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事实,是人们不愿意相信的?

你的记忆,都不是真正的事实

记忆真的可信吗?

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塔斯曾给一群人看了一部汽车事故的影片。

看完影片,一些人被问到:“汽车撞在一起的速度有多快?”

另一些人则被问到:“汽车碰在一起的速度有多快?”

仅仅是“碰”和“撞”一字之差,一周后,两者的记忆却截然不同。

前者确信他们在事故现场看到了玻璃碎片。

(伊丽莎白·洛夫塔斯)

记忆,其实是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我们在对事件的思考过程中不断修改着旧有的记忆。

那么,你对于父母的记忆,真实吗?那些你念念不忘的伤害,真实吗?

为此,伊丽莎白又做了一项实验,她让亲人之间相互交谈,并在谈话中提到一些虚假的过去。

比如,一位姐姐说:“还记得五岁的时候,你在大学城的购物中心迷路了几个小时吗?然后你陷入了恐慌。当时一位老人正试图帮助你,当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正握着老人的手哭泣。”

几天之后,这位妹妹非常肯定这件事发生过。

我们会在重构记忆的过程中,让记忆更加符合自己的想象,甚至因此扭曲事实。

你会发现,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

父母倾向于记住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生等着一句谢谢。

孩子倾向于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一生等着一句对不起。

他们都没撒谎,只是扭曲记忆,记住了与自己想象相符的那些事实。

心理学家罗纳德出生于单亲家庭,曾认为母亲的忽视,给自己留下了许多性格缺陷。

直到中年,他鼓起勇气,问:“我知道你一直都是爱我的,但我觉得你对我的生活不怎么感兴趣。”

母亲十分惊讶:“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其实我一向对你的事情很关心。”

罗纳德想了想,说:“也许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问过我的生活吧。”

听了他的话,母亲解释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继母总是反复询问,你去哪儿了?跟谁在一块儿?做了些什么?

母亲十分讨厌这些问题,并决定将来自己有了小孩,一定不会干涉孩子的决定。

于是,罗纳德出生以后,她始终克制自己干涉孩子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

这一次坦诚的谈话,完全改变了罗纳德对母亲的看法。

他说:“我以前认为她从不关心我,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个误会。她并不是真的不关心我,只不过不愿像她的继母那样过分干涉我的个人生活。她一方面关心我,一方面又强忍住不去干涉我。对于她来说,这是多么困难啊。”

对虚假记忆的反思,让罗纳德看到了伤害的另一面。

而这一次坦诚的谈话,彻底改变了他和母亲的关系。

时间过去,罗纳德不断想起与母亲有关的温暖美好的时刻,他曾自认为无法改变的性格缺陷,诸如敏感、自卑,竟然渐渐消失。

要记住,记忆并不牢靠。

记住哪些发生过的事情,如何解释这些记忆,让过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你有很多不自由

如今,很多人都相信身高、胖瘦、癌症、高血压等等受到遗传的影响。

但你是否相信,你的许多心理特征,乃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受到遗传影响。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BrianLittle,在新生儿床边故意制造出声响。

一部分婴儿会转向声响的方向,他们更有可能在长大后成为外向的人。

相反,另一部分婴儿会转向声响的另一面,他们往往成长为内向的人。

你会发现,我们生下来并非是一个白板,等待他人和社会添上色彩。

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

这些先天因素和环境相互影响,最终塑造出我们现在的模样。

那么,先天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呢?

2015年,自然杂志试图了解心理特质受遗传影响的程度,梳理了近三千篇双胞胎研究,发现:

延迟满足能力:遗传率 50%-60%;

开放性:遗传率 30-60%;

内外向:遗传率 40%;

抑郁:遗传率 50%;

神经质(与焦虑高度相关):遗传率41-58%;

研究发现: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40-60%由遗传决定。

而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即使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甚至从未有交集,他们在性格、职业兴趣、业余爱好、社会态度方面,成年后都非常相似。

这样的研究结果实在难以让人接受,但换个角度,或许也能让人松口气。

那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或许答案意外地简单。

比如:

“为什么我这么敏感,一件小事都要想好久?”

“为什么我就是学不会圆滑世故,总喜欢自己待着?”

“为什么我这么悲观,怎么都乐观不起来?”

你终于可以告诉自己:“好吧,我就是这样。”

正如那句老话:“赐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我平静,去接受不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

而最后那一个,才是最关键的,能握在手中的自己。

如果你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幸福?

研究发现:控制感是幸福的核心。

我们希望拥有行动的自主感和能力,并确保事情成功,这种控制感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可以主动且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

那,控制感是怎么来的呢?

它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释。

乐观解释者倾向于将不幸的事件归为他们能控制的原因;而悲观解释者倾向于归因于难以改变、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

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本是一位天赋卓越的选手,巅峰时期,即使不怎么训练,也总能轻松胜出。

但,很快,他就不断地失败,从顶峰一跌到底。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或许能从他每一次输球后的辩解中一窥究竟。

他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输球借口,有时是因为场地不好,有时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有时是朋友恋爱影响了他.....

总之,什么都能有问题,除了他自己。

就这样,他逐渐失去对生活的控制,再没能从失败中站起来。

一切事情中都有无法控制的部分,同样也有我们能控制的那一部分。

其实,幸福的成本并不高。

有时,只需换个角度看世界;有时,是主动为自己负起责任,就有可能逐渐看到一个迄今为止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世界。

最后,很多人问我:“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说,它给我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只是这个世界,是一个人的主观世界。

而这,就够了。

它也提供给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

正如伍尔夫所说:“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的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今日测试:

或许,你不相信你的记忆会被塑造,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测试一起来看一看,你的记忆是否容易被塑造吧。

题目:这个测试不是回答问题,而是要你回忆一个你童年记忆最深刻的美好画面,并回忆你当时在哪里做了什么,现在,放松自己、深呼吸、然后闭上眼睛、慢慢的回忆,直到你的眼前出现画面为止(回忆起其他的事情也无所谓,只要能浮现有自己参与的画面就好)。

如果你已经浮现出画面,现在请回答这个问题。

在你眼中的画面,画面中是否出现了自己的形象?

A、没出现  B、出现了

结果解释:

没出现自己的形象:你的回忆是第一视角,这是记忆没被重新塑造的表现,对于你来说,你的记忆并不容易被轻易塑造;

如果想要塑造自己的记忆,你需要更多的线索来回忆,你可以尝试回忆起一个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回忆自己在当时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出现第三视角则证明记忆被塑造,如果没有则记忆没被塑造,如果你没法进入画面的话,说明你的想象能力稍差,如果一直都是第一视角,那么塑造你的记忆难度较大,你通常会很客观。

出现了自己的形象:你的回忆是第三视角,很明显你的记忆已经被当下的你重新塑造,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你当时的回忆当中,你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视角当中的,所以你的记忆,已经被重新塑造,就在刚刚的一瞬间,现在相信了么?

(0)

相关推荐

  • 如何有效地学习,很长很长、很干很干的文章哦

    忘记填鸭式,停止被动地重读.学习心理学提供了更好的策略 填鸭式试图在严酷考验之前立即通过强烈的应用来巩固事物.但是这样学到的东西只能形成很少的联想.研究证实,填鸭式是许多学生的首选策略.然而,自19 ...

  • 心理学领域的哪些事实,是你不愿意相信的?

    插画家:Wren McDonald 每周一和四 如期而至 今天是「安慰记」的第54个视频 大礼拜一的 累了一天了 再来点刺激的好不好? 心理学领域的哪些事实 是你不愿意相信的呢? 或者 心里承认了 嘴 ...

  • 做一个普通而自信的人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前阵子看到一个网络热词,叫做「普通却自信」. 说实话,当我发现这是一个贬义词的时候,我是很困惑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能够做到「普 ...

  • 大丈岭的记忆(后记)

    这几天我被大丈岭的热情包围了.这热情从大丈岭出发,扩散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 一直被后台的留言感动着,写5的那天眼泪一直流,眼睛一天都是湿的.大丈岭人的善良.淳朴让我感动.平凡如我,只不过搬运了一段文 ...

  • 你的生命中,有多少偏见?

    在<事实>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斯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去印度访问一个私立医院.在等电梯的时候,一个迟到的学生向这边冲过来,这时候另一个学生伸出脚试图挡住即将关上的电梯,一边大喊"快点 ...

  • 我们的世界观,为什么那么容易崩塌?

    安慰记心理小店 一个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2019年第27篇推送 总第573期  实用的心理武器   By爱写作的安慰记咨询师们  本期作者|咨询师王分分 因为认同安慰记的初心 于是决定从这 ...

  • 为什么从事宗教,心理学领域的人员,其实是极度危险的?

    基于上一阶段这样爽的经历,当然我就愿意上第二阶段了,我以为,上第二阶段应该会更爽吧,哪知,教练老师通过让我们不得休息甚至到深夜的轮番轰炸,把我们这些学员打击得一无是处.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让我们 ...

  • ESI快报 |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领域热点论文2021年第3期

    ESI中精神病学与心理学领域热点论文信息推送 --基于2021年5月更新数据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热点论文指近两年内发表的在近两个月内被引次数高居前千分之 ...

  • 微表情心理学第三课 身体语言-领域从属确认谁是老大

    微表情第三课身体语言部分之领域从属. 动物可以变化身体的大小,使自己具有防卫.应付攻击的能力.都是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缩小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方式,来应付对方的进入.人类也一样. 我们通常会发现政客和领 ...

  • 微表情心理学第四课 身体语言-领域的多个表达信号

    手臂的领地宣言 手臂还可以用作领地标记.例如,占优势的人可能会将手臂搭在椅子上,以此让别人知道这里他说了算,初次约会时,他可能将一只手搭在女友的肩上,仿佛那是他的资产.在桌上礼仪中,地位较高的人总是一 ...

  • 让你焦虑的往往是自己的想象,而不是事实 #心理学 #干货 #焦虑 #情绪管理

    让你焦虑的往往是自己的想象,而不是事实 #心理学 #干货 #焦虑 #情绪管理

  • “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心理学优先资助领域及重点交叉研究领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果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心理学与国家发展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 ...

  • “事实契约理论”在建设工程领域的运用

    来源:江志东  浙江省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台州市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海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创始合伙人 声明:本公号专业分享转载来自:最高院.各院校教授.各地方法院. ...

  • 关于冷暴力,你不知道的8个事实 | 《冷暴力》 | 心理学好书

    2020年第48篇 心机深沉的遣词用字 不必弄脏自己的手 也能杀人 --皮埃尔·德普罗日 欢迎来到我们每周六的"心理学好书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冷暴力>这本书.这本书不仅扫清了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