
或许,你不相信你的记忆会被塑造,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测试一起来看一看,你的记忆是否容易被塑造吧。
题目:这个测试不是回答问题,而是要你回忆一个你童年记忆最深刻的美好画面,并回忆你当时在哪里做了什么,现在,放松自己、深呼吸、然后闭上眼睛、慢慢的回忆,直到你的眼前出现画面为止(回忆起其他的事情也无所谓,只要能浮现有自己参与的画面就好)。
如果你已经浮现出画面,现在请回答这个问题。
在你眼中的画面,画面中是否出现了自己的形象?
A、没出现 B、出现了
结果解释:
没出现自己的形象:你的回忆是第一视角,这是记忆没被重新塑造的表现,对于你来说,你的记忆并不容易被轻易塑造;
如果想要塑造自己的记忆,你需要更多的线索来回忆,你可以尝试回忆起一个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回忆自己在当时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出现第三视角则证明记忆被塑造,如果没有则记忆没被塑造,如果你没法进入画面的话,说明你的想象能力稍差,如果一直都是第一视角,那么塑造你的记忆难度较大,你通常会很客观。
出现了自己的形象:你的回忆是第三视角,很明显你的记忆已经被当下的你重新塑造,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你当时的回忆当中,你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视角当中的,所以你的记忆,已经被重新塑造,就在刚刚的一瞬间,现在相信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