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珍贵!知青岁月的罕见照片
2018 年是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50周年……(1968——2018)
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千六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50年快过去了,这段如歌岁月,早已成为知青们特有的记忆!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国家的基本政策。
政治动员包括学校进驻工宣队、办学习班、街道委员会上门劝说、敲锣打鼓送“喜报”、家长单位施加压力等等。
广阔天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有作为。广大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军。
时间就像一把小刀,把我们的青春雕磨地淋漓尽致的同时 也在一点点消磨一点点侵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段青春往事,它或许纯洁如白,又或许绿意飞扬!
麦收。以满腔青春热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念念旧时光,这是我们永恒的回忆!
大力兴修水利,防洪防涝。当年知青们在这里挥洒的汗水,他们不怕吃苦,团结奋斗努力战胜一切困难去争取成功。
大丰收。返城后有人当了厅长,有人成为了人民代表,还有很多人入党,他们在不同岗位上都很优秀,得到各级奖励和赞赏!
几位知识青年手扶拖拉机,看着空旷的田野,心潮起伏,无比兴奋和激动。
粗茶淡饭,胜似山珍海味,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记录下她们如火的青春岁月。
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一起劳动的场景。
知识青年地头学习,听老农民讲忆苦思甜的故事。
在她的脸上你能看到一丝不满足吗?地头休息的知青们,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疲惫。积极向上的文艺生活。
广阔天地知识青年女性的飒爽英姿。
流年似水,云淡风轻,若要问如何留住青春!只有相片才能将瞬间定格成永恒!
正在干活的知青,田间休息。那个时代的人活的简单,笑容才这么干净。他们的笑容是多么的纯粹!这些记录了老知青难忘的的青春岁月,难忘啊难忘!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那究竟是怎样的年代?
六十年代
20世纪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0世纪60年代,海南黎族的农民在水田中挠秧。
1960年代初期,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五一”劳动节“大头娃娃”表演。
1960年代初期,“五一”劳动节,在公园等待表演节目的孩子们。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
1967年,北京东长安街举行“纪念秋收起义四十周年”的宣传活动。
1968年广东的一户农家,孩子正在为奶奶朗读毛主席著作,墙上还张贴着多张毛主席像。
1969年,群众庆祝党的“九大”胜利闭幕,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表演节目。
1966年12月25日,串联学生翻越江西井冈山黄洋界。
1966年,火车上的串联学生。
串联学生在水利工地上向农民宣传毛泽东思想。
1966年,学生大串联到卢沟桥,前队的学生在桥上写字,给后队提示方向。
1968 年,广东珠江工厂送青年工人参军。
1968年,知青们刚刚乘船来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点。
知青修建桥梁。
动手盖房子。
赶猪出来吃食。
用拖拉机在秋收。
采石场政治学习。
七十年代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大串联的学生在新疆翻越达坂。
1970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在与农民话家常。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少年阅读《毛主席语录》。
1971 年,秋收时节的劳作间隙,宣传队员表演数来宝。
1970 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与农民一起下地劳动。
1971 年,“三八”号在黄海捕获大量对虾,为国家创造外汇。
1970年代,江苏淮安农民在手工缝制地毯。
1970年代,浙江嘉兴的绣娘正在做绣花鞋面。
1970年代,首钢轧钢厂建成试车。
1972 年,广州电业局女子带电作业班在维护高压线。
1970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四周年之际,什刹海举行纪念活动,少年们背着红缨枪泅渡。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
20世纪70年代,故宫东华门城墙下早读和锻炼身体的人们。
20世纪70 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外滩,清晨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20世纪70年代,湖南衡阳南岳镇,一位年轻的爸爸背着娃娃在看小人书。
八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
20世纪80年代,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徕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春节期间的地坛庙会异常热闹,人们兴致勃勃地逛公园,买小吃,看大戏。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们冒着风雪去上班。
湖南衡阳南岳镇,在街口玩耍的孩子们。
北京春秋季沙尘时期,系着纱巾防尘的女士。